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宗教到信仰
從宗教到信仰
主講人 / 作者:
莊信德傳道師
佈道日期:
2011-04-03
從宗教到信仰
﹝經文﹞撒母耳記下6:1~23
引言:
舊約的上帝一直以來都給人一種非常嚴厲的印象,就像是我們今天所讀的經文,故事的一開始,可以說是「好心給雷親」的事件,就是當大衛登基做王,想要將卅年前被非利士人搶去的約櫃再一次迎回來耶路撒冷的時,竟然發生這個悲劇。就是受大衛託付負責運送約櫃的烏撒,竟然在運送過程中被上帝殺死。更加冤枉的事情是,事件發生的時候,其實是牛走不穩,烏撒完全出於好意,擔心上帝的約櫃跌落地上,才伸手去扶,怎麽會想到發生這個代誌?
親愛的弟兄姐妹,我相信每一年大甲鎮瀾宮在辦理8天7夜的迎媽祖活動,我們從新聞都直接看到信徒每一個人是那麽熱情,那麽踴躍去摸媽祖,大家都盼望藉著摸媽祖的轎,還是躺在媽祖的轎下,讓媽祖從自己上面經過,會得到媽祖的保佑。照理來講,我們的上帝應該是比媽祖更加愛我們,更加與我們親近,為什麽會發生這種莫名其妙的事情?
禱告
首先,我們需要先思考一下,在這個上帝殺死烏撒的事件中,那個引起烏撒想要保護的約櫃在以色列中扮演什麽樣的角色?如果我們想要了解約櫃的意義,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回想,到底在這個約櫃裡面有什麽東西?
一、重新認識上帝同在的意義
約櫃的內容:
- 法版(約碑):上帝藉著摩西頒布的律例,清楚表達出上帝在以色列百姓中的主權!
- 一罐嗎哪:以色列在曠野中,上帝信實同在的記號;
- 亞倫發芽的杖(拐):民數記十七章有人挑戰亞倫做祭司的權柄,所以上帝就讓亞倫的拐子過一夜立刻發芽,讓以色列十二支派看見,上帝主動揀選的權柄!
不論是表達出上帝誡命的約碑、還是紀念上帝在出埃及曠野中每一天信實供應的嗎哪,甚至是亞倫發芽的拐子。一再顯示出,約櫃背後那位真實又有全能的上帝確實存在!
當烏撒奉大衛的命令去迎約櫃回耶路撒冷的時,他的心裡是否真正知道這個約櫃的意義?他究竟是將這個約櫃當作是一件任務,還是深深知道,這個約櫃是上帝同在的記號?我們進一步來看那天到底眾人怎樣迎接約櫃。
二、保護上帝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撒下六聖經說,大衛聚集所有的以色列百姓,並且從他們中間選3萬人和他一起去迎接約櫃,並且特別適用那時候最新的發明,就是「牛車」,就像是我們今天最豪華的轎車。如果用今天的方式,大衛可能會在車廂後面貼一個「熊出沒請注意/上帝出沒請注意」的貼紙。不論是從300萬人中選擇3萬人,還是使用最高級的交通工具。我們都看見大衛的誠意,大衛的用心。但是,就是在這個用心的上面,大衛與他的同工大大地得罪上帝。
- 烏撒想要用當時代最新的工業發明,就是「牛車」去服事上帝,卻忘記上帝當初的命令乃是利未人扛約櫃;
- 烏撒想要用人的方式去辦理上帝的事情;
- 一旦我們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去保護上帝,我們就是走在烏撒的道路上面。
我們常常用社會的經驗,還是直覺的反應去決定我們服事上帝的判斷,不論是在團契開同工會的時候,還是長執在長執會的時候,到底我們的心怎樣看待上帝所交託給我們的事工?我們是不是常常想給上帝一個surprise?因此我們常常活在絞盡腦汁開會討論的過程中,以至於忘記上帝做事的原則與心意。有時候我們會為了一個預算應該要怎樣用,開會討論很久,我們擔心弟兄姐妹的奉獻沒有用在應該用的所在,我們擔心我們沒有好好管理上帝所託付給我們的任務,我們擔心錢不夠,所以我們用很多現代社會的方式去管理、去策劃、去判斷。其實這些表面上都沒有問題,因為社會的經驗也是上帝恩典的方式。但是重點並不是用什麽方法,乃是用什麽態度,以及我們的焦點究竟是什麽?
我們從烏撒被上帝刑罰的事件以後,大衛重新迎接約櫃的改變,就知道大衛回到上帝做事情的原則上。V13抬約櫃的方式,已經不是用牛車,乃是用人親自走路去抬,並且每六步就獻祭,我們在這裡看見焦點的改變。重點已經不是人的陣容有多大,乃是上帝是不是我們所敬拜的對象。
用敬拜代替服事來面對上帝
我們從大衛第二次迎接約櫃,歡喜跳舞進入耶路撒冷的情形,知道,大衛已經將服事耶和華轉向敬拜耶和華。大衛是在敬拜的中間服事,大衛學習將敬拜放在生活的細節中間,特別是行政程序非常嚴格的迎接約櫃上面。
親愛的弟兄姐妹,我們現在是走在烏撒的道路,還是大衛的道路?
之前他們抬約櫃是用牛車去運,是象徵用自己的血氣,自己的方式,如今大衛從自己轉向上帝,從服事轉向敬拜,從宗教轉向信仰!
當大衛的太太米甲看見大衛的敬拜時,聖經說,米甲因為輕視大衛為耶和華上帝做獻上的,就遭受上帝的刑罰。
如何知道我是走在烏撒的道路還是大衛的道路?看我們敬拜的態度的就知道!
瀏覽次數: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