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個能回應恩典的人
做個能回應恩典的人
主講人 / 作者:
張德麟牧師
佈道日期:
2012-11-18
做個能回應恩典的人
馬可福音1:29~31節
今天讀的經文記載耶穌治癒彼得的岳母。彼得的岳母「正害熱病躺著」,「耶穌進前拉著她的手,扶她起來,熱就退了。」彼得的岳母得了痊癒。我們要把重點放在第31節的最後一句話:「她就服事他們。」意思是,彼得的岳母恢復健康後,馬上服事耶穌和其他的人。她是一個會回應上帝恩典的人。
世界上有人領受恩典卻不會回應嗎?王爾德(Oscar Wilde)寫過一篇他自稱「世界上最精彩的短篇故事」,有人將它名為「可怕的美妙」,故事中有一段這樣說:基督從單純的環境往一座奢華的城市去。當他經過第一條街道的時候,聽見上面有聲音,看見一位青年人醉臥在窗台上,祂說:「你為什麼在醉酒中浪費你的靈魂? 」他回答說:「主啊,我原是一個長大麻瘋的人,你把我治好了,我還能做什麼呢?」穿過這個城,走了不久,祂看到一位青年跟隨一個妓女,祂說:「你為何在淫亂中消磨你的靈魂?」青年回答說:「主啊,我原是瞎眼的,祢把我治好了,我還能作什麼呢? 」最後,耶穌在城的中心看見一位老人捲曲著身子,在地上哭泣,當祂查問他為什麼哭的時候,老人回答說:「主啊,我原來已經死去,祢使我由死復生,除了哭泣以外,我還能做什麼呢?」
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故事。人們濫用了上帝的恩典與憐憫,成了一個「無法」回應恩典的人。但我們今天讀的聖經,卻不是這樣,彼得的岳母痊癒後,「她就服事他們」。她是一位會回應上帝恩典的人。
一對領受上帝恩典的父母親,應該努力工作,照顧家庭來回應上帝的恩典。當孩子的,應努力學習,到時機成熟時,可以回答:「我在這裡,請差遣我。」一個領受上帝恩典的老板,應認真經營、善待員工。一個工人,應盡自己本分,將份內的事處理好,這樣才算回應上帝的恩典。
長老教會的主日崇拜的程序,一般都按靜候上帝的話、恭受上帝的話、回應上帝的話、實行上帝的話來進行。這種崇拜觀是以「上帝的話」為中心的一種崇拜設計。在這樣的設計中,恭受上帝的話之後是「回應」上帝的話。後面的詩歌、奉獻、分享是對領受上帝的話的回應。這樣的設計本身就在教育我們,領受上帝的恩典後,我們必須有回應,有回應的基督徒才是一個負責任的基督徒。
我讀克萊格.麥發鍊(Craig MacFarlane)的故事很受感動,這是一個能回應上帝恩典的人的故事。
MacFarlane是世界上盲人運動家的奇葩。他從八歲到二十五歲,十七年間參加過摔角、滑雪、田徑比賽。總共獲得136面獎牌,其中103面是金牌。他努力證明一件事:視障只是某方面的不方便,這並不會阻擋他追求卓越。他後來將他奮鬥的過程歸納出幾種特色:自尊、敬人、獨立、願景、熱誠。他把這樣的經歷,向全美1600多所高中生演講,鼓舞他們要克服一切困難,從人生的低潮中重新站起來,開創光明的人生。
MacFarland(e)出生在加拿大安大墨省馬利亞市郊外的小鎮 Desbarats。兩歲時,一場無知的兒童遊戲導致失明。但他不僅沒被視障打倒,反而更學習獨立。他的父母親也以無比的愛心養育他,努力讓他成為一個跟別的孩童沒有差異的孩童。
為了証明視障並不能限制他,他參加摔角、田徑、滑雪、滑水等運動。從九年級起,他加強鍛鍊身體,凌晨起來跑步。一天之內,總共仰臥起坐、伏地挺身各500次。除了運動外,他也拿到証券分析師執照。他喜歡唱歌,也錄過兩張專輯。
最經典的一個故事是,他有一次出差,住大樓22樓。那一天發生火災。所有的人各自逃生,他也隨著人潮尋找出路。但就在轉角處,他聽到一個老婦人在角落喊「救命」。原來明眼人只顧自己快速往下跑,而且人聲嘈雜,根本聽不到老婦人的聲音。MacFarlane事後回想,還好我視障,所以我的聽覺比明眼人靈敏。當MacFarlane「發現」老婦人時,才知道她坐輪椅。MacFarlane是視障者,明白任何可以幫助自己正常行走的工具都是身體的一部分。於是,他將整個輪椅和人背起來,從22樓往下走。縱使他每天做500個仰臥起坐、伏地挺身,到第五樓時,他已筋疲力竭。他邊走邊禱告:「上帝,讓我平安走到地面。」
他達成了,他救了一個老婦人的性命。他自己後來說,上帝容許他失明並逼他一生鍛鍊身體為的是這個時刻。MacFarlane說,他一生都接受別人的愛與服務,在這個特別的晚上,讓他有機會回應上帝的愛、鄰居的愛,他認為是應該的。他有一本自傳《lnner Vision》,他在裏面說:「我心靈的眼睛可以看到上帝的慈悲、智慧對我的應許。我看那條路向前延伸、永無止境。」這是一個回應上帝的恩典的故事。上帝治癒了彼得的岳母。「她就服事他們」。這樣的故事從古至今,尚未停止過。
瀏覽次數: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