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忙中取靜
忙中取靜
主講人 / 作者:
許承道牧師
佈道日期:
2018-02-04
賽四十:21、28-31 可一:32-39
今天咱在主日禮拜中要舉行今年的第一次聖禮典,領受主耶穌所設立的聖餐。聖經說:「23主耶穌被出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24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25飯後,他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來記念我。』26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宣告主的死,直到他來。」(林前十一)每次領受聖餐時,都應當反思的意義:紀念、筵席、赦罪、合一和盼望。讓我們在這講求速度、效率的時代,鬧(忙)中取靜地注目在主耶穌身上。
一、憐憫眾人
有人說馬可記載:「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時候,耶穌起來,到曠野地方去,在那裏禱告。」(一:35) 這是「傳道人的星期一早晨」;安息日可能是別人尋求安息與鬆弛的時間,但耶穌卻是在會堂裡忙碌地敬拜並服事,然後才在私人的禱告中尋求上帝。馬可福音三次提到耶穌在夜間的禱告(一:35,六:46,十四:32),全都是在緊張的時刻;但這麼早起來禱告,肯定是耶穌一貫的作風。
今天的經文記載一段忙碌的時刻;在迦百農的會堂,耶穌「教導他們正像有權柄的人,…他用權柄命令污靈,連污靈也聽從了他。」一天的服侍才剛結束,耶穌和門徒離開會堂後,就去西門和安得烈兩兄弟的家,探訪西門的岳母,為她祈禱、醫治她的熱病。(一:21-31)無論是在公開場合的會堂,或是在私領域住家,主耶穌看到群眾「…困苦無助,如同羊沒有牧人一樣,」(太九:36)就憐憫他們,祂的宣講教導與關懷服侍都引起騷動與注目。
「32傍晚日落的時候,有人帶著一切害病的和被鬼附的,來到耶穌跟前。 33全城的人都聚集在門前。 34耶穌治好了許多害各樣病的人,又趕出許多鬼,…」(可一:32-34)日落表示安息日結束,應該是回家休息的時候,耶穌在西門的家剛醫治西門岳母的熱病,也是該稍事休息的時刻,沒想到害病的和被鬼附的,以及全城看熱鬧的群眾蜂湧而至,將西門家團團圍住。
耶穌沒有拒絕,沒有選擇地點和對象,祂只認識人的需要和發出的呼求,隨時準備好用祂的力量給予幫助和拯救。但是大多數人看宗教信仰「如同緊急時的救護車,而非生命的戰線。」其實我們的生命及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必須向主耶穌請求援助,因為只有祂能滿足、提供幫助。可惜的是:「眾人都在找你!」卻在領受恩典後,常理所當然地不作出任何愛的回應,直到把自己的生命弄得一團糟、或受創傷時,才肯轉向、尋求上帝。
二、忙中取靜
有人盛讚當代基督教輔導學之父的保羅.杜尼耶(Paul Tournier)是非常有耐心的醫師,許多病友跟他說:「我很羨慕也非常謝謝你有這樣的耐性,來聽我對你講的每一句話。」杜尼耶醫師自己寫道:「其實這不是耐性,只不過是我的興趣罷了。」這正是耶穌的憐憫之心。杜尼耶醫師說:「如果醫師忘記病人的名字,而自言自語在病情或器官,那麼,豈非對病灶的興趣大過病人本身?」耶穌憐憫人、關心生命。
