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為門徒祈禱

耶穌為門徒祈禱

主講人 / 作者: 
許承道牧師
佈道日期: 
2021-05-16

約翰福音十七:9-19

美國最富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42-1910)說:「雖然有人不屑禱告,另外有人鼓勵禱告;但是,正反兩面都沒有提出禱告的理由。禱告唯一的理由是:我們禁不住要禱告。」你是否認同、經歷過這種「禁不住」的動能?有一位老師說:禱告不是學習來的話術技巧或藝術感動,而是一種本能。生命面臨緊繃甚至要斷裂,生活遇到困難,面對無法抵抗的試探,心思意念充滿繁雜煩擾,乃至於心靈受到傷害時,人很自然地就會祈求、禱告。

因此,詩人祈禱:「耶和華啊,求你應允我!因為你的慈愛本為美好;求你按你豐盛的憐憫轉回眷顧我!」(詩六九16) 不是因為我們祈禱才得到上帝的憐憫眷顧,而是因為「上帝的慈愛本為美好,有豐盛的憐憫」,因此我們以祈禱進入祂的慈愛憐憫裏面。

一、耶穌祈禱

祈禱是靈性生命的呼吸,吸入天父上帝的豐盛得喜樂,吐出情緒憂鬱享寧靜;這是天上和地上相親(交往)的時刻。只向上帝祈求,不是交往;以上帝為樂,才是生命的交通,「又當以耶和華為樂,他就將你心裏所求的賜給你。」(詩卅七4) 「我靈以上帝我的救主為樂;」(路一47)

「呼吸」是身體生命自主性參與的最重要「工作」,禱告則是基督徒生活中最重要的工作,不能只是憑著自己起伏不定的感覺情緒來控制。聖經說:「8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這是耶和華說的。9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賽五五8-9) 祈禱就是親近這位具有位格(persona)與意志(will)的最高主宰,誠心向祂表達自己的想望與需要,並且知道祂會「賜那超越人所能了解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四7) 給予我們最美善的回應。

福音書多次提到「耶穌祈禱」(太十四23;可一35,六46,十四32、35、39;路九28);記載耶穌禱告內容最長的,就是約翰福音十七章。「耶穌祈禱」讓我們看到「道成為人」耶穌真正的人性:「6他本有上帝的形像,卻不堅持自己與上帝同等;7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8就謙卑自己,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6-8)

在「虛己、奴僕形像、謙卑順服、死在十架」的人生過程,若不是藉著祈禱來進入上帝的慈愛憐憫中,是無法撐過來、無法見到上帝救贖復活恩典的成就。

二、耶穌為門徒祈禱

耶穌祈禱說:「9我…為你所賜給我的人祈求,因他們本是你的。10凡是我的都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並且我因他們得了榮耀。」上帝的靈在人心裏動工,使人回應耶穌的呼召,成為門徒;因此,門徒是上帝所賜給耶穌的。藉著門徒的生命見證,榮耀就歸給了耶穌,如同學生的成就是指導老師的榮耀,運動員贏得獎牌,是教練的榮耀,耶穌犧牲捨己救贖世人、使人生命更新重生,就得了榮耀。

門徒接受任命,前往尚未聽聞上帝、信靠上帝的群體中,使人認識上帝,經歷上帝的愛。所以耶穌給門徒喜樂,但也向門徒提出警告。基督的門徒和世人之間是沒有共同點的,價值觀、生命意義、生活標準,都有不同。面對人世間的敵視,反倒是基督徒心靈喜樂的主因。

耶穌祈禱:

