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主名為聖
尊主名為聖
主講人 / 作者:
許承道牧師
佈道日期:
2025-02-02
箴言卅7-9/馬太六9
「主禱文」共有七句禱詞,耶穌在教導學生禱告時,「我們在天上的父」是稱呼,之後總共有七個祈求,而這七個祈求都是建立在第一個祈求「願祢的名聖」上面。耶穌為了教禱我們有正確、不自私的禱告,於是將「願祢的名聖」放在首位,之後的每一個祈求,其目的都是為榮耀上帝之名。
一、「願祢的名聖」
中文和合本譯為「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然而原文並沒有主詞,現代台語翻譯得較恰當:「願祢的聖名受尊崇」。若是如此,那麼是甚麼使上帝的名為聖?
聖,是聖潔、是完美的道德,吸引人學習:「所以,你們要完全,如同你們的天父是完全的。」(太五48)學習放下蒙昧無知,除去放縱私慾的舊習性:「但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彼前一15)
聖,更是分別為聖,是超然分別的,以至於我們無法理解,無從學起,是在我們以外的偉大存在,只能敬拜、仰慕。聖,其尊貴榮耀,超越道德、公義,以色列人如此歌頌:「耶和華啊,眾神明中,誰能像你?誰能像你,至聖至榮,可頌可畏,施行奇事!」(出十五11)
面對這位聖者,不僅使人敬拜,還會有那使人顫抖的吸引:「就是那獨一不死、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裏,是人未曾看見,也是不能看見的。」(提前六16)如同摩西的經驗:「摩西說:『我要轉過去看這大異象,…』摩西蒙上臉,因為怕看上帝。」(出三3、6)在我們裡面對超然的對象、無限的存在,有一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矛盾與平衡。
二、「榮耀上帝並永遠以上帝為樂」
「祈願上帝的聖名獲得不同、分別於世界的對待﹔祈願上帝的聖名被放在絕對獨一的地位上。」不僅在敬拜中經歷,更是基督徒生活的態度:「榮耀上帝並永遠以上帝為樂」,這是英國長老教會在1648年召開大會而完成「韋斯敏私德小教理問答」(Westminster Shorter Catechism),第一條問:「人生首要目的為何?」的答案。直到今天一直被改革宗教會廣泛使用。
當我們有機會經歷上帝的榮耀時,這會改變我們一生的態度,對自己生命的認知、生活的需求也會有所不同。「7 我求你兩件事,在我未死之先,不要拒絕我:8 求你使虛假和謊言遠離我,使我不貧窮也不富足,賜給我需用的飲食。9 免得我飽足了,就不認你,說:『耶和華是誰呢?』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上帝的名。」(箴卅)
就像馬利亞看見天使對她說話之後的頌讚:「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上帝我的救主為樂;」(路一46-47) 常在心靈裡把上帝當上帝,才能夠「境由心生」地活出榮耀上帝的樣式。
三、榮神益人結果子
詩人禱告說:「耶和華啊,榮耀不要歸與我們,不要歸與我們;要因你的慈愛和信實歸在你的名下!」(詩一一五1) 當人將榮耀歸給上帝時,自己也會得到讚賞。但是我們常犯錯,這要如何榮耀上帝呢?約書亞告訴百姓,最聰明的方法就是趕快認罪,認罪時就是「使上帝的名聖」。亞干在一次戰役中私藏獲利品,結果害以色列在下一場戰事中失利,「約書亞對亞干說:『我兒,我勸你將榮耀歸給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在他面前認罪,』」(書七19) 在上帝的面前是不用遮掩的,否則會導致與上帝隔斷,認罪是修復關係、榮耀上帝的方法。
耶穌曾對學生說:「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約十五8)這包括兩種果子:
1.聖靈果子,「更靠著耶穌基督結滿仁義的果子,歸榮耀稱讚給上帝。」(腓一11)如果使仁愛、公義的靈在我們的待人處事中越顯越多,這就結出聖靈的果子,就是我們生命人格的特色,這樣就會榮耀上帝的名。
2.福音果子,因為我們吸引許多人願意跟隨主的腳步,這是福音的果子,「使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眾膝都要下跪,眾口都要宣認:耶穌基督是主,歸榮耀給父上帝。」(腓二10-11)我們使上帝聖名得尊崇,聖靈助我們生命更豐盛。
瀏覽次數: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