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義的枝必生
義的枝必生
主講人 / 作者:
阮介民牧師
佈道日期:
2013-03-24
義的枝必生
經文:耶利米書33:14~16節、馬可福音11:1~10節
14 耶和華講:「 看啊!日子欲到 ,我應允以色列家及猶大家的好話,我欲互伊成。 15 當彼日 , 彼時 ,我要給大衛發生 義的枝 ;伊欲佇地上 行公平及公義 。 16 佇彼日 猶大欲得著救,耶路撒冷欲安然居起,伊的名要稱做『 耶和華-------咱的義 』」。
11:1 耶穌和門徒將近耶路撒冷,到了伯法其和伯大尼,在橄欖山那裏;耶穌就打發兩個門徒, 2 對他們說:「你們往對面村子裏去,一進去的時候,必看見一匹驢駒拴在那裏,是從來沒有人騎過的,可以解開,牽來。 3 若有人對你們說:『為甚麼做這事?』你們就說:『主要用牠。』那人必立時讓你們牽來。」 4 他們去了,便看見一匹驢駒拴在門外街道上,就把牠解開。 5 在那裏站著的人,有幾個說:「你們解驢駒做甚麼?」 6 門徒照著耶穌所說的回答,那些人就任憑他們牽去了。 7 他們把驢駒牽到耶穌那裏,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穌就騎上。 8 有許多人把衣服鋪在路上,也有人把田間的樹枝砍下來,鋪在路上。 9 前行後隨的人都喊著說:和散那(和散那:原有求救的意思,在此乃是稱頌的話)!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 10 那將要來的我祖大衛之國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散那!
前言:
從棕樹主日到受難週的意義
從今天棕樹主日起,我們進入「受難週」,耶穌基督為我們受人歡迎得歡呼「和散那,和散那…」但也受人凌辱、鞭打、釘十架,死亡…,當我們等待主基督再臨前我們生活的見證都與祂連結。在時間中認識主,在生活中一同體會充滿盼望的人生。有盼望的生命都是從「認識上帝開始…」。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在生活中都在事奉二個主:一個可能是我們信奉的上帝,另外一個常常是自我為中心和各種生活中的現實;我們有時敬拜這個為王,有時拜那個為主,因此我們嘴巴所言和雙手所行,時常都不一致。究其原因,其實乃是我們什麼都不相信,只有相信自己。
上帝在歷史過程中的作為有其一致性
上帝對創造物的生命攝理是透過時間過程刻劃;以色列人對時間的觀念藉著歷史事件來界定,因為事件是在一連串特別的時刻見證耶和華上帝的大能力。例:摩西時代以色列人出埃及這事件;所羅門作王的時代他建聖殿的這件事等。舊約聖經有記載歷史的重點,特別詳細記錄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成就的事。新約聖經也記載歷史的重點,特別是耶穌基督的福音言行與活動,以及使徒對初代教會的教導與提醒。
先知在歷史中與上帝同作工
主前七世紀在猶大事奉的先知:那鴻(尼尼微的毀滅)、西番雅(宣告上主日子將來到)、哈巴谷(簡短提到受膏者)、耶利米。當上帝呼召耶利米時,約西亞王推行改革措施(特別是在聖殿發現摩西律法書後推動的改革)。
先知耶利米對於約西亞王推行的改革懷著極大的盼望,就是人民悔改、國家會復興,繼續保存約西亞王努力的成果。然而卻不是如他所想,因為現實環境中,外在的表象比實際更重要;以後他不被歡迎,他的話語被拒絕。接續做王的約雅敬和西底家在位期間,耶利米又因言論而遭受迫害,耶利米先知後來被擄到埃及去。從生命來看耶利米,可說他是個失敗者,一輩子少有受到歡迎或是度過快樂的時光;從歷史來看,他卻是舊約最偉大的先知之一,因著他對上帝的忠信、對猶太人的愛惜、對土地的感情,對耶利米而言,在那些日子裡只有上帝與他同在,對於未來先知對上帝仍有盼望,這兩項體會是他的安慰。
