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毀與建造
拆毀與建造
主講人 / 作者:
許承道牧師
佈道日期:
2015-07-05
拆毀與建造
傳道書三:1-11 啟示錄三:20
教會的教育館興建事工,在申請建築執照延宕七個多月後,於六月25日在市議員主持的局處協調會中,釐清疑慮、確定以「既有合法宗教建築」之類別,進行個案審查。方向抓準了,速度才有意義,盼望很快能夠取得建照,以利事工進行。從2013年會員和會通過教育館興建議案後,就常常聽到信徒兄姊在問:「何時要拆?」大家都知道:沒有拆,就不會建,「拆毀有時,建造有時;」更重要的是,我們在硬體的「拆、建」之間,信徒生命也要一起學習上主「各按其時(進度)成為美好」的永恆眼光。
《傳道書》是聖經舊約中「五聖卷」之一,傳統上,猶太人在住棚節的安息日閱讀這卷書。全書內容呈現作者在收集、尋找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他常以提問方式,說出「看遍世上萬事萬物,生命到底是什麼」的疑惑?作者可說是一個真理與生命的追尋者,最後他得到的結論是:「敬畏上帝,謹守祂的誡命,這是人當盡的本分。」(十二:13)
一、「都有定時」
今天的經文傳道書三章1至8節,作者所列舉人生的十四項「有時」,1.有個人的功課:珍惜有限生命,把握機會耕耘;2.有與人相處的學習:經營關係成長,彼此享受成全;3.有大群體的眼光:雖有混沌戰爭,堅信基督和好。這裡的每一項都是一體兩面的題目,此兩面雖然看似各自獨立存在,卻是蘊含在對方裡面。
第三節「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傳道書說人生有快樂、建造,也有悲傷、損毀。但是所經歷的困頓不好常常比快樂平順時,對我們更有益處,它操練我們的人格個性。平順、豐收帶給我們快樂滿足,反而沒有成長的機會。有句話:「Bitter Is Better」,當你感覺受苦、慘痛時,那是對你有益,正是你人格、生命成長的時機。希臘神話裡的西西弗(Sisyphus),犯錯被罰在地獄裡推石頭,要把石頭推到尖頂的山頭上,當他把石頭推到頂端,石頭又會滾下來,反覆地推著石頭上山,的確是徒勞無功。
有一個人夢到自己是西西弗,被上帝處罰要推一塊大石頭,推了十幾年石頭仍在原地,動也不動,真是浪費時間、毫無意義。但是上帝說:「我的孩子,看你的手,搬了十幾年所訓練出的肌肉;我的目的不是要推動石頭,而是要訓練你的肌肉,你現在不是很強壯了嗎?」石頭代表所遭遇的困境,許多時候難處沒解決,但是你有成長。在勞苦中,我們得到訓練成為經驗,因此順利成就時感謝主,困難不好時求問主:「祢要我學習什麼功課?」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白白受苦,「主雖然以艱難給你當餅,以困苦給你當水,你的教師卻不再隱藏;你的眼睛必看見你的教師。」(賽卅:20)
因此「天下每一事務都有定時」,是指上帝所定下恰到好處的時機Kairos (Timing),「上帝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測透」,但是都各按其時成為美好。能夠看到「各按其時成為美好」時,人就會懂得欣賞、讚美對方。因為所看到的,已經超越眼睛所能看到的,並且是從上帝安放在人心的永恆角度來看了。雖然有很多事情(特別是苦難)是我們「看不懂」的,但是知道「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八:28)
二、拆毀和建造
聖經告訴我們上帝是不斷「拆毀與建造」的上帝,「地是空虛混沌,深淵上面一片黑暗;上帝的靈運行在水面上。上帝說:『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看光是好的,於是上帝就把光和暗分開。上帝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第一日。」(創一:2-5)上帝拆毀混沌黑暗,建造一個有白天晚上、有晝夜、有秩序的宇宙。
帶有力量的話語,上帝拆毀並建造。在巴別塔的時代,當時的人蓋一個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我們要為自己立名」,上帝就把它拆掉,「於是耶和華使他們從那裏分散在全地面上;他們就停止建造那城了。因為耶和華在那裏變亂了全地的語言,把人從那裏分散在全地面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別。」(創十一:8-9)上帝拆毀他們的語言,使他們彼此話語不通,溝通不良導致蓋塔工程停止,所以被拆毀的是語言。等到五旬節時,上帝讓使徒可以講出各國的話語,本來不通的,現在就都通了,「又有舌頭如火焰向他們顯現,分開落在他們每個人身上。他們都被聖靈充滿,就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徒二:3-4)目的是要將上帝的福音帶到全世界。蓋巴別塔是要背逆上帝,上帝阻擋它,等到要拯救世界的福音來到,上帝再把語言又重建起來。
