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受洗
耶穌受洗
主講人 / 作者:
許承道牧師
佈道日期:
2023-01-08
馬太福音三13-17
洗禮baptism並不是基督信仰獨有的儀式,二千年前猶太教的「昆蘭群體Qumran community」,古埃及的Isis崇拜,羅馬的Mithras崇拜,都有洗禮,這些群體的洗禮都是做為「加入信仰團體的儀式」。而猶太宗教的潔淨禮(利未記十二至十六章),與洗禮有相同意義之處。
一、洗禮的意義
「耶穌從加利利來到約旦河,到了約翰那裏,請約翰為祂施洗。」這是耶穌生平故事中,讓人難以理解的一件事:「道成為人的耶穌需要受洗?」。面對耶穌的請求,約翰在驚訝之餘,不願意給耶穌施洗。約翰知道自己所需要的,只有耶穌能供應;耶穌的要求,卻不是他能夠提供的。
四福音書和使徒行傳都有提到兩種洗禮:「約翰的洗」與「聖靈的洗」。約翰施洗(約翰的洗禮) 是呼召人悔改,並且指引人罪得赦免的途徑:「有兩件衣裳的,就分給那沒有的;有食物的,也該這樣做。」(路三11) 因此也稱為悔改的洗。「悔改repentance」是猶太宗教信仰,也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悔改就是「改變心思、悔悟、轉變」,就是離棄罪惡,歸向上帝,活在上帝的旨意中。
約翰說他施洗讓人悔改的目的,是為「聖靈的洗」做預備:「但那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太三11) 耶穌所帶來「聖靈的洗」,是指悔改的罪人將領受聖靈的更新,帶來更新的生活,並且得以脫離上帝對罪人的審判。
在使徒行傳及新約書信中,「受洗」也代表加入教會群體,開始在基督裏的新生活(徒二41,4:32;羅六3;加三27)。
二、基督教會的洗禮
基督教會洗禮的第一個意義是「披戴耶穌」;就好像耶穌把白衣給一個人穿上。福音就是上帝的義,就是耶穌在十字架上所完成代贖性的公義,藉著我們相信,成為我們可以領受的恩賜性的公義。受洗就是「被稱義」的動作,讓歷史上已經完成的十字架代贖性的公義,可以成為今天我們自己生命的經歷,變成我們的恩賜性的公義。「你們凡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加三27)
洗禮的第二個意義是「行事為人新生活」;當你披上耶穌的義以後,你裏面的人會開始改變,意思是「舊我」會被釘死,且產生一個新的我-- 脫去舊人的私慾,開始進入穿上新人的生活:「4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是要我們行事為人都有新生的樣子,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人中復活一樣。5我們若與他合一,經歷與他一樣的死,也將經歷與他一樣的復活。6我們知道,我們的舊人和他同釘十字架,使罪身滅絕,叫我們不再作罪的奴隸,」(羅六4-6)
藉著洗禮歸入死,和祂一同埋葬,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所以前者是本於信﹙因信稱義﹚,後者是以至於信﹙由信成聖﹚。
彼得指出「以水洗禮」的意義:「21這水所預表的洗禮,現在藉著耶穌基督的復活拯救你們,不是除掉肉體的污穢,而是向上帝懇求有無虧的良心。」(彼前三21)
三、耶穌受洗
猶太人認為洗禮是為罪人設立的,他們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應該接受洗禮,只有曾受罪惡沾染汙穢的外邦人,從別的信仰轉入猶太宗教,當然需要洗禮。身為亞伯拉罕的後裔,擁有上帝救恩的猶太人,是具有永生保障的,當然不需要接受洗禮。
但是「1在那些日子,施洗的約翰出來,在猶太的曠野宣講:2『你們要悔改!因為天國近了。』」這個時刻是以色列民族歷史中,未曾有的全國性尋求上帝的運動:承認自己的罪,在約旦河裏領受約翰施洗,連「許多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也來受洗。」
耶穌在拿撒勒城30年,忠心地在家庭與木匠店裏盡人子的本分。約翰的宣講和所帶動的悔改運動,正是耶穌所等候的時刻,在祂的洗禮中:表明祂來是為上帝尋求人類,祂的受洗顯出要拯救那些意識到自己的罪惡、並且正在尋求上帝的人。伴隨著天上的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愛的。」耶穌看見聖靈彷彿鴿子落在祂身上,此刻,耶穌確定領受上帝揀選為君王,並且知道在面前的是一條十字架道路的寶座。
耶穌受洗是上帝救恩行動的開端,帶來聖靈的洗,使生命出死入活,並且引領人活出新生命。這是是向全人類所展開的上帝國福音的行動。因此,彼得在義大利營的百夫長哥尼流家中,開口說:「我真的看出上帝是不偏待人的。」(徒十34)
瀏覽次數: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