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帝的話
上帝的話
主講人 / 作者:
許承道牧師
佈道日期:
2014-08-17
上帝的話
申六6-8,提後三16-17
耶穌在曠野受試探時,對撒旦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太四4)一個人活在世上的基本需求有兩種供應,「不是單靠食物…」表示還是要靠食物,然而不是「單單」靠食物。也就是說縱使有東西吃,會長大、能行走跑跳。要活得像人的樣子,除了需要有肉體食物外,還需要另一種供應:精神、心靈的食物,因此耶穌說:「人活著,需要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上帝的話,我們基督徒相信就是記載在聖經上,因此我們要從聖經得著供應,讓我們整全的生命(身、心、靈)都能夠得著健康。
一. 聖經:上帝的話
保羅說:「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三16-17)默示,或譯啟示,原有「呼吸」、「呼出的氣息」之意,告訴我們聖經正是出自上帝的氣息,是上帝存有的展現。當我們讀聖經或翻開聖經時,會有詩人這樣感受嗎:「 祢的言語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詩一一九103)那種甜蜜舒暢的感覺,滲透到心靈深處,使人想要持續領受。詩人又說:「 祢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一一九105)腳前燈讓我們經歷「一步一腳印」的實在,踏出一步,燈就照明下一步;若是不動,永遠只照到腳邊處。腳前燈隨著信心順服的腳步,一直是「腳前燈」,讓我們一直知道下一步、知道一路上都有光在指引。
希伯來書的作者說:「上帝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來四12)讀經時,以聖經的教導來對照、檢視自己的心思意念,這時聖靈會藉著聖言進入我們心裡,將我們的心思意念剖明,帶來生命轉化的機會。
世人照鏡子是為了「清楚看自己」,期待不只看到表面的美醜,更能看到內心的憂喜。但是保羅說聖經如同面鏡,是要讓我們看到主耶穌帶給我們新生命的榮美:「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裏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林後三18)。基督徒愈讀聖經會愈喜歡聖經見證的基督:「 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約五39)會讓人愈想讀,愈羨慕像基督,這樣的讀經才有意義、才有趣。
二. 面對聖言:敬畏與渴慕
聖經是上帝的道:「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約一1)讀聖經讓我們心思意念被剖開、無法隱藏地和上帝面對面,因為:「耶和華說:但我所看顧的,就是虛心(貧窮)痛悔、因我話而戰兢的人。」(賽六六2)這是讀經的態度:一個謙卑痛悔、並喜愛聽從上帝話語的人,上帝必看顧他。面對「尊榮」的上帝,我們自然「敬」由心生;看到上帝的「聖潔」,讓人「畏」然起立。聖經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詩一一一10,箴九10),很多時候我們到神的話語面前來,缺乏「敬」、「畏」的態度。會看到上帝尊榮和聖潔的人,謙卑痛悔戰兢之心自然產生,在上帝話語面前有此態度的人,就比較容易從聖經裡面得到教導,得到啟示。
聖經說上帝的話「都比金子可羨慕,且比極多的精金可羨慕;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詩十九10)金子貴重是它本身的價值,蜂蜜美味讓人被吸引而來。看重上帝的話(律法、訓詞、典章、命令),會愈覺得寶貝、愈能享受話語中的美妙奧秘,當我們對聖經有渴慕擁有和喜愛享受的態度時,就更容易從上帝那裡得著供應。
渴慕之心讓人心眼開明、耳朵開通:「求你開我的眼睛,使我看出你律法中的奇妙。」(詩一一九18)「祂也開通他們的耳朵得受教訓,吩咐他們離開罪孽轉回。」(伯卅六10)心靈的眼目和耳朵是接收器,接收器若不敏銳、或常常故障,就無法欣賞美妙、享受上帝靈裡的恩澤。人們喜歡聽讓自己覺得高興的解釋,常常跟著好聽的信息到處跑,保羅提醒:「因為時候要到,人必厭煩純正的道理,耳朵發癢,就隨從自己的情慾增添好些師傅,」(提後四3)所以不論是經由祂的僕人解釋聖經,或是信徒自己讀聖經、讀參考書,都要「眼睛求神開,耳朵求神通」,讓我們能從祂那裡得到好的教導。
三. 聖經與生活
基督徒讀聖經最擔心的就是單單專研經文意旨,但是跟生活卻沒有關聯。詩篇說:「耶和華啊,求你將你的道指教我,因我仇敵的緣故引導我走平坦的路。」(廿七11)指教就是明白聖經所寫的內容,這是知識(Knowledge)。引導就是我們明白以後,可以行出來,可以將所明白的知識應用在生活中,這是智慧(Wisdom)。詩人說:「因我仇敵的緣故。」指出生命的實境充斥著苦難挑戰,但是「上帝的道(上帝的話語)」正是我所要遵循、所能倚靠該走的人生道路。因此我們要向上帝求「指教」、與「引導」,有教導指正,並且有主親自牽手帶領。
保羅提醒我們聖言對生命與生活的意義,要在「指教明白」與「引導實踐」之間,一齊向前邁進。論到反智者:「但他們心地剛硬,直到今日誦讀舊約的時候,這帕子還沒有揭去」(林後三14),有人強調知識,「但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愛心能造就人。」(林前八1)所以每次我們來禮拜堂敬拜、領受證道信息,或是自己讀聖經時,都要向上帝說:「 祢要指教我,同時也引導我。」走路是引導,指教是關於聖經中的真理讓我們能夠明白。
從上帝話語當中得到知識和智慧後,我們要把聖經「庫存」(存記在心),不儲存起來,很快就會被「刪除」、跑掉,所以「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西三16)。從約翰福音五章畢士大水池邊的治病,所延伸「畢士大的天使」的比喻,說到某年天使要來攪動池水時,發現池中一滴水都沒有,所以那年就沒有人得醫治了。提醒我們生命的池子裡要隨時熟記上帝的話。當我們遇到困難、不知怎麼辦時,一定祈求上帝可以給我啟示開路;但是當上帝派天使要賜下啟示時,卻發現你的頭腦心思裡面是空的,祂要感動你卻沒有東西可以感動,因為你的水池是乾的。所以你必須先要有水,讓聖靈有機會攪動,讓你有機會得到醫治,得到力量。上帝話語是生命的水,要常常裝滿、注入心念裡。主耶穌說:「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祂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約十四26)很重要的一字「想起」,要想起,之前就必有「記入」,熟記植入上帝的話,會讓聖靈很活潑的來攪動池水成為生命活水。
摩西召集以色列百姓,將上帝話語再次昭告,並且提醒:「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裏,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申六6-8)在上帝的話語中生活,會成為屬上帝的人,並且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思考與分享
- 分享熟記背誦聖經的經驗與經歷的樂趣。
- 聖靈如何攪動你的心靈,使你得到「造就、安慰、勸勉」?
瀏覽次數: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