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大與馬利亞
馬大與馬利亞
主講人 / 作者:
許承道牧師
佈道日期:
2022-07-17
路加福音十38-42 歌羅西書一28
這段經文生動地敘述人的性格。宗教向度比較不注意性格發展,有些人好動外向,有些人沉靜內斂;好動的人不可能了解時常安靜沉思的人在想什麼,一個喜愛安靜思想的人看不慣那些好動的人。上帝創造生命的豐富、奧秘,並沒有定論兩者之間哪個好、哪個不好,熟是、熟非,因為在上帝的創造中,原本就沒有一模一樣的人。有人常常花時間在靈修沉思禱告,不喜歡做雜事、粗工,有些人卻在做工甚至是燒水、打掃、整理家務中來親近主。因此創造的主上帝必定看重馬利亞,也看重馬大。
一、動靜接待存乎一心
生命中難解的功課,就是如何對別人好。我們常想到用自己的方式來對人好,或以最認真地行動去幫助需要的人,當我們的方式不是對方所需要的,這時候往往會使我們很生氣,或者認為別人不喜歡我、不歡迎我。事實上,如果真的要表達愛,想要讓人歡心的話,就應該先了解要幫助的人,知道他的心情、處境、目標,或是他的計劃,這樣,才可以照對方的需要、想法、願望,來愛他、幫助、成全對方。
這時候是耶穌在世上最重要的一段旅程:「耶穌被接上升的日子將到,他決定面向耶路撒冷走去。」(路九51) 在人世間的道路,祂從加利利往南,經過撒瑪利亞,將要到宗教中心耶路撒冷;就道成為人的使命,祂要面對十字架的爭戰,將個人的意志降服在上帝的旨意之下。
今天,耶穌來到伯大尼,這個小鎮離耶路撒冷不遠(約十一1,十二1-2),耶穌的內心正處於交戰之中,因此來到伯大尼祂所熟悉的小家庭,暫作安歇。耶穌曾經使她的弟弟拉撒路得醫治、得復活,因此對馬大、馬利亞來說,這是個大日子,要好好歡迎、接待耶穌才是。馬大依其個性,熱情招呼,恨不得將家中最好的都拿出來,預備豐盛佳餚來接待。
二、時機處境換位思考
但是耶穌想著的是即將進入耶路撒冷的挑戰,面臨十字架的酷刑,公義與慈愛如何連結,祂內心有極大的翻騰。來到伯大尼,原本就是想要有一個離開人群的安靜之地,縱使只有幾個小時也是好的。這種需要、這樣的心情,馬利亞以安靜陪伴,卻被熱心好心的馬大打擾了。因此,耶穌的提醒:「不可少的只有一件。」或許是要說:不需要大擺宴席,只要簡單的水、食物就夠豐富了。馬利亞平安地了解、陪伴,但是馬大就不懂了。這實在是生命中一項艱難的功課,要豐盛地吃到有剩餘,才叫做歡迎,才是待客之道啊。
「做中學 Learning by doing」,生命的成長/學習是藉著「做/實踐」,耶穌沒有否定馬大的接待策劃、熱忱服侍、端出料理,只是憐惜馬大陷入忙碌。生活中有太多事要做,如何作選擇?這是我們要學習的,以信仰角度,把握「timing/契機/上帝的時間」,分辨「何時該doing」,「何時該仰望聆聽」。
馬大和馬利亞這一對姊妹都愛耶穌,馬大以直接、熱情預備菜餚的方式表達出來,雖然被耶穌提醒了,但是主仍然看重她的熱心;但是馬大必定會去思考「什麼是最上好的福分。」馬利亞並沒有因為坐在耶穌腳前聆聽,而顯出她的愛,因為上好的福份是耶穌愛她、給她的。
三、發揮恩賜為主作工
逾越節前六天,耶穌參加一個宴席,馬大、馬利亞和她們的弟弟拉撒路都在現場(約十二1-3)。拉撒路是宴席上的陪客,「馬大伺候,…3馬利亞拿著一斤極貴的純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又用自己的頭髮去擦,屋裏充滿了膏的香氣。」馬大繼續以她的才能、個性來服侍,馬利亞一樣用行動來服侍耶穌,為耶穌的安葬作預備。
每個人的生命裏都有一個「馬大」與「馬利亞」:馬大為主做工、熱情策劃,推動事工、完成活動。馬利亞親近主上帝、靈修禱告,安靜等候、聆聽感動。前者常使我們累壞了,但是,如果加上後者,或是說以後者為重、為首先、為主,生命經歷必將不同:服侍享受 - -付代價而心不煩,享受服侍- -時刻聆聽主,經歷在主身旁的最好福份。
保羅說歷世歷代所隱藏,上帝奧秘的真道,已經在基督耶穌十字架的救恩上,顯得完全。我們蒙召為傳福音而受苦,反倒快樂,並且為了基督的身體,就是教會,一起補滿基督未盡的苦難:「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裏完完全全地獻上。」雖然做工有勞苦,卻是照著基督在我們裏面運用的大能,彼此一起盡心竭力。
瀏覽次數: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