基甸聽上帝吩咐進行拆毀和重建的工作,「那夜,耶和華對基甸說:『你要把你父親的公牛,就是那七歲的第二頭公牛取來,並拆毀你父親為巴力築的壇,砍下壇旁的亞舍拉,在這堡壘頂上整整齊齊地為耶和華-你的上帝築一座壇,將第二頭公牛獻為燔祭,用你所砍下的亞舍拉當柴。」(士六:25-26)基甸做拆毀和建造的工作,把以色列百姓拜巴力或其他偶像的壇拆毀,建立耶和華的祭壇,來敬拜上帝。
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拆掉通往至聖所的布幕,使我們可以到上帝的面前跟祂和好,祂也拆掉人與人之間隔斷的牆,保羅說:「因為祂自己是我們的和平,使雙方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絕的牆,而且以自己的身體終止了冤仇,廢掉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使兩方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促成了和平(和睦);」(弗二:14-15)人際關係不通、族群隔閡對立,這在耶穌基督裡是可以重建一個新關係的。如同一個本來不講話的家庭,因為有一個人信主,就會帶來突破和重建,這是上帝在家庭拆毀隔斷的牆,重建溝通和睦的關係。
三、建堂建人
我們士林教會教育館興建事工,要懇求上帝「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在關鍵的時刻給我們建築執照,我們將會看到硬體的拆除與重建。拆毀舊樓時,多少會有不捨,因為許多信徒兄姊的信仰生命在這裡得塑造成長。「拆毀有時,建造有時」,當兄姊在問:「何時要拆?」其實是要問:「何時會蓋?」「甚麼時候會蓋好?!」因此,拆毀舊樓是一項「建設性的破壞」,拆毀是為了建造。
除了硬體的拆建外,我們都知道更重要的是軟體--信徒生命的拆毀與建造。在拆建之間有項重要工程就是「界線」,蓋房子、要鑑定界線,土地分割、要鑑界;那麼,生命的重建(重生)是否也需要有其界線?蓋教育館連帶會動到教會圍牆,教育館蓋起來以後,界線要如何呈現,使它不致成為「隔離」,而是裡外能通的「有界無離」?!
圍牆(Barrier)就是圍起來讓大家看不到裡面,界籬(Boundary)雖然有界線,但是人家看得到裡面,也聽得到裡面,因此硬體空間設計界籬是用比較矮的樹籬圍起來。我們希望拆掉的是圍牆,蓋起來的是界籬。信徒生命一樣須要有界籬,讓自己有靈修單獨會主的時刻。Dr. Ester Buchholz說:「別人激勵我們,資訊充實我們,演練提升我們;但是,我們須要沈靜,才能深入了解,發覺創意巧思。」(Others inspire us, information feeds us, practice improves our performance, but we need quiet time to figure things out, to emerge with new discoveries, to unearth original answers.)
教會建堂歷史的獻堂時間點,禮拜堂是1958年4月6日,教育館(當年是牧師館)是1970年6月27日。之後有開拓石牌教會(1971年)、士東教會(1980年),但是教會本身的硬體(禮拜堂與教育館)經過45年,雖曾整修卻一直不敷使用。今天我們有幸,正逢「建堂(教育館)有時」,希望上帝幫助我們抓住機會、參與建堂、代禱奉獻。
建堂的同時,上帝必給你特別的恩典,賦予你使命,當服侍機會來臨時,你要勇敢地抓住、把它完成。耶穌基督一直在做生命拆毀與建造的邀請:「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而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裏去,我與他,他與我一起吃飯。」(啟三:20)主耶穌一直給你機會,站在門外等你,你要不要趕快開門呢?
※思考與分享※
- 我的個性有須要拆毀與重建的嗎?如何開始、怎樣進行?
- 在與上帝的關係、與自己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中,我如何拆除圍牆建造界籬?
推薦信息
瀏覽次數: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