亞伯拉罕的祈禱

亞伯拉罕的祈禱

主講人 / 作者: 
許承道牧師
佈道日期: 
2022-02-06

創世記十八16-26帖後一3

聖經記載許多人的禱告,各有特色,擅長不同。禱告的主角是聽禱告的上帝,為什麼需要禱告,是因為人需要。禱告中的「代禱」是很特別的,當我們遇到特殊情境,特別艱難、困惑、傷痛時,知道有人為我們代禱,會得著力量、安慰,使我們更認識上帝的超越性;如同一首詩歌《有人在為你禱告 Someone is praying for you.》

一、陪伴同行知心聲

今天的經文讓我們看到信心之父亞伯拉罕的代禱,幫助我們更認識上帝。上帝說:「我所要做的事豈可瞞著亞伯拉罕呢?」亞伯拉罕知道上帝要做的事,就引發他的代禱。如同朋友在一起,如果你所做的決定跟朋友有關,你難道不會先告訴朋友嗎?聖經說:「『亞伯拉罕信了上帝,這就算他為義』;他又得稱為上帝的朋友。」(雅二23) 聖經描述成為上帝的朋友就亞伯拉罕一人。主耶穌被出賣的那一夜,祂對門徒說:「15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為僕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但我稱你們為朋友,因為我從我父所聽見的一切都已經讓你們知道了。」(約十五15) 朋友是願意彼此分享;這讓我們看到亞伯拉罕真認識上帝。

亞伯拉罕在此刻之前,已經接待耶和華和使者這三位了,不僅預備水讓他們梳洗、在樹下休息,並且請僕人做餅、殺牛犢、取乳酪和奶,準備一桌豐盛大餐。當這三位要離開時,亞伯拉罕還願意花時間送行:「16三人從那裏起程,面向所多瑪觀望,亞伯拉罕與他們同行,要送他們一程。」在同行的路途中,上帝跟亞伯拉罕說祂要做的事情;花時間在主的面前就會聽見主的聲音。(Spending Time with The Lord)

二、從祈求到代求

亞伯拉罕不僅花時間與上帝同行,禱告交談時「23近前來,說:『你真的要把義人和惡人一同剿滅嗎?』」「近前來」是拉近距離,是真實面對面談心。先知以利亞在面對巴力的先知時,「36到了獻晚祭的時候,先知以利亞近前來,說:『耶和華-亞伯拉罕、以撒、以色列的上帝啊,求你今日使人知道你是以色列的上帝,我是你的僕人,我遵照你的話做這一切事。』」(王上十八)

親近主上帝向祂禱告,是因為耶穌基督已經把至聖所隔離的幔子拆毀,所以我們應該大膽地來到上帝恩典的寶座前,領受慈愛和恩典,作為我們及時的幫助。

在所多瑪事件以前,亞伯拉罕跟上帝的禱告是談論關於自己的事情:向上帝求兒子,求居住地,並且說:「主耶和華啊,我怎能知道我必得這地為業呢?」(創十五8) 我怎麼知道祢對我說的都會照著做?為自己禱告很重要;但是所多瑪事件時,亞伯拉罕為別人禱告,「從祈求到代求」這是亞伯拉罕成為萬國祝福的學習。

為別人禱告,結果使自己從苦境轉回,就像約伯在苦難中,他的朋友來跟他辯論,使約伯感覺雪上加霜。但最後上帝出面責備他的三個朋友,說他們議論的內容不如約伯,並且對約伯說要為三位朋友禱告:「10約伯為他的朋友祈禱。耶和華就使約伯從苦境(擄掠)中轉回,」(伯四十二10) 主耶穌基督不僅為我們死,還為我們禱告:「有基督耶穌 已經死了,而且復活了,現今在上帝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羅八34)

三、代禱成全萬國祝福

所以代禱是上帝看重、喜悅的,也是使門徒越來越像耶穌基督的重要功課。因為代禱會超越「迎善拒惡」的本性,為歹人祈求:「24 …不因城裏這五十個義人饒了那地方嗎?」『那地方所多瑪』是罪惡之城。在曠野百姓犯罪,摩西為百姓代禱;「31摩西回到耶和華那裏,說:『唉!這百姓犯了大罪,為自己造了金的神明。32現在,求你赦免他們的罪;不然,就把我從你所寫的冊上除名。』」(出卅二31-32) 主耶穌在十架上也為罪犯代禱:「他卻擔當多人的罪,又為罪犯代求。」(賽五三12)

亞伯拉罕說:「27 看哪,我雖只是塵土灰燼,還敢向主說話。…」知道自己沒有權利對上帝提出要求。上帝是用塵土(dust)造人,人死火化之後變成灰(ash)。傳道書說:「20都歸一處,都是出於塵土,也都歸於塵土。」(三20) 人從出生到過世,在主的面前不過是塵土而已,然而上帝還肯聽我的禱告,若不是上帝的恩典,絕對無法。保羅說:「雖然我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他還賜我這恩典,讓我把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傳給外邦人,」(弗三8)都是因為上帝的憐憫。

    詩篇說:「我是耶和華--你的上帝;…你要大大張口,我就使你滿足。」(八一10) 保羅說:「3弟兄們,我們該常常為你們感謝上帝,這本是合宜的;因為你們的信心格外增長,你們眾人彼此相愛的心也都增加。」(帖後一3) 對上帝的信心越來越大,對人的愛心也會如此;這是為人代禱的功課。

分享此文 ➤

瀏覽次數: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