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烈的行動
安得烈的行動
主講人 / 作者:
許承道牧師
佈道日期:
2019-08-25
約一35-42 羅十14-15
聖經約翰福音說:「耶穌所行的事還有許多,若是一一都寫出來,我想,就是全世界也容不下所要寫的書。」(廿一25) 同樣地,聖經記載的人物,我們只看到他一生中的部分,但是藉所記載的見證,我們有學習的榜樣。其中,安得烈是特別的一位。
在聖經中,對安得烈的敘述是「西門彼得的兄弟」,看起來就像安得烈的地位和價值是根據他的兄弟西門來定義的,即使安得烈是帶彼得去見耶穌的人。聖經中有關安得烈的記載不多,但是他帶領哥哥彼得到耶穌面前,後來彼得成為教會的支柱、是教會的石頭。安得烈是很會帶領人、很喜歡帶領人到耶穌面前的門徒。
一、從經驗到跨越理性
聖經記載耶穌的第一批學生是施洗者約翰引介的:「聽了約翰的話而跟從耶穌的那兩個人,其中一個是西門.彼得的弟弟安得烈。」另一位門徒是誰?大部分學者認為就是約翰福音作者--門徒約翰。這兩位施洗者約翰的門徒聽見老師的話,就跟著耶穌去。耶穌轉身看他們,就對他們說:「你們要什麼?」事實上,是在問他們:你們在找什麼、尋求什麼生命意義和價值?兩位門徒就問耶穌住在哪裡,「那一天他們就跟耶穌同住。」這是安身立命、身分認同的定位。
安得烈經歷:「要」什麼、在哪裡「住」、來「看」、跟他「同住」的過程,成為第一個被帶到耶穌面前的人。然後安得烈馬上先找到自己的哥哥西門,對他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於是安得烈領西門去見耶穌。因此,安得烈也是第一個帶人到耶穌面前的人。
在四福音書都有的「耶穌使五千人吃飽」的記載中,約翰福音特別描述五餅二魚的來處。耶穌舉目看見人群,為了考驗學生,說:要到哪裡去買餅給這些人吃?這時,安得烈對耶穌說:「這裏有一個孩子,帶著五個大麥餅和兩條魚,…」(約六1-9) 安得烈帶的第二個人是一個孩童,是一個帶著基本食物跟著大人看場面的小孩,但是安得烈看見他,並且帶他到耶穌面前。
這已經是耶穌傳道生涯的中期,祂選定十二位使徒,並且差遣他們出去到各鄉鎮,傳揚上帝國福音之後的事件。此時的安得烈(包括其它的使徒)必定對耶穌有深刻的認識,但是安得烈還是相當理性,他和腓力一樣知道這些食物是不夠的:「…但是分給這麼多人還算甚麼呢?」 然而他還是領那帶著五餅二魚的孩子到耶穌面前,因為他對耶穌的信心跨越理性的信心:「不夠是事實;但,奉獻眼前所有。」
二、從身旁到跨越文化
約翰福音最後一次記載安得烈,是在耶穌騎驢進耶路撒冷、眾人唱和撒那迎接祂的時候。愈越節期的耶路撒冷城,不僅會湧進從各地回來的猶太僑民,還會有許多外邦人前來感受宗教敬虔或「到此一遊」。聖經說:「那時,上來過節禮拜的人中,有幾個希臘人。他們來見加利利的伯賽大人腓力,請求他說:『先生,我們想見耶穌。』腓力去告訴安得烈,然後安得烈同腓力去告訴耶穌。」(約十二20-22)
安得烈陪同腓力去告訴耶穌,沒有摩西律法的外邦人竟然想要向耶穌請益。安得烈向耶穌報告後,聽到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 安得烈聽懂了,他知道藉著耶穌,上帝所預備的彌賽亞救恩不是只給猶太人,並且也給外邦人。但是要給予普世的救恩,其代價就像一粒麥子,是必須落在地裡死了,才能結出許多子粒來。
腓力是一位和耶穌對話有被記錄下來的門徒,但在最後,耶穌對他說:「腓力,我與你們在一起這麼久了,你還不認識我嗎?看見我的就是看見了父,你怎麼還說『將父顯給我們看』呢?」(約十四9) 安得烈和排序在他後面的腓力一起配搭侍奉,帶著腓力一起到耶穌面前,這是兩人同心合意的禱告。並且這次是帶外國人到耶穌的面前,安得烈和腓力終於知道耶穌道成為人的恩典;「那光是真光,來到世上,照亮所有的人。」(約一9) 這是普世的跨文化宣道。
