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呼召漁夫

耶穌呼召漁夫

主講人 / 作者: 
張德麟牧師
佈道日期: 
2012-08-12

耶穌呼召漁夫

馬太四:18~22

耶穌的時代,加利利地區有一個海名叫加利利海。它還有其他兩個名字,提比哩亞海、革尼撒勒湖。它從南到北十三英里,從東到西八英里,這樣的範圍並不大,所以猶太人稱之為「海」。不過,見過世面的路加,就稱它為革尼撒勒「湖」(路加福音五章一節)。

有些考證學家告訴我們,以前加利利海的四周圍有九個繁榮的村落,靠捕魚為生。這些古老的村落至少到1930年,還有人發現有一個Tiberias(提比哩亞)村存在。

漁夫在此用三種方式捕魚:1用魚竿釣魚2單船用漁網拖向海灘捕魚3兩條船用拖網拉同一方向捕魚。今天讀的聖經說「約翰同他們的父親西庇太在船上捕網」,學者說,這裏所說的網應是第二種捕魚方式的網。

不管如何,在這裏被耶穌呼召的人都是漁夫。他們是彼得、安得烈、約翰。這四位跟隨耶穌之前,最少有兩位已是施洗約翰的學生(約翰福音一章35-37節),那就是彼得和安得烈。

這些被呼召跟隨耶穌的人,沒有人是學者,沒有人是富人,也沒有人有堅實的社會背景。在當時的社會,他們是平凡的人。有人說,耶穌呼召稅吏馬太,是要他詳實記錄人欠稅多少的筆,拿來記錄福音書。如果以此方式思考,耶穌為何呼召漁夫(占了門徒總數的1/4)?耶穌需要他們哪些特質成為福音的幫助?這是今天我們要探討的。

我想漁夫有幾樣特質,是傳道人需要的,列之於後。

一、有耐心

一個漁夫要魚兒上鈎前一定要忍耐等候。如果他沒有耐性,他就不是一位好漁夫。在傳道與教導的工作上,我們更須有耐性,否則教導的人就不是好傳道人。

艋舺的街友,引起了不少爭論。這中間有大環境的情況不佳的問題。有街友個人的習慣,個性的問題,甚至是個人的自我放棄等等問題。現在問題來了,街友的存在已是事實,怎麼解決?有人主張用驅水,驅趕的方式處理。但這只是讓他們從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有一對傳教師夫婦,在艋舺成立活水泉教會,鼓舞他們不要放棄,耶穌愛他們,可以拯救他們脫離現況。

這位傳道人說,工作真的難有進展,一發免費便當通通都跑來了。但開始作禮拜時,跑到剩下三、四個人。這位傳道人還跟以前一位陳姓牧師聯絡。這位陳牧師以前曾跟台灣教會,社會講,中國要打台灣了,大家趕快移民到貝里斯。這位陳牧師目前仍跟活水泉教會的傳道人有聯絡,在連絡的過程中陳姓牧師常常提到,他昨天一禱告,多少人馬上戒毒,一禱告很多絶症者馬上得醫治。簡單的說情況「馬上」改變。這位活水泉教會的傳道人自嘆說,我怎麼沒有這樣的能力,他好期待,他一禱告,街友明天馬上改變。

我看了上述的資料,我必須誠實地說,在我當傳道人的過程中,絶大部份的經歷都跟這位活水泉的傳道人感受一樣。絶大部分都須不斷地代禱,持續地關心,而這段時間可能很長久,在這種情況下,傳道人需要一種德行:耐心。

耶穌在這些漁夫的身上找到他們可以當傳道人的特質。

二、有勇氣

在海上(或湖上)有時氣象一變,平靜的海面突然狂風巨浪。漁夫在此時需有熟練的技巧。更重要的,他須有面對惡劣情境的勇氣。這些漁夫的特質,傳道人也都需要。我們就以台灣教會史曾出現的麻豆事件為例。

1895年馬關條約成立,台灣改隸日本。台灣官民成立「台灣民主國」,持續抵抗。十月十日日軍一支從澎湖上布袋,逼林學恭牧師當嚮導。民間因此四處謠傳「吃教的通蕃」。十三日麻豆禮拜堂被毀,十四日暴民動手虐殺基督徒,是日在麻豆被殺的,基督徒十五名,非信徒四名,共十九名,麻豆的宣教幾乎毀於一旦(當時整個教會三十人)。

被虐殺者之一是趙天恩醫師(趙榮發醫師的大伯父),他是趙爵祥傳道(時駐關仔嶺)的長男。趙爵祥失去長子依然努力傳道,成為傳道人的典範。我也讀到當時南部教會的議事錄,讀到嘉義長老陳老英舉議:「當再進麻豆」時,我讀到淚流滿面。

這就是勇氣,耶穌期待傳道人跟漁夫一樣,在惡劣的環境中仍然努力向前。

三、有不同的方法來適應不同的對象

抓大魚、小魚用的魚餌必須不同,這一點漁夫非常清楚。同樣的,對主日學學生,青年團契,松年團契,婦女團契,傳道人講道時都須援引不同的方法來說明。至於專題演講,更須對該題目有專業的論述,不宜作常識性的說明,這一點傳道人也須跟漁夫有相同的特質。

就如同我看過的一份文獻說,Robert Lynd極為誇贊Johnson這個人。為什麼?因為他「隨時準備將其全部精神灌注於別人的興趣中。他是這樣的一個人:喜歡與眼鏡製造商討論眼鏡的製造;與律師討論律法,與養豬者討論豬隻;與醫生討論醫病,與造船匠討論船隻。」這樣的描述其實是傳道者時時提醒自己的:用對方的語言和思想來傳達福音。

四、他必須懂得隱藏自己

一個漁夫會注意,他的存在(包含影子)是否會影響魚兒上鈎。傳道人也一樣,他須隱藏自己,讓來到上帝面前的人,生命中遇見光, 而不是傳道人自己。

在禮拜堂中唱《來就近我》這首詩時,那個「我」,絶對是耶穌,而不可以是傳道人。

傳道人尤其是長老教會的傳道人。應常常記得加爾文的見證,加爾文告訴他的學生,不要在他的喪禮奢華、舖張,只要把他當一般人。不要在他的墳地上立碑,任由叢生的雜草舖蓋,讓他安靜地進入永恆。因為,一切榮耀都歸於上帝。

願我們從「耶穌呼召漁夫」這題目中,學到信仰的功課。

分享此文 ➤

瀏覽次數: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