  1. 門徒不能逃避現實、閃躲世界,必須在人生的風浪中,展現基督信仰的價值與意義。「禱告、靈修、與主相會」不是基督徒人生的目的,乃是達到目的之靈程、方法;基督徒生命的目的,是在世俗的日常工作中,表現出基督樣式的生命見證。主耶穌沒有把低廉的平安賜給我們,祂所賜下的是戰鬥的勝利;不是把困難搬開,而是給我們面對困難的勇氣與力量。
  2. 門徒「像我們一樣合而為一」。教會之間若有分裂排斥,基督道理就受虧損,耶穌的禱告就遇挫折。教會兄姐如果缺乏合一的精神,福音的傳佈必受攔阻;彼此相爭的教會是沒辦法使人歸主的。耶穌為門徒的完全合一祈禱,就像祂與聖父「原為一」那樣。
  3. 保守門徒脫離那惡者,不致滅亡。聖經沒有說明邪惡的來源,但是肯定地指出世界有一股邪惡力量在與上帝的能力相抗衡。上帝成為我們的護衛,保守我們不受邪惡的攻擊。生活中常跌倒,是因為我們倚靠自己的力量方法去面對人生各種情勢,而忘了尋求那護衛我們、保守我們的上帝的支援。
  4. 「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門徒受分別出來做特殊之用,擔負特別的使命;因此,也要接受思想、意志、個性上的操練裝備,才能勝任。如果想要服事上帝,就必須具有一部分上帝的良善與智慧。上帝不只是揀選人去擔任特別的職份,也會為他做特殊的裝備,使人在情境中、工作上勝任愉快,甘心服侍。

三、耶穌為你祈禱

約翰福音特別記述耶穌這段祈禱,說:「20我不但為這些人祈求,也為那些藉著他們的話信我的人祈求,21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父你在我裏面,我在你裏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裏面,好讓世人信是你差我來的。」(十七20-21) 耶穌為「那些藉著他們(門徒)的話信我的人(包括你)」祈禱;你我都是聽到耶穌的福音而信的人,耶穌已經為我們祈禱。

耶穌不僅為祂面前的門徒祈禱,現在更指向遙遠的未來,為遠方、為將來世代接受基督信仰的人禱告。主耶穌給我們完備整全信仰的方向,雖然當時跟隨祂的人很少,但是祂卻為那些將來會跟隨、相信祂的名的人禱告。主耶穌對跟隨祂的人有信心,縱使有人不完全明白主的道、主的話語的意思,甚至不承認主耶穌,但是主耶穌相信能夠把祂的名傳到地極的,就是這群門徒。耶穌對上帝和對人的信心始終不改變。

在耶穌的祈禱中,我們經歷合一的力量,如同耶穌與天父合一;這是生命關係的合而為一。耶穌和上帝之間是愛與順服的合一,因此耶穌為我們祈禱的合一,必須是因為愛主耶穌的緣故而彼此相愛,這種合一是建立在人心彼此團契共融的關係基礎上。

尤其現在台灣面對新冠病毒疫情第二級的挑戰,我們要共同面對病毒肺炎引起的苦難:身體病痛的苦難,關係緊張猜疑的苦難,防疫措施的口水戰,旅行、活動的受限。主耶穌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要有勇氣,我已經勝過世界。」

蘇格蘭 C.M. Clowe牧師的著作《The Cross in Christian Experience (基督徒經驗中的十字架)》說到,人生當中有三種苦難:第一種是重擔(Burden),這是生命成長過程中會經歷的痛苦與艱難,我們的人格因此而逐漸成熟茁壯;第二種稱為荊棘(Thorn),這是某些人生旅程中的意外傷害與折磨,天災人禍、疾病殘障。

這兩種苦難是人無從選擇而發生到我們身上,只能忍受或是勝過這些艱難。第三種是十字架(Cross),它不是生命中的無奈,反倒是看到他人因為所遭遇的生命重擔或人生荊棘而受苦難時,出於基督愛的激勵,而願意自發前往分擔,減輕他們的苦難與艱難。這是生命正面迎戰的意義。

這正是耶穌為我們祈禱的核心意義,帶領我們進入「父你在我裏面,我在你裏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裏面」的同在。

【祈禱】

親愛的主耶穌,感謝祢來到人世間,為我們捨命賜下救贖恩典,並且為我們祈禱,使我們進入「父與子合一」的生命共融裏。

求主憐憫,賜給我柔和謙卑的力量,賜給我為人犧牲的力量,讓我心靈得着真實的平靜安穩。奉靠耶穌基督聖名祈禱,阿們。

【思想與分享】

  1. 祈禱是心靈生命的呼吸,請分享「禱告如呼吸」的經驗。
  2. 耶穌為我祈禱,是否使我得著平靜安穩、喜樂分享的力量。
分享此文 ➤

瀏覽次數: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