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聖的天父
至聖的天父
主講人 / 作者:
許承道牧師
佈道日期:
2020-01-05
出埃及記三13-15 馬太福音六9
如同上帝帶領以色列人民進入迦南美地,在2020年,我們也將要進入上帝所預備、所擴張的帳幕之地。這是一首1980年代的福音歌曲《Canaanland Is Just In Sight》「迦南美地 就在眼前」:
- Moses led God’s children, 摩西帶領 上帝百姓,
Forty years he led them, 持續帶領 四十年日,
Through the cold, and through the night; 經歷風寒 度過黑夜;
Tho they said, “Let’s turn back”, 他們卻說 轉回頭吧,
Moses said, “Keep going, 摩西堅持 繼續向前,
Canaanland is just in sight. 迦南美地 就在眼前。
- There will be no sorrow there in that tomorrow,不再憂傷將現曙光
We will be there by and by; 逐步接近 應許之地;
Milk and honey flowing, 流奶與蜜 湧流不歇,
There is where I am going, 就在那裡 是我方向,
Canaanland is just in sight 迦南美地 就在眼前。
- Though we walk thru valleys, 雖然經過 幽谷艱困,
Tho we climb high mountains, 攀上高山 正面迎戰,
We can not give up the fight; 永不放棄 持續爭戰;
We must be like Moses, 效法摩西 生命榜樣,
We must keep on going, 繼續前行 奔向應許,
Canaanland is just in sight迦南美地 就在眼前。
一、神聖
德國路德教會的神學家奧圖(Rudold Otto 1869-1937) 主張宗教現象是人類特殊的生活經驗,是無法被簡化/縮減(irreducible)為理性、或感性、或知覺的經驗。奧圖用一個特別的字(nouminous) 來說明這特殊體驗的本質,譯為「神聖」(Heilige), 英文是Holy,意義是「絕對的祂者」(Wholly Other)。他主張這種體驗可以再分為兩個元素:戰兢的奧秘 (mysterium tremendum)與著迷的奧秘 (mysterium fascinans)。前者是人類遭遇宗教現象時會產生恐懼害怕的反應,後者是人類遭遇宗教現象時會產生著迷好奇的反應。
伊利亞德 (Mircea Eliade) 的《聖與俗》,則主張:宗教是「超自然存在」向在自然界存在人類顯現時,人類所產生的感覺與反應。
古早人類渴望接近並參與神聖的存在,就是那已失落的樂園 (lost paradise)。歷史的進程墮落成為毫無意義的過程,因此古代的人渴望回到起初那「全然祂世的完美」。所以,人類在他所生存的時空中,必須劃分出一個特殊的「神聖時間」與「神聖空間」,好讓他們比較容易與完美的「神聖祂世」接觸。
二、下凡
人類為了追求完美的神聖,而將時間與空間用各種方法區分為「神聖sacred/holy」與「世俗secular/profane」。以此二分法幫助人類去體驗神聖,但同時也將人類的生活世俗化了(secularization)。
耶穌基督從天降生、成為人的歷史事件,表明上帝願意將祂的神聖,帶入人類的世俗。並且要將人類的世俗再度贖回,而成為神聖。相信耶穌基督的人,在受洗接受主耶穌的寶血救贖,而享受因信稱義的恩典之後,就會進入回應歷程,將已經世俗化的生活,靠著聖靈的更新與轉化,逐漸邁向神聖的「終生成聖」過程。
先知以賽亞說,這位下凡降生為人的主宰:「祂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九6) 教會歷史宣讀的「使徒信經」,以我信「上帝,全能的父」開始,這是基督宗教的奧祕所在。但是耶穌教導學生的祈禱文的第一句:「我們在天上的父our heavenly father」,稱呼至高、至尊、至聖的全能者為「父 abba」,耶穌把上帝和人之間的距離拉到具有極親密之特質的關係,使人感受到上帝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甚至就在我們的身邊。
三、至聖的天父
聖經裡上帝最早出現自我介紹是對摩西說:「13摩西對上帝說:『看哪,我到以色列人那裏,對他們說:「你們祖宗的上帝差派我到你們這裏來。」他們若對我說:「他叫甚麼名字?」我要對他們說甚麼呢?』14上帝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那自有永有的差派我到你們這裏來。』」15上帝又對摩西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耶和華-你們祖宗的上帝,就是亞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差派我到你們這裏來。』這是我的名,直到永遠;這也是我的稱號,直到萬代。」
這是源自希伯來語 יְהֹוָה (或稱四字神名 YHWH),上帝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原文就是「我是 I AM THAT I AM」,是一種即時性、現實的存有;演譯為「耶和華/雅巍」,是可呼求,讓人得拯救、赦免和引導。耶和華/雅巍是「主」的意思,英文LORD區別於 adonai 所表示的主。因此『耶和華-你們祖宗的上帝」意即「主-你們祖宗的上帝」。
大部分華人基督徒仍然以耶和華稱呼上帝--「耶和華上帝」;為了更真確貼近,也為了避免華文群眾/福音朋友誤解(例如:耶和華是天父,耶穌是兒子),因此近代教會漸漸以「主上帝」或「上主」來稱呼。
「至聖的天父」、「全能的父上帝」,是將生命中的神聖空間、時間,與最具親密特質的生命關係結合在一起;成為我們呼求禱告的緣由:既敬畏、又坦然;帶領我們進入屬靈的迦南美地。正如聖經說:「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直和美善的事,你都要遵行,使你得福,可以進去得耶和華向你列祖起誓應許的美地。」(申六18)
【祈禱】
親愛的主,感謝讚美祢,讓我們能夠更深認識祢,更謙卑降服在祢面前,經歷與主的真實連結,得著全能的主的幫助、引導。
求主聖靈帶領保守,使我們的言行都能成為上主看為正直和美善的事,享受在基督裏的平安、喜樂。奉靠主耶穌聖名祈禱,阿們。
【思想與思考】
- 每一天我有多少時間、在哪一空間/地點,安靜自己,進入至聖天父的心中?
- 請舉出一件自己經歷過或做過的事,乃是天父上帝看為美善的事。
瀏覽次數: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