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獨一的真神就是永生
認識獨一的真神就是永生
主講人 / 作者:
吳文雄牧師
佈道日期:
2011-06-05
認識獨一的真神就是永生
﹝經文﹞約翰福音十七1~11節
今天的經文是耶穌最後將與門徒分離的禱告,也是耶穌面對自己的末日的禱告,向來被稱為「大祭司的禱文」。共觀福音書記載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太 26:36-46,路 22:39-46 ),但是耶穌禱告的內容呢?只有約翰福音記下全部的內容,即約翰福音十七章全部。約翰福音比較側重在耶穌的話,耶穌的教訓。而且約翰記載耶穌的傳道工作不只侷限在加利利,而是在加利利與耶路撒冷之間來來去去,以及在附近的村莊。至少五次到過耶路撒冷。
【壹】世界末日預言
說到末日的時間,上個月我們幸運的平安度過二個末日預言,一個是台灣的「王老師」511的大地震大海嘯的預言;另一個就是美國加州一家家庭電台的台長預言521是最後審判日,地球會毀滅,只有2%信耶穌的人會上天堂的末日預言。這二件事都以喜劇收場,增添台灣社會一則聊天的話題。
人或許可以逃離預期的災難,但是逃不逃得了非預期的意外呢?人可以逃離預期的憂患,逃不逃得了每天生活中潛在的焦慮與不安?會不會預期的事結果沒發生,卻反而遇見非預期中的打擊?在環境災害與大地震的災難之間,使人受困的不是對無法掌握的外在環境的恐慌,反而是他們自己心中的焦慮不安,是無所依靠的自我,與對永恆的盼望的失落,對生命意義的無知。台語俗諺說:倚山,山崩。靠壁,壁倒。倚(靠近)豬槽,死豬母。對咱基督徒來說,「信上帝,第一好。」
其實每天生活中的許多時間都在處理意料之外的事,有好也有壞。
【貳】對時間的認知
對於時間,聖經教導我們更要把握現在。意思不是反對為未來計畫,計畫使我們有順序、方向和目的。預估最近的將來會發生什麼事可以讓我們準備好,做出適當的回應。但是不要為計劃將來而犧牲現在。我們都對未來有很大的期待,但每個新的一天都有我們料想不到的事發生。「不要為明日自誇,因為一日要生何事,你尚且不能知道」(箴言27:1)。我們應該小心,不要讓將來的事佔據我們太多的注意力。美國第16屆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對人們過度考慮未來有智慧的觀察:「未來最好的事是它每次只來一天。」
耶穌對他自己的時間和生命的意義就很清楚,耶穌在傳道生涯中,永遠明白自己走在什麼階段,他也一步一步按照時間去完成上帝給他的使命。耶穌在迦拿的婚宴中對他的母親說:「我的時刻還沒到」(約2:4);當耶穌的兄弟要耶穌上猶太地去顯揚名聲時,祂回答說:「我的時機還沒有成熟」(約7:6);當群眾夾道歡迎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城時,祂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刻已經到了」(約12:22);當耶穌勉勵門徒要有信心面對世間的苦難時,祂說:「時刻到了,現在已經是了」(約16:32)。在客西馬尼園的此時此刻,祂更是明白說:「父啊,時候到了,願你榮耀你的兒子,使兒子也榮耀你。」(約17:1)「時候到了!」耶穌知道這份榮耀是和苦難連結的,也明白這是十字架死亡的時刻;但祂選擇面對它,因為明白一切都在父神掌權之下。
【參】認識神與認識基督就是永恆的生命
人總是對有限的時間與無限的永恆充滿著好奇與焦慮不安。基督教信仰的最終目標也是在於永恆的生命,然而耶穌指出:永恆生命是奠基於對上帝和基督的認識。也就是說永恆的生命是從今天開始,從今天對上帝與對基督的認識開始。耶穌表達了「永生」的內涵是「認識神並認識基督」。按照猶太人對「認識」的瞭解,應該是包含知識上的認知與實際的交往。希伯來文的認識YADAH,指的是一種極深入的認識,不是普通的,隨便的,一般的認識。
台灣俗語說:「睏破三領蓆chhioh,對方的心思掠抹著。」有時夫妻在一起幾十年,睡破好幾張床蓆,都還怨嘆彼此不夠認識了解。我們追求認識神,這位神是「阿爸父上帝」,不是「阿公上帝」。我們與父上帝的關係是直接的一等親的關係。約翰福音17章3節所提到的「認識」,希臘文用的是現在式,是「現在發生,繼續不斷地進行」的事件。這意味著,對於上帝的認識,正如夫妻之間的感情,並不是只靠著外在空間上的「住在一起」而已,而是要有一種持續不斷認識的態度與動作;透過這樣的態度與動作,人可以在認識上帝的過程中與上帝建立更親密的關係。
英國聖經學者巴克萊在其所著《研經釋義》中說:「永生並不是指人生時間的長短,而是指生命的質;並且,這生命的質,等同於上帝生命的質。」永生不是過去、現在或未來中的某一時段,而是上帝生命的質。「將你的名顯明與他們」:亦即是表達耶穌把上帝的屬性與本質顯明給門徒瞭解。(約17:6)上帝之生命與耶穌的生命是不可分;而如此不可分的連結,讓人可以從耶穌身上看見上帝的生命特質。當人與耶穌「合一」時,人的生命也應該會顯出上帝生命的榮耀特質。
【結論】努力追求認識神與基督
我們必須不斷努力追求更加認識上帝,通過教會的禮拜,個人的靈修、禱告、讀經,來更加認識上帝的,建立屬靈的生活。誠如初代教會的信徒「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上帝。」(徒2:42,46)
不但如此,更要以行動來回應,使徒行傳記載初代教會的信徒也「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徒2:47)各位兄弟姐妹,不要忘記「認識」是包含知識上的認知與實際的交往,我們應該通過每日的生活去見證獨一真上帝在我們身上的作為,顯出上帝的榮耀。
瀏覽次數: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