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和阮逗陣
你來,和阮逗陣
主講人 / 作者:
林琬婷牧師
佈道日期:
2021-09-26
約翰福音十11-18
提到第十章中這段羊圈比喻的起因,要回頭來看第九章治好西羅雅水池邊-生來失明的人一事。西羅雅池事件,是一個綜合幾項爭議的事:
第一是對身體欠缺者的不接納,加上第二個嚴重的問題,也就是在安息日醫治的行為。後續法利賽人對那人與那人父母的質問、對於耶穌醫治權柄的應答,甚至是這位從前失明的這位與法利賽人的一來一往,完全挑戰著這些稱自己是「摩西門徒」的法利賽人的信仰傳統和價值觀。
羊群牧者
(一)羊的門
巴勒斯坦的羊圈多由一個社群共用,有不同的牧人看管,各牧人以不同的聲音呼喚自己的羊群,只有透過與羊群彼此認識、彼此信任的好牧者,羊群才能安全、飽足。
(二)誰是賊?誰是真正的牧者?
因指出群體中的盲點、見證自己所經歷得,而在自己所生活、所信仰的群體被逐出,這是多麼矛盾荒謬的事。
被趕出去的羊
若問現在的學生以後想做什麼,多數的答案是「不知道耶」,夾在過度在乎夢想與成就的世代當中,現在的年輕人常掛著「我就爛、我就廢」在嘴邊,不論是個口頭禪或是真心覺得自己無用,常常心疼他們用這樣的方式,試圖對這個社會抗議。
在大專階段,我的興趣是什麼?我真的沒有選錯科系嗎?畢業之後還要不要在本科系圈內就業?「迷惘」似乎是許多人都得面對的課題,社會看似給予年輕人探索與選擇,但在夢想與現實的交織之下,卻讓人疲於生活、迷失於其中。
在信仰當中,曾經有過熱情要去分享愛、有過感動知道所做的服事是實踐神對我們的呼召,但不變的一天24小時中有工作課業、有家庭親人、有教會生活、還有有形無形並困難迴避的人際互動,週而復始著。信仰群體的存在,是在這樣的處境下成為青年人的幫助,亦或在形式、傳統與彼此誤會之中,成為澆熄感動的另一個幫兇?
每一個我們稱做「青年世代」的不同狀態(30年前的青年vs現代青年;青少年、學青、社青的不同等等)、長老教會走到150多年來制度的演變、每間地方堂會自己的傳統、整個社會的文化習慣,世代變遷有形無形的影響著每個角落,然而我們常提起的是結果,但背後層層堆疊的導因卻不被提起,並不是辦很多活動、有趣炫目,就能一網打盡「所有的青年」。
我必須領他們來
眼睛得見的這位,即便在外顯肉體上得到醫治,卻因為「政治不正確」不受原本期待的群體接納,甚至被斷絕關係。看起來順著比喻的脈絡,他被賊拋棄,但耶穌找到他、接納他,他就進入了更安全的地方成了耶穌名下的一份子。
《約翰福音》第10章第1-21節,是耶穌回應法利賽人「就算知道,亦不接受」耶穌是基督的這件事,也預告耶穌接下來所要做的。
不同的聲音呼喚小羊
耶穌說他另外有羊,不屬這圈裏的,他必須領牠們來,牠們也要聽耶穌的聲音—原不屬這圈裡的,卻要接收到這個「sign」,相信這也是一種默契、一種聖靈的動工,牧者要招呼羊認得他的聲音之前,他會使用屬於他們之間的溝通模式,是彼此能聽懂、能對話、能互相信任的語言,他們要聽耶穌的聲音,並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是耶穌基督。
瀏覽次數: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