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價值觀
價值觀
主講人 / 作者:
許承道牧師
佈道日期:
2014-08-31
價值觀
太六19-21
1937年陳達儒作曲,蘇桐填詞的一首歌「農村曲」,歌詞如此說:「透早就出門,天色漸漸光。受苦無人問,站到田中央。屈在田中央,為著顧三餐,顧三餐,甭驚田水冷霜霜。」農夫每天辛苦工作,為的只是顧三餐?他們的生活那麼辛苦,食物是唯一目的嗎?反觀我們今天是不是也一樣?聖經記載:亞當犯罪以後,上帝跟他說:「你必汗流滿面才得餬口…」(創三19),這句話看起來有點傷感,人的一生必汗流滿面,然後才得餬口,換句話說,人的一生就為了餬口嗎?英文有一句話說:「Live to eat, or Eat to live?」吃飯是為了生活,或生活是為了要得口飯吃?1930年代大部分台灣人民為了「顧三餐」,但是今天我們應該有另外一種學習。聖經告訴我們飲食是為了要活的更有意義,活的更有價值,耶穌的觀點認為Eat to live才對,上帝讓我們有食物吃,是要我們活出上帝的旨意,並且活出上帝要我們完成的工作。
一、相對價值觀
耶穌說:「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裏,你的心也在那裏。」(太六19-21)顯然耶穌不反對財寶,不反對賺錢,但是耶穌重視你將財寶金銀放在哪?將你看為重要、努力積攢的東西放在甚麼「位置」?這個位置就是你人生的價值觀。
價值觀是一個人處理事情、判斷對錯、或作選擇時,取捨的標準。它是一種深藏於內心的準繩,在面臨抉擇時的一項依據。一個人為了滿足需求、實現自我,他所追求的生命目標,來自其價值觀。金錢、學位、名聲、愛情、或權勢,都是世人所追求,這些目標有其相對性,因此我們看到有人「只愛美人、不愛江山」,這是個人的相對價值觀所觸發的人生目標。
價值觀會指引一個人去從事某些行為,例如:「誠信」的價值觀會讓人坦承面對困境及對別人說明事情的真相,提昇別人對其的信任度。「紀律」會讓人依規定行事,產生執行力。「關懷」會讓人關心別人,瞭解別人的困境,讓別人有同理心。價值觀沒有優劣之別,卻會產生好壞不同的結果,其中的相對性是重要因素。不同的價值觀會產生不同的行為模式,進而產生不同的社會文化,反之亦然。但是有些價值觀會造成衝突與扭曲,例如「自我」的價值觀,會使人「自我中心」。因此人和人之間、群體和群體(部落、社會、國家、民族…)之間,同樣會產生文化差異的相對價值觀。
二、優先次序
基督門徒是指不單在信仰上,也在生活上,願意接受基督教導的「初學者」或「學生」,這包括對師傅的觀點和生活實踐的接納。換句話說,是指遵從一切所學到的為學習目的,其中需要深思熟慮的抉擇、明確的棄絕、及堅定的服從。一個人決定成為門徒時,他的價值觀就要重新排列了,甚至有些觀念要打破再重新建立。聖經說:「我今日立你在列邦列國之上,為要施行拔出、拆毀、毀壞、傾覆,又要建立、栽植。」(耶一10)此一拆毀、建立的轉化,是從蒙召、被邀請的門徒本身開始。
主耶穌提醒我們:「 所以,不要憂慮說,吃甚麼?喝甚麼?穿甚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六33)先順服上主的旨意、讓祂掌權(祂的國:生命交託),並且建立與上主的和好關係(祂的義:門徒生活),那麼所需要的一切就一樣一樣接踵而來。
西敏寺信條中有一段:「人生最大的目的是榮耀神,並且永遠享受祂。」「上帝造人的目的是讓人去享受祂及祂所造的,又讓祂去享受他們。」其實,上帝造人的時候,乃是造人於「伊甸園」中。「伊甸」的意思乃「喜樂」「享受」或「歡樂」。聖經說:「上帝造人原是正直,但他們尋出許多巧計。」(傳七29)原本單純、會想到彼此、喜歡榮耀上帝的人,卻因為自我中心、推卸責任,把自己(人類)和人際關係弄得極其複雜、紛亂。因此耶穌才會說:先求「祂的義」,恢復與上帝、與人的和好關係,這是完美人生,這是最優先的價值。
保羅也提醒:「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前四8)絕對價值觀不是放在排序中的第一位,它是唯一的價值觀。
三、基督徒價值觀
今天在主日禮拜中,我們特別為升級的青少兒祝福,他們分別在不同階段,要換學習環境:大班升小一,小六升國一,國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專,大學畢業。無論在人生的哪一階段,我們都希望用上帝話語和耶穌生命來塑造他們的價值觀,讓每一位都能有堅定的步伐,走在耶穌真理、生命的道路上。不受世界價值觀的影響,唯獨以基督的價值觀來奔跑人生。
一旦有基督為中心的價值觀,雖然有失意挫折,但絕不會有失敗感。也不會因人生過程(事業、學業、戀愛等)的不如意,而感到痛不欲生,甚至可看透這些逆境成為上帝試驗的機會而存喜樂的心;在遭遇到人的逼迫苦待時,他不會以牙還牙,反能在其中明白主心意而學習以善報惡。
德瑞莎修女在加爾各答「兒童之家」牆壁上的標語,可以提醒我們堅持絕對價值觀:
「人們也許蠻不講理、思想謬誤、自我中心;無論如何,總是要愛他們。
如果你做了善事,別人卻說你自私自利、別有用心;無論如何,總是要做善事。
如果你成功以後,引來虛假的朋友和真正的敵人;無論如何,總是要成功。
如果你今天做的善事明天就被遺忘;無論如何,總是要堅持做善事。
誠實與坦率使你容易受傷;無論如何,總是要誠實與坦率。
你耗費數年建設的,可能在一夜之間毀掉;無論如何,總是要建設。
人們確實需要幫助,但如果你真的幫助他們,他們可能會攻擊你;無論如何,總是要給予幫助。
你將所擁有最好的東西獻給世界,儘管你可能會被踢掉牙齒,無論如何,總是要將你所擁有最好的東西獻給世界。」
「無論如何」,學習耶穌的愛與犧牲,經歷基督的復活與尊貴。門徒的價值觀讓我們服事的動力來自上主:「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哈三17-18)從相對價值觀轉為絕對價值觀,讓我們重塑自愛;從世人的眼光轉成上帝的眼光,使人重建自尊。
思考與分享
- 目前我覺得生命中最重要的十件事是甚麼?若用消去法來排序,刪到最後的三項是甚麼?最後一項呢?
- 我相信有完美的人生嗎?我相信永生的真實嗎?分享如何拆毀「自我中心」,建立「基督中心--與上帝和好、與人和好」的價值觀。
瀏覽次數: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