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

幸福人生

主講人 / 作者: 
許承道牧師
佈道日期: 
2015-03-15

約翰福音十:10-11

今年一月開始,教會在「七區牧養」、「關懷事工部」、「團契/小組」的愛網重重之外,針對福音朋友(尚未聽聞或認識耶穌的朋友),開始推動「外展陪伴」的學習,我們稱為「外展實驗班」,盼望讓福音朋友在溫馨喜樂的小組中,有機會認識耶穌,經歷幸福人生。從三月第一週開始,分成三組,分別在週一晚上、週四上午、週六下午,邀請福音朋友分別加入外展陪伴的旅程。

一、幸福是甚麼?

2012年有一部電影「幸福的麵包」,是改編自作家三島有紀子的小說,女主角理惠原本心裡有許多憂傷、幾乎要自殺,因著男主角水鎬邀請,一起離開東京到北海道月浦小鎮經營一家販賣麵包的咖啡店,過著平靜的生活。但是,每當夜裡店裡的客人都離去後,她總是會到戶外仰望月亮,心裡似乎充滿了孤單與憂傷。所以,對於來店裡的那些憂傷的人,總是特別能夠體會他們的痛苦。他們手做幸福麵包,就是將心比心,在客人的生命故事裡,希望做出帶給客人幸福的麵包。

「有一種麵包,可以撫慰我們的沮喪、拭去我們的淚水、加深我們的喜悅,讓即使平凡如水的日子,也都變得有滋有味。我們的店在北海道一片碧藍湖水和無際草原之間。這裡只有季節,沒有時鐘;只有手工,沒有快速。竭誠歡迎您的光臨。」店主人的話:理惠。

幸福是甚麼?「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在喜歡的地方,跟喜歡的人一起。」人生時而艱辛,可是「電車可以隨時變換軌道,人生的軌道卻沒那麼容易改變。」雖然不容易,卻也有平凡而美好的小確幸:「真好看耶」、「真不錯」、「我來沖杯熱牛奶」、「簡單的麵包也不錯喔」、「有些事要兩人合力才能完成」、「人生總會越來越好」、「我想要的東西只有一個,」「是什麼呢?」「秘密」。幸福的麵包,分享,使人彼此心意相通。

讀起來真是幸福感十足,但是,幸福是甚麼?英文happiness幸福,就是把許多「happy快樂」集合起來。幸福是人人夢寐以求的,但是幸福的內容,卻因人而異。有人看達官顯赫、功名富貴為幸福,有人沉浸在亮麗光色、花漾世界的幸福裡。但是在這些快樂、成就過後,生命並未得到滿足,心靈沒有真實喜樂。原來,幸福不是目標的完成,也不是過程的感覺。

二、陪伴分享的幸福

主耶穌說:「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約十:10-11) 幸福是「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這個豐盛的生命是在生命關係中、在生命群體裡來得著的,這是一種陪伴分享的幸福。

電影裡說:「分享麵包的人『Companio』,是家人,更正確的答案是『同伴』。我覺得同伴就是家人的原點。」教會就是一群彼此陪伴的家人:「你們不再是外人或客旅,是與上帝國度的公民,是上帝家裏的人了,」(弗二:19)和每一位基督徒成為一家人,一起學習陪伴的功課,經歷陪伴的幸福。家人的陪伴是在生活的喜怒傷樂各個層面。

陪伴是一種分享,不僅是物質的互通有無,更是時間的付出,是將自己的生命擺在關係裡。聖經說:「你們中間若有人受苦,他該禱告;有人喜樂,他該歌頌。你們中間若有人病了,他該請教會的長老們來為他禱告,奉主的名為他抹油。出於信心的祈禱必能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來;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雅五:13-15)身體病痛生活欠缺,能夠互相幫補,心情憂悶心靈軟弱,能夠彼此扶持代禱。

主耶穌也經歷過生命憂傷至極的谷底:「我心裏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裏等候,和我一同警醒。」(太廿六:38)祂在客西馬尼園裡經歷過孤單和憂傷,所以祂能體諒我們人生所遭遇的一切艱難、悲慟。主耶穌的陪伴帶領我們「行過死蔭山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主與我同在」(詩廿三:4)耶穌說:「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導他們遵守。看哪,我天天與你們同在,直到世代的終結。」(太廿八:20)

