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中的教會
改革中的教會
主講人 / 作者:
許承道牧師
佈道日期:
2017-10-15
耶利米書卅一:31-34 哥林多後書三:4-6
今年是宗教改革500周年。改革,一般是指包括政治、社會、文化、經濟、宗教等各方面的改良革新,改革的實質是制度階級與內涵利益的調整,以求除舊布新。相對於革命是以暴力的方式做改變,改革則是指在現有的體制組織內實行變革。
一、宗教改革
1517年10月31日德國威登堡的馬丁路德,整理出他所看到當時教會違背聖經教訓的地方,列出95條抗議文,貼在威登堡禮拜堂大門上。其中三項主要訴求為:
- 人是因信而稱義:教廷所賣的贖罪卷不能贖罪,耶穌才能救贖。
- 聖經是教會最高的權威:除路德之外,另一位改革家加爾文更進一步宣示『聖經是上帝的話,教會要建造在上帝的話--聖經的基礎上。讓信徒都明白上帝的話,並且照上帝的話去遵行。』
- 萬民皆祭司:每個人都能直接和上帝交通,不必通過神職人員。路德原本沒有要革命的意思,因教廷的震怒,要拿他治罪而造成對立,宗教改革才形成。
宗教改革引發信徒對上帝話語的渴慕追求,但也在對聖經的解釋及敬拜禮儀的不同,形成百花齊放的宗派/教派林立。其中,以加爾文主義為遵循的歸正教會(Reformed church)、長老教會、公理會,統稱為「改革宗」,或「歸正宗」。改革宗教會有很強的改革、立新約的精神,就是:降服上帝的主權、一切為榮耀上帝。因此也常常自我提醒:我們應該是繼續在改革中的教會,天天經歷:「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五:17)的更新。
二、訂立新約
耶利米書卅至卅一章有詩體、有散文,今日的經文卅一:31-34上帝與以色列人民所訂立的新約:「31看哪,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的約。這是耶和華說的。…」這是耶利米書最重要的一段,也是耶利米神學思想達到最成熟的紀錄。這也是舊約聖經中最接近新約思想的一段經文,主耶穌在最後晚餐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林前十一:25)就是由這段經文引用而成。因此新約的應允不單是針對主前6世紀、或是耶穌時代的猶太人,也是為著21世紀的人類。
創世記的上帝與挪亞(六章)立約、與亞伯拉罕立約(十七章),出埃及記與以色列百姓的西乃山立約,都是上帝無條件、主動地守約施慈愛。而耶利米書卅一:31是舊約中第一次使用「新約」一詞。
重立新約,表示原本訂定的約需要調整、修改,甚至重來。因此,「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的約」,就是要換新、要改革。而上主強調「另立新約」,不只是文字的修訂、改版,而是指向宗教禮儀規範以外的信仰生命經驗,體會上主的恩寵同在:「33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裏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上帝,他們要作我的子民。」(耶卅一:33)人一定要和上帝建立一種發自內心的靈性關係,否則生命得不到滿足。
在上帝與人立約後,人處在穩定、相同的環境中,日子一久便會失去初信時的熱誠、感動,甚至造成信徒彼此間的「紛爭、忌恨、憤怒、自私、分派、結黨、…」(加五:20) 因此16世紀馬丁路德引發的宗教改革是一種立約,希望回歸到「33我要作他們的上帝,他們要作我的子民。這是耶和華說的。 34他們各人不再教導自己的鄰舍和弟兄說:『你該認識耶和華』,因為他們從最小的到最大的都必認識我。我要赦免他們的罪孽,不再記得他們的罪惡。」(耶卅一:33-34)
三、改革中的信徒與教會
所以保羅勉勵我們:「4我們藉著基督才對上帝有這樣的信心。 5並不是我們憑自己配做甚麼事,我們之所以配做是出於上帝; 6他使我們能配作新約的執事,不是文字上的約,而是聖靈的約;因為文字使人死,聖靈能使人活。」(林後三:4-6)提醒我們:配做新約的服侍者,願意宣揚上帝在基督裡所賜下的愛,乃是在聖靈的感動引領下,來看字句之約的意義。
教會的意義在聖經中有三個,一是:ekklesia(out calling),是被叫出來、從罪惡中被呼召出來的一群人,所以教會的人都承認在罪中、在軟弱與有限中,才形成教會。二是指猶太人的會堂,synagoge(came together),意指大家在一起聚會。三是我們習慣在用的教會(church),它的希臘文字根是kuriakon,意思是「主的家」。
所以教會是:在罪惡中的人聽到上帝的呼召,大家出來、聚集在一起成為上帝的家。如此一來,信徒在教會的關係互動、處事原則就是用家庭的方式,而不是公司、社團、政治性的方式。教會裡面若發生問題,應該用家庭的方式來處理。
改革宗教會是不斷在改革中的教會,信徒日日更新,直到親見主面;教會日日更新,直到救主基督再來。信徒與教會不斷更新,是為實踐彼此相愛的大誡命,並參與在到普天下傳福音的大使命。這一切都是在上帝奧祕恩典中進行,上帝賜下救恩,讓世人在基督耶穌裡,體驗、經歷上帝的愛與公義。
因此上帝與人立約:選召、邀請世人進入恩典之約,要我們與祂建立充滿恩典的關係,使我們得以享受這恩典:「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使所有信他的人都得著義。」(羅十:4)基督教的信息就是「在人的盡頭指出上帝給我們的出路,哪裡對上帝有盼望,祂就在那裡出現。」讓人看到上帝的拯救,在困境中時時存著盼望。
受洗是和上帝立約,立約後就希望照約定來行,但是我們常常因為軟弱而無法達成。所以聖靈幫助我們在每天讀經和祈禱的靈修時間,曉悟上帝話語的真意,經驗聖靈的安慰、鼓勵,讓我們能過著反省與革新的生活。在我們決志成為基督徒的時刻,就是對上帝呼召邀請的回應。這個呼召幫助我們抵擋世間的誘惑,使我們不致於貪愛世界;這呼召邀請使我們積極投入職場、社區,把耶穌所做所傳的告訴別人。
【祈禱】
親愛的主,感謝祢藉由聖經,告訴我們心靈生命更新的意義,提醒教會改革的必要。我們總是不知不覺地,變得自我中心、自私自利,而忘記週遭別人;時常像世人一樣,追求成功、經濟富裕,而漸漸地失去謙卑服侍、和對人的愛心。求上帝保守,讓我們天天得到在基督裡的更新力量,緊緊地抓住祢,不被世上的利益、嗆爆所迷惑,能夠忠心領受新約、跟隨基督。禱告奉靠耶穌基督之名,阿們!
【思想與分享】
- 長老教會是改革宗教會,也是改革中的教會,我覺得我們(信徒與體制組織)有甚麼可以/應該調整改變之處?
- 我如何學習「在基督裏,就是新造的人」,心思意念天天得到更新?
瀏覽次數: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