但生命的服侍是很需要心力與體力的。耶穌在一些場合中施行醫治時,同時察覺到醫治的能力從自己身上出去(太五:30);所以,醫治是一種相當消耗心力的經歷。也因此,我們看到有幾次在這種群眾驚訝的場合之後,耶穌忙中取靜,隱退離開群眾,「到曠野地方去,在那裏禱告。」無論有多少事工,都不能影響耶穌與天父之間的交通,工作服侍並沒有奪走上帝在祂身上的地位。
在忙碌、繁雜的工作中,在服侍、捨己的委身裏,我們需要學習耶穌隱退至密室,這是靈性休息、等候的時刻:「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賽四十:31)等候是尋求盼望,在艱困中、四面找不到出路時,我們會抬頭仰望:「我的心哪,你當默默無聲,專等候上帝,因為我的盼望是從他而來。」(詩六二:5)等候從上主來的盼望,並且預備好隨時行動做工,就像waiter不是一直在餐桌旁wait等待,而是在客人點完菜後,立刻到廚房櫃檯盡速上菜。因此詩篇說:「你當等候耶和華,遵守他的道,」(卅七:34)縱使在困境中等候,也是遵行上帝的道。
等候耶和華必「重新得力」,就像一個老舊的機器經過整修後,成為更流暢順手的工具。開新車、穿新鞋,常常需要適應期,反倒是彈缸過的引擎比較有力。重新磨光會很辛苦,但是彈缸後必須要換大一點的活塞,車子加油的力道也較大。有時候上帝讓我們經過苦難,是在加強我們的力量:「他用美物使你的生命得以滿足,以致你如鷹返老還童。」(詩一O三:5)
三、重新得力
等候是生命重新得力的關鍵。不讓自己招攬一切、擔負所有、指揮全局;也不是等人、等事、等天時地利,而自己坐享其成。乃是在遵守真理、行走真道上,等候上主的憐憫與引導,因為「他不喜悅馬的力大,不喜愛人的腿快。耶和華喜愛敬畏他和盼望他慈愛的人。」(詩一四七:10-11)
當人等候上主而重新得力時,就會「如鷹展翅」。鷹要能展翅就需要找到熱氣流,甚至颱風來時,所有的鳥都會馬上去找石頭縫、樹幹穴,躲藏到颱風過去。只有老鷹會等熱氣流,熱氣流來就把牠頂到暴風圈的上面,那裡有太陽、沒有颱風,牠會從上面飛過去。對基督徒而言,這就是聖靈的工,聖靈在哪邊有動工你就朝那邊去做,會很省力;不要像麻雀一樣拼命逆風用力,而是要鼓足勇氣展開你的翅膀,聖靈就帶著你,經歷乘著聖靈的浪潮。
海波斯牧師(Bill Hybels)在其著作《忙中取靜學禱告(Too Busy Not to Pray--Slowing down to be with God)》中,特別分享:「基督教信仰乃是與一位永活的真神同行,與祂有溝通,學習聆聽祂的聲音,並且培養勇氣遵行祂要你做的。」「誠心順服的基督徒都會知道,基督徒生活是持續不斷的探險,旅途中充滿了驚喜、震撼、挑戰和奧秘。打開你的心門接受上帝的引導,你會很訝異祂的作為。祂是一位超越你所能想像的奇妙的上帝。」
正如先知說:上主「29他的智慧無法測度。疲乏的,他賜能力;軟弱的,他加力量。…31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賽四十:29)讓我們誠懇謙卑地仰望主賜智慧和力量,耐心地等候祂的牽引,奔走在祂的熱流心意中。
【祈禱】
感謝天父,讓我們有飛的經驗,經歷如鷹展翅、聖靈引領的輕省。有時候讓我們經驗到賣力奔跑,跑出汗水、除穢換新的喜悅。但是主啊,有時我們也會進到幽谷焦躁、舉步維艱,連到教會敬拜都不想,忙中取靜都不可得。謝謝主,告訴我們不要放棄,應許我要等候耶和華,就必會重新得力。奉耶穌聖名禱告,阿們。
【思想與分享】
- 我是否曾經在某件事上,或在哪個生命階段,覺得疲乏、睏倦、軟弱,缺少能力、智慧、力量?過程如何?
- 我可以如何再次開始學習忙中取靜,以便領受真實的重新得力?
瀏覽次數: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