陪伴同在,是生命中幸福的基礎。

三、提醒勸勉的幸福

幸福的定義和內容有百百種,心理學家馬斯洛於1943年提出「需求層次理論」,換個角度看,幸福是個人生活生命的各個層次「生理」、「安全」、「隸屬」與「愛」、「自尊」、「自我實現」與「自我超越」之需求,能夠得到滿足。各層次的需求若沒得到滿足就會引起疾病,得到它就不會生病,恢復它可以使病情改善、甚至痊癒。這個理論最大的作用在於指出每個人都有需要,而每個人、每個層次需求,都是不一樣,正所謂「世界上沒有兩片同樣的葉子」。

雖然是個人需求,卻是在關係中「觸礁、撫平」、「得病、痊癒」、「自我中心、彼此成全」,讓生命在各個層次經歷成長。聖經說真正的幸福不僅是有人陪伴扶持,更是會有在上帝家中的家人的提醒勸勉:「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倒要彼此勸勉,」(來十:25)「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像受教者一樣。」(賽五十:4)

勸告勉勵帶給人encouragement,使人歸正所有的父親在教小孩騎腳踏車時,不能一直拉住他,最終必須要放手,不然他就學不會,這就是勉勵。能夠放手,代表你對他有信心,並且即使放手,你仍一直在他身旁,必要時扶他一把,這個叫作勉勵。在上帝的家中,當信徒軟弱有需要時,弟兄姊妹陪伴身旁、出聲鼓勵,這就是勸勉提醒。「彼此勸勉提醒,會讓我們的人生目標、生命意義,得到成全。」

四、彼此成全的幸福

在上帝的家中會得到生命的真理。耶穌說祂來的目的是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得的更豐盛」,原文意思是「每一件事都得到最富足的地步」,指出生命格外豐厚,充盈有餘,超越需要。一個人若跟隨耶穌,認識耶穌,並明白耶穌的教訓,那麼他的人生必然是最富足的,「耶穌說:你們若繼續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了。你們將認識真理,真理會使你們自由。」(約八:31-32)

成全,有「成就、完成」之意,「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祂,祂就必成全。 」(詩卅七:5)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祈禱說:「我父啊,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須我喝,就願祢的旨意成全。」都是成就、完成的意思。成全,也有「裝備、預備」之意,聖經說:「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四:11-12)成全聖徒,就是裝備每一位上帝家裡的人,「在各樣善事上裝備你們,使你們遵行他的旨意;」(來十三:21)。在上帝的家中,我們的天賦會與生命意義精準對焦,我們的才能會得到成全發展。

Hermann Hesse(1877-1962)在1932年出版的小說「東方之旅」(The Journey to the East),描述一群各式各樣的人往東方去旅行,他們要尋找「終極的真理」。這群人包括柏拉圖、莫札特等,歷史上偉大的哲學家、音樂家,以及唐吉歌德故事中的人物。這些大師跟主角H,H,組成一個朝聖團,要到東方去尋找智慧。因為旅程需要,就找了一個僕人幫他們處理路上的雜事,這個僕人叫Leo。他們的旅程都很順利,所有的問題,Leo都處理得很好。

一天,來到市鎮Morbio Inferiore,Leo不知何故離開了,自此,這一群人無法再繼續往前走,因為他們都太優秀,凡事各有主見,誰也不願意聽誰的。最後沒辦法,團隊只好解散。H,H非常難過,心想怎麼會這樣呢?最後,當他獨自一人很辛苦地找到真智慧時,上帝對他說:「其實,你們的領袖是Leo。」他非常吃驚,回答說:「Leo沒讀過書,什麼都不知道,他只是我們的僕人。」上帝說:「這是要給你們學習的功課,真正的領袖,就是願意服侍人的僕人。」

這是「僕人領導」觀念的源起,也是真正幸福人生的意義:在上帝家中,互相陪伴勸勉,在主耶穌基督裡,生命得到成全。

思考與分享

  1. 曾經在我心目中的「幸福人生」,是有甚麼內容、有何目標?得到這目標後,我幸福嗎?
  2. 在上帝的家中,我有彼此陪伴勸勉的同伴嗎?我是否願意成為福音朋友的陪伴者,一起跟隨耶穌,得著幸福的人生?
分享此文 ➤

瀏覽次數: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