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謝恩

凡事謝恩

主講人 / 作者: 
張德麟牧師
佈道日期: 
2012-01-01

凡事謝恩

﹝經文﹞帖前五:12-22

保羅到歐洲傳福音,第一個停留站是腓立比。在那裏,他因傳福音被下到監牢裏。這件事是基督徒幾乎都知道的故事。因為夜裏大地震,囚犯的鎖鏈都鬆開了。獄卒以為犯人都逃跑了,準備自殺。保羅阻止他。獄卒問,他怎樣做才能得救?保羅回答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十六:31)

保羅到歐洲的第二站是帖撒羅尼迦。帖撒羅尼迦原本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妹妹的名字,這個城巿以她的名字為名。人口眾多,是出名的港口。保羅在帖撒羅尼迦的時間,有學者說三星期,有學者說三個月,有學者說半年。但不管是三星期、三個月、半年,一個傳道人都無法深入地教導上帝的信息。以致於保羅離開時,他們產生很多困惑,比方說,既然耶穌要再臨,那我們還須工作嗎?我們專心等候就好啦。保羅為此寫信時特別提醒:「又要立志作安靜人,辦自己的事,親手作工,正如我們從前所吩咐你們的。」(帖前四:11)

跟其他的書信一樣,保羅在寫信給眾教會時,常常一邊論教義,一邊論倫理。帖撒羅尼迦前書也一樣,有論及教義的,也有論及基督教理的。論及基督教倫理的,帖撒羅尼迦前書有一句大家很喜歡的句子,就是五章16~18節所記的:「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我們今天的信息就放在「凡事謝恩」上。

我們為何要「凡事謝恩」呢?

一、即使在困境中,上帝仍然派天使在我們身邊,我們要感謝。

詹秀惠教授,我的同事。從小患「先天性視網膜色素變性」。醫生斷言她五十歲會失明,事實上她也在五十幾歲失明,但她在這過程中,依然讀完博士,當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一直到退休。也結婚生子。視障給她帶來很多生活、教學的不便。但詹老師一直記得的是,在困境的歷程中,上帝總差派天使幫助她,所以她感恩這是她深刻的信仰。

二、在台灣教會史中,上帝為我們留了仁愛的見證,我們當感恩。

上次在聚會分享的井上伊之助的故事,其實在台灣史上一直影響著一些人。井上醫師曾救過霧社事件花岡二郎的遺孀高彩雲,她在霧社事件後五十多年去埔里找一位文史工作者鄧相揚,說她想知道井上最後葬在那裏。鄧相揚幫助她到日本找,在埼玉找到井上的墓。墓碑寫一個字「愛」。愛字下以日文記:「上帝在編織」。

這種對仁愛的典範的追尋,後來我們都還能在井上魯鈍、《台文通訊》找到繼續的追尋者。

三、上帝是我們的父,因此我們成為弟兄姐妹,我們當感謝。

胡文池牧師是原住民宣教史中的重要人物。他為了要將聖經翻成布農語,教會派他到美國Hartford大學受語言學的訓練。求學期間,遇到聖誕節,每個人都回家過節。當地長老教會長老戈林斯接納胡文池去他們家過節。供應三餐、洗衣、住宿免費,聖誕節時,送胡牧師託他買的硬領(collar)。這樣的情誼還延續到胡文池牧師的外孫,胡牧師的外孫到戈林斯家叫他「阿公」。

我們要在信仰裏感謝很多很多的事,在新年的第一個日子,讓我們彼此提醒「凡事謝恩」。

分享此文 ➤

瀏覽次數: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