安得烈是第一個被帶到主耶穌面前的人;施洗約翰說:「看啊,上帝的羔羊。」安得烈對哥哥西門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這在當時,若向任何猶太人說:「耶穌是彌賽亞」,是會引起很大爭議的。安得烈認出(recognition)而且認信(confession)耶穌是彌賽亞;認出或許容易,但要說出來就需要很大的勇氣,讓我們知道:「要靠著主,依賴他的大能大力作剛強的人。」(弗六10)
三、從行動到隱沒無爭
安得烈是耶穌在加利利海邊呼召第一批四個門徒中的一個,耶穌答應他們:「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太四18-22) 這四位除了安得烈之外,還有西門彼得、約翰和雅各。後來耶穌帶彼得和約翰、雅各到睚魯的女兒那裡,讓他們看見耶穌能讓死人復活(路八51);也帶這三人到山上(安得烈被留在山下),讓他們看見耶穌和摩西、以利亞對話並隨後顯出榮耀(太十七1-8)。連耶穌在客西馬尼園最深的禱告時,也只帶這三個門徒。後來,彼得成為教會領袖,約翰寫了五卷聖經(約翰福音、約翰壹貳參書、啟示錄),雅各是第一位殉道士(徒十二2)。安得烈的名字不再出現在聖經裏。
安得烈是第一個跟隨主耶穌、並帶人到主面前的門徒,即使後來沒有亮麗的表現,卻甘之如飴、不爭位份,也不覺委屈。他沒有去爭前三位的排名,反而是親近兒童、幫助同工,而且是常常幫助排在四名之後的同工,給了我們很好的榜樣。耶穌說:「凡為我的名接納這小孩子的,就是接納我;」(路九48)
安得烈聽進耶穌這句話:「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他成為以生命宣揚彌賽亞基督已經來臨的使徒。根據教會的傳統了解,安得烈被釘在X型十架上,執行官員為折磨他,是以繩索綑綁吊上,使他痛苦時間加長。他被掛在十字架上三天,有很多人在下面看著,他就一直對他們說:「你們要跟從耶穌。」除了哥哥、孩童、希臘人,在他要死的那三天,還帶很多人到耶穌的面前。
保羅說:「14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告他呢?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15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羅十) 安得烈的行動是佳美的腳蹤,讓人有機會聽信耶穌基督的福音。
【祈禱】
親愛的主,感謝祢賜給我們各種不同的恩賜與機會,並且給我們安得烈的榜樣。求主幫助我們有勇氣來接受耶穌基督作我們的救主;幫助我們在祢的國度裡面會謙卑,不爭權奪利、爭高位;幫助我們看到比較軟弱的人,會有愛心拉他一把;特別對小孩子,幫助我們絕不輕視他們;使我們在要為信仰付代價時,可以像安得烈一樣,勇敢愛祢愛到底。讓我們學習安得烈的行動,將更多的人帶到主耶穌祢的面前。奉主耶穌基督聖名禱告,阿們。
【思想與分享】
- 安得烈的行動是理性的,卻充滿熱誠、單純的信心。我曾經有這種經歷、這種動力嗎?
- 在信仰實踐、服侍、服務,付出代價之後,如果沒有被肯定、被知道,未能獲得到回應時,我是否會失望退卻?或是能夠持續『報福音、傳喜信』!
推薦信息
瀏覽次數: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