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去親近王的攔阻

挪去親近王的攔阻

主講人 / 作者: 
莊恩中牧師
佈道日期: 
2011-12-18

挪去親近王的攔阻

﹝經文﹞撒母耳記下15:1-6

撒母耳記所描述押沙龍背叛大衛的故事,是一個讓大衛心碎的事件,也是一個令大衛王朝元氣大傷的事件。這個故事通常被應用於政治或者人際關係,也被用於勉勵教會管理者。但我們要用這故事來思考我們個人靈修、教會團契聚會、共同禮拜的時刻,我們內心的光景。

當我們每個主日早上預備來教會作禮拜,可能會在禮拜兩三小時前開始預備,將我們該做的家事完成,就如同以賽亞書58章13-14節:「13. 你若在安息日掉轉〔或作謹慎〕你的腳步、在我聖日不以操作為喜樂、稱安息日為可喜樂的、稱耶和華的聖日為可尊重的.而且尊敬這日、 不辦自己的私事、不隨自己的私意、不說自己的私話 、14. 你就以耶和華為樂.耶和華要使你乘駕地的高處.又以你祖雅各的產業養育你.這是耶和華親口說的。」並且為自己禱告,也為教會牧師、司會以及會友禱告,盼望在今天主日禮拜中,耶穌親自豐富的與我們同在。那麼在禮拜中,就可能單單視耶穌是我們最寶貴的。

但是在我們成長歷程中,主日禮拜並不是那麼單純。有時我們花了兩個小時往返教會與家裡,在禮拜一個半鐘頭當中,卻可能有30-40分鐘在想我們自己的事,乃是和教會禮拜的內容以及向耶穌禱告完全無關的事。我自己若是如此,就覺得實在是可惜。教會禮拜乃是我們來到這位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的面前的時間,是我們靠近王、親近王的時刻,應當是全心全意的來敬拜、親近我們的主。馬太22章37節:「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 神。」作禮拜當中魂遊象外,或者在想禮拜完要辦理的事,禮拜完要向某某人說話等等。這些都是不宜的,而且只有主耶穌、和魔鬼知道這些事,旁人是不易察覺我們內心的光景。

有時我們禮拜當中,會想起我們小時候的事,或是我們和某人的嫌隙,也有可能甚至是在想如何對付某人。安靜下來的時候,許多累積的苦毒、怨恨、不饒恕、驕傲、背叛、野心、私心…等等,常常就在聖靈攪動當中浮現出來。這些都攔阻我們親近我們的王,攔阻我們親近愛我們的主耶穌。

撒母耳記下15:1-6,描述押沙龍如何 背叛 他的父親,他站在城門口,阻擋凡是要去面見王的百姓。而押沙龍原本就可能因為容貌俊美、才能出眾而 驕傲 ,加上為妹妹他瑪報仇殺死大哥暗嫩,內心充滿 苦毒、怨恨、不饒恕。 後來押沙龍用計回到京城,但與父親的關係也疏遠了,不再得到父親的重視,可能因此心生不滿, 野心與私心 作祟之下,發展成為 背叛 。「押沙龍」遂成為聖經中「苦毒、怨恨、不饒恕、驕傲、背叛、野心、私心」群組的代名詞。

不論是個人靈修,或是團契聚會、教會禮拜,「押沙龍」群組在在都成為我們到王—耶穌面前的攔阻。「押沙龍」群組是一個罪與老我藤蔓交錯的綜合體,類似聖經中的「耶洗別」群組。「苦毒、怨恨、不饒恕、驕傲、背叛、野心、私心」在聖經真理中都只有一個歸宿,那就是透過洗禮,與耶穌一同釘在十架、一同埋葬,也要與耶穌一同復活,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羅馬書6章4節)

個人靈修,或是團契聚會、教會禮拜都是我們親近王、侍立在王面前的時刻,求主將敬畏耶和華的靈賜給我們,使我們敬畏、敬愛這位揀選我們,賜恩典給我們的主,在個人靈修,或是團契聚會、教會禮拜中,我們單單仰望祂,全心全意敬拜祂,奉獻給祂成為活祭。

分享此文 ➤

瀏覽次數: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