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從接待開始

宣教從接待開始

主講人 / 作者: 
許承道牧師
佈道日期: 
2014-01-12

宣教從接待開始

在教會的多項功能中,「禮拜/敬拜」是最重要的指標。已故前華神院長林道亮牧師教導神學生,說:「教會要帶領好,首先要把主日禮拜建立好。」傑克‧海德福牧師在其著作《道上教會--按著聖經的樣式建造教會》一書裡提到:「教會設立主要目標:訓練每一位會眾成為聖職者。聖經上教會服事的次序如下:1.服事主(會眾的敬拜); 2.服事聖徒(彼此的交通);3. 服事世人(傳福音--跟不認識基督生命的人分享福音)。這次序十分重要,使傳福音有果效,就像新約時代那樣。」

因為上帝的恩典,我們持守聚會的敬拜和彼此交通。一個教會若先把敬拜放第一,且信徒會眾受造就,在生命交通中長進,必能享受彼此相愛的果實,以及得救的人增長的喜悅,這正是傳福音的中心要旨。

從世人角度看,普遍對教會的認知就是:「教會是基督徒敬拜之處,人們到教會是為了敬拜上帝、做禮拜。」對教會而言,主日禮拜是教會所有聚會中,人數最多的聚會,比各團契、小組、禱告會的人數都多。更重要的的是,主日禮拜是信徒一同守主日,敬拜主的時刻。

我們都知道,主日禮拜需要很多後勤支援,所有幕前幕後看不見的角色,都有其不可缺少的影響力。這些後勤支援中,「接待/招待」是會眾進入教會禮拜前的第一線,是極其重要的。招待人員在其崗位上能否盡責,勢必影響參加禮拜者的心情,並且會影響禮拜的氣氛。

因此,我們先來看幾處經文,學習「主日禮拜招待者之態度」:

一、 如接待上賓(創世記十八1-8)

「1. 耶和華在幔利橡樹那裏向亞伯拉罕顯現出來。那時正熱,亞伯拉罕坐在帳棚門口,2 舉目觀看,見有三個人在對面站著。他一見,就從帳棚門口跑去迎接他們,俯伏在地,3 說:「我主,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不要離開僕人往前去。4 容我拿點水來,你們洗洗腳,在樹下歇息歇息。5 我再拿一點餅來,你們可以加添心力,然後往前去。你們既到僕人這裏來,理當如此。」他們說:「就照你說的行吧。」6 亞伯拉罕急忙進帳棚見撒拉,說:「你速速拿三細亞細麵調和做餅。」7 亞伯拉罕又跑到牛群裏,牽了一隻又嫩又好的牛犢來,交給僕人,僕人急忙預備好了。8 亞伯拉罕又取了奶油和奶,並預備好的牛犢來,擺在他們面前,自己在樹下站在旁邊,他們就吃了。」

第2節描述亞伯拉罕如何接待天使:「…就從帳棚門口跑去迎接他們,俯伏在地。」亞伯拉罕縱然年紀老邁,卻充滿愛心熱情,誠懇待人,身手矯健地「跑去」迎接,以致讓三位上帝的使者「出外人」欣然接受其盛情美意。於是,新約希伯來書的作者以亞伯拉罕的榜樣勉勵眾聖徒說:「你們要常有手足相愛之情。要接待異鄉人到你們家裏。曾經有人這樣做,竟在無意中接待了天使。」(來十三1-2)

主日禮拜招待者務必把蒞臨我們教會當中的每一位賓客,接待他們如同「上帝的天使」。招待者適當且誠懇的肢體動作,可能是賓客「踏進」教會的關鍵因素,使其賓至如歸。

二、 切勿主觀評論(馬可福音六1-6)

「1 耶穌離開那裏,來到自己的家鄉;門徒也跟從祂。2 到了安息日,祂在會堂裏教訓人。眾人聽見,就甚希奇,說:「這人從哪裏有這些事呢?所賜給祂的是甚麼智慧?祂手所做的是何等的異能呢?3 這不是那木匠嗎?不是馬利亞的兒子雅各、約西、猶大、西門的長兄嗎?他妹妹們不也是在我們這裏嗎?」他們就厭棄他(厭棄他:原文是因他跌倒)。4 耶穌對他們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親屬、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5 耶穌就在那裏不得行甚麼異能,不過按手在幾個病人身上,治好他們。6 他也詫異他們不信,就往周圍鄉村教訓人去了。」

很難想像,這位憐憫人、關心世人心靈需要的好牧人、大牧者上帝的兒子耶穌(可六:34),終於道成肉身來到人世間。其實,當時人們並非沒有牧者,只是當時的宗教人士,自私自利,作威作福,一味追求名利地位、逢迎巴結當權者,盡失牧者的本份。耶穌與他們兩相比較,優劣便知。然而,耶穌來到自己的家鄉拿撒勒,鄉親們對待祂的態度,竟看待祂只不過是一個木匠一般的勞工而已,「看無」祂。於是,人們拒絕祂的權柄,因為祂只不過是他們同等人當中的一位!耶穌是神,要如此對待祂,真不是一件易事!

主日禮拜招待者切忌主觀認定來訪我們教會的每一位賓客!那怕是半句評論的話語都不能出自招待者的口!(好比耶穌的鄉親對耶穌的主觀論斷)

三、不憑外貌、不可偏心(雅各書二1-4)

「1我的弟兄姊妹們,你們信奉我們榮耀的主耶穌基督,便不可按著外貌待人。2 若有一個人帶著金戒指,穿著華美衣服,進你們的會堂去;又有一個窮人穿著骯髒衣服也進去;3 你們就重看那穿華美衣服的人,說:「請坐在這好位上」;又對那窮人說:「你站在那裏」,或「坐在我腳凳下邊。」4 這豈不是你們偏心待人,用惡意斷定人嗎?」

在改革宗基督教形成時,最大的挑戰無非是:「信心要有行為,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雅二14、17)但是若強調眼見行為,我們的信仰就不再是內心的信靠,而是外在的以貌取人,這樣的信仰更是死的信仰!我們要謹慎,不要落入「用看得見的財富、穿著去定奪信徒」的陷阱中。上帝既然不憑外貌揀選、也不憑外貌對待我們,那麼我們更不能憑外貌、在肢體間彼此對待。

主日禮拜招待者,不可憑外貌對待初次來做禮拜的賓客。請記得,因著你一句「平安」,它意涵著:「承認自己靈性貧乏的人多麼有福啊;他們是天國的子民!」(太五3)

主耶穌說:「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譯: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廿八19-20)傳福音、到普天下宣教,就從接待開始。

分享此文 ➤

瀏覽次數: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