那日,是什麼日子;那日是上帝之日!每天都是上帝同在的日,這是與上帝同行的人必有的經驗;縱然外在環境不佳,不論是巴比倫、埃及的國際局勢壓力;還是內部猶大人本身反對的聲音,耶利米繼續堅持上帝託付他的使命,持守公義公平的主的話語,因為他知道: 當彼日 ,彼時,我要給大衛發生 義的枝 ;伊欲佇地上 行公 平及公義 。 佇彼日 猶大欲得著救,耶路撒冷欲安然居起。
那日,要到!上帝的應允不廢除。新的大衛要來統治,有上帝的應許與賞賜的寶座。祂的統治充滿公義與公平,祂是智慧又英明;祂要統一「猶大」與「以色列」,使他們在那日「安然居住」。
耶利米書就成為每一個時代,不論是教會或社會,當面對轉型時的明燈,教導上帝的兒女如何做個忠心的見證人。最重要的提醒是,耶利米雖然生於憂患的時代,仍然堅持以信仰承載生命,拒絕以政治、文化或經濟的條件來代替信仰的力量。雖然受看輕,總是直到今天仍藉著他的神學來重整與重新建立自我的身分在一個上帝兒女群體中的一份子的身分。以色列人透過耶利米的文字度過國家破敗的年日,在苦難中不失去盼望。
上帝與先知同在,因為上主耶和華我們的義
耶利米的預言:必生 義的枝 ;佇地上欲 行公平及公義 。猶大欲得著救,耶路撒冷欲安然居起,伊的名要稱做『 耶和華----咱的義 』。 耶利米的背景:在亞拿突的成長知道示羅的撒母耳與以利的故事,這些傳統觀念並非新的概念。公義的枝,是在宣告上帝的本性與祂的做為;耶利米對枝的觀念背後可能源自於撒母耳記下23:5「關乎我的一切救恩,和一切我所想望的,上帝豈不使它發生嗎?」還有源自詩篇132:17「我要為大衛使角發生,我為我的受膏者預備明燈。」很有意思的是猶大最後一位國王西底家(意為上帝是公義的)與「公義的枝 semah 」這個彌賽亞的名號很接近。西底家,原本受託牧養照顧上帝的子兒,但是失職的惡牧者,反而趕散上帝的羊群,也沒有照顧他們;上帝就將牧養的職分收回來,交給另為一位牧者來牧養。
在這世代義的枝豈曾發生
咱基督徒也在這傳統中,建立起對時間的觀念特別不同之處,在於將一切的時間與咱的時代連接於最重要的時刻,就是基督的降生、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比如:老一輩的人經歷政治上的危機,從二二八事件到白色恐怖時期、或是台灣退出聯合國,還是 1978 年底美國與我們斷交;或是經濟上四萬台幣換一元新台幣、或是經濟起飛的時代 (客廳及工廠、爸爸回家吃晚飯)。對於我自己生命的成長是在我經歷「1979年12月10日那晚在高雄發生的美麗島事件」,那年我初中二年級。時間到 1993~1994 年當時有人在教會講1995閏八月的時,中國會派兵打台灣,上帝已經撿選祂的子兒,當離開台灣去中美洲的貝里斯,直到苦難過去才回來,親像以色列人有一天要返去迦南地。有真多人相信這項事,跑去貝里斯買厝買土地。倚靠別人比倚靠上帝更好。基督教的信仰內,一切時間有其中心點,即宣告基督就是創造主,萬有都是靠祂創造、靠祂而立,使萬有無論是地上天上的,都與祂和好。
義的枝在咱士林教會 ~ 有先知與服事事奉的特質
先知的意思是咱當為上帝所清楚啟示的教義真理和道德標準作見證;曾有一間教會學校在大門口標示:「沒有上帝的教育,會產生有智慧的魔鬼。」咱的整個教會要能承擔「先知」與「服事」的雙重職分;今天在士林教會的每位兄姐,你的日子如何力量也必如何!有的人把握時間學習生命的功課,有人卻在不注意的時候就把時間消耗在暫時有意義,長久卻未必之事。
上帝把教會放進世界,惡者把世界放進教會;
我們要成為光和鹽來改變它;勿將我們光和鹽的身分隱藏住。
作為傳講福音者不是有熱情就足夠,傳講內容也須有「亮光」;
熱情與亮光都是必須的,但它們是從上帝的話語而來。
我衷心盼望:那日,義的枝必生在士林教會,要生在禮拜堂與圍牆裡面,要生在人與人的中間;義的枝必生在咱的生命,要在士林每一位參與上帝國福音運動的人,義的枝的確要使士林的人真正成為上帝賜福的人。
瀏覽次數: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