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挑戰

「新」的挑戰

主講人 / 作者: 
張德麟牧師
佈道日期: 
2011-09-18

「新」的挑戰

﹝經文﹞馬太九:16~17

耶穌在他的時代是一個很不傳統的人。他講的話跟古人不一樣,所以聖經這樣記耶穌的話:「你們聽見有話說...只是我告訴你們...。」(太五:38.43),不只講的話不同,連一些行為,不只當時的經學教師無法接受他,就連施洗約翰的學生也覺得「怪怪的」。

聖經記載,施洗約翰的學生有一次問耶穌,「我們和法利賽人常常禁食,你的門徒卻不禁食,為什麼呢?」(太九:14)耶穌回答說:「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時候,陪伴之人豈能哀慟呢?」意思是,婚宴的時候,賀喜的客人可表現悲傷嗎?耶穌這樣說是比喻,當人接受救恩的快樂時,悲傷是不適宜的。接下來, 耶穌用下兩個比喻,來說明人必須用「新」的心靈,來接受新的時代:

(一)沒有人用新布料補舊衣服

(二)沒有人拿新酒放在舊皮袋裏

   我們在「新年」,聽到耶穌討論「新」,極有意義。這裏的「新」我們可往兩個方向想:

一、相對的「新」

(一)我們以白話字聖經為例。

首先是單本白話本聖經的出版:

1852《約翰福音》、1853《路得記》、1863《馬可福音傳》、1867《使徒行傳》、1868《路加福音書》《彼得前後書》《啟示䘵》、1870《約翰書信》、1871《加拉太》《以弗所》《腓立比》《歌羅西》、1872《馬太福音書》。

(1)然後,美國駐台宣教師馬雅各監印白話字聖經:1873《咱的救主耶穌基督的新約》、1874《舊約的聖經》。這是白話字最早的新舊聖經。

(2)但這本聖經雖然文字文雅,但不太忠於原文。所以,1913年台灣的巴 克禮牧師受委託改譯1916年《新的聖經》、1933年《舊的聖經》。

(3)紅皮聖經

1960年天主教為因應宣教的需要,由兩位留日的語言學家高積煥、陳邦鎮翻譯四福音書》。1972年成《新約》。最後的審閱,很多新教學者參與其中,如王成章。所以這本聖經可說是天主教、基督教通力合作的譯本。

(4)現代台語譯本

駱維仁博士使用E.A.Nida的「功能對等」的翻譯理論,用現代台語的最新的台語聖經。2007年出版。

這些「相對的新」時間一過就變成「舊的」,我們仍要留意。這種「新」,有時是第一次。有時用「當代的語言幫我們更明白聖經」,這些都會幫助我們的信仰。

 (二)聖詩從《養心神詩》13首開始,在台灣歷經58首,59首,122首,342首,523首到今天出的650首聖詩。我成長的年代是523首聖詩的年代,我心靈的塑造全然跟這本聖詩有關。但我母親是在342首聖詩版本中長大,她常講:「舊聖詩(指342首聖詩)很好聽,新聖詩(523首聖詩)很難唱。」可見新聖詩的新也是相對的。但我們卻通過這種相對的新受到培育。

二.絕對的「新」

    聖經告訴我們,「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17),這種新不只在過去是「新」的,現在看來也是「新」的,它是「是舊依舊永新」的新。

    吳文水長老,隨馬雅各來台宣教。在原先的安排,他是「顧禮拜堂」的人,但他在信仰上的表現,馬雅各稱讚他「對整個宣道團有好的作用」。甘為霖牧師稱他是「我靈性上的父輩」。這種新,在那時代是新,現在看來,仍然是新的。

願我們不斷被上述的「新」激勵,過一個上主所喜悅的生活。

分享此文 ➤

瀏覽次數: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