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帝面前富足

在上帝面前富足

主講人 / 作者: 
蔡鈴真牧師
佈道日期: 
2010-11-28
在上帝面前富足
                                                                                                路加福音12:13-21
暑假有一個15歲的青少年找到他頭一份工作,非常高興。這是一份在牧場擠牛奶的工作。頭一天上班,他一大早就到農場,主人交給他一個桶子以及一只三支腳的凳子,問他會不會擠牛奶?
孩子擔心主人嫌他沒有經驗,不給他工作,所以趕緊回答:「請放心,交代我,就沒問題。」
經過一段不算短的時間,這個小子滿身大汗進來,不過卻也提著一桶滿滿的牛奶。
「年輕人,摸魚到哪裡去了?怎會用那麼久的時間?」
「擠牛奶是不很困難,可是要叫那頭牛坐在凳子上實在很不簡單…。」少年人很嚴肅地回答。
親愛的兄弟姊妹,今天我講這個故事不是要教我們擠牛奶,也不是要教我們如何讓一頭牛坐在凳子上,我是希望通過這個三支腳的凳子跟大家思考生命三項基本的需要。如同這支凳子要有三支一樣長的腳,我們的生命也有三項基本的需要,必須受到一樣的照顧及餵養:我們身體,學問知識,以及心靈。
路加福音12:13-21記載耶穌所講關於無知財主的比喻值得我們很謹慎,很嚴肅,很認真的來思考。中文聖經雖然以「無知的財主」作標題,比喻的主角其實頭腦很清楚,很會計劃,很可能他是台大商學院畢業,可能也曾留學美國哈佛大學。這位富人很像我們,或是說我們很像他,都很努力在準備我們所知道生命及生活的需要。
他有田園,有豐收,有管理,有積蓄,他認為他可以好好享受。我們大部分的人必定會很羨慕他。但是,耶穌比喻的結論卻非常地出人意外。上帝對這個富人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20節)最後,耶穌的結論是「凡為自己積財,在上帝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21節)親愛的兄弟姊妹,這個故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提醒,讓我們思考生命的意義,什麼是健康和富足生命?
福音書指出耶穌道成肉身目的是幫助我們有真正富足的生命。耶穌說,「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10:10) 今天早上我要跟大家一同從耶穌的三項邀請來思考生命在上帝面前富足最基本的要素。
一、我們的生命需要與主有親密的連結(約翰15:5)
耶穌邀請我們要時常以愛慕來親近他並與他連結。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翰6:35) 他指出我們跟他的關係,有如葡萄樹和枝子,「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什麼。」(約翰15:5)
我們都知道人與人中間的關係,需要不斷的親近,而且需要發自內心的愛慕以及委身;若沒有,關係會漸漸疏遠,感情會漸漸枯乾。
有一對差不多六十多歲的夫婦在路上開車,先生駕駛著車子,太太坐在旁邊,二個人安安靜靜地,都不講話。忽然有一部跑車從他們旁邊超車過去,是一對年輕人,二個人手臂繞在一起,非常親熱。看到這個光景,坐在旁邊的太太嘆氣道:「我們從前亦是如此。」那時先生手握著方向盤,眼睛看著前面,沒有表情地說:「我都沒有移動。」我相信我們會感受到他們內心距離的遙遠。
我們與主,與上帝的關係也是如此,在漫長的歲月中,若沒有從心底的愛慕及委身,若沒有時常與主的親近及連結,在需求引誘那麼多的世界,我們很容易受迷惑而失去方向及意義,我們的心靈會因為欠缺愛的澆灌而枯竭。
我相信大部份的基督徒,必定都知道這種親近上帝,靈修祈禱的重要,但是僅有「知道」是不夠的,要緊的是,我們須用心和行動來親近。在耶穌的教訓中,我相信都注意到「心」佔有非常重要關鍵的地位。例如,耶穌在宣告天國祝福的時候,他是從心開始講起。「天國」用今天的話來說,代表生命真正的祝福及豐盛,「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5:3)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上帝。」(馬太5:8)耶穌教我們「從心開始」。
我們若查考歷史那些聖徒的生平,無論自從前的奧古斯丁到20世紀在印度貧民窟工作的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他們每日在艱難的環境中事奉,他們的工作都非常的忙碌辛苦,但是他們好親像都有源源不斷的精力,自然內在的喜樂。為什麼?我們會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就是經年不斷,每日必定有固定的時間靈修,用心安靜跟主交通。
我們的生命需要上帝話語的餵養(馬太4:4)
我們需要殷勤學習以及讓上帝的話成為餵養心靈的主要食物。我們的心靈如同身體需要營養健康的食物。我們應該都記得耶穌曾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馬太4:4)主耶穌用這句話來對付魔鬼的引誘,這句話最早出現在申命記8:3。
親愛的兄弟姊妹,我們的生命和生活,確實是倚靠上帝的話。不知道上帝的話是一件危險的事。
從前有一個強盜在一次行動中受傷,無望當中得到一善心人士的幫助,身體得到復原。他非常的感激想要報答,但該人並不願告訴他姓名,只說他是一位基督徒,勸他以後不要再做強盜。他復原之後確實想要重新做人,但卻一時間找不到工作。所以他就求上帝允許他重操舊業,但允諾不搶基督徒。不過,要如何確定一個人是不是真正的基督徒?
他想到所有的基督徒應該都知道十誡,叫他們背唸十誡就可以確定他們是不是真正的基督徒。所以此後他若有人落在他手裡,他就要求他們背唸十誡,會背的人就放過他們,不會背的人就搶走他們的財物。親愛的朋友,你會不會背唸十誡?不會背唸十誡是一件危險的事。
我相信有人會說今天不會再遇到那種強盜了。是的,今天不會有那種要你背唸十誡的強盜。但是,請抬頭看看或者想一想今天的社會,我們居住的世界安全嗎?今天的社會為什麼到處充滿混亂、搶劫、強暴、殺人、放火、環境污染…,歸根就底分析原因,豈不是因為人的心沒有十誡,沒有上帝的話。
主前第八世紀以色列的先知阿摩司早就預言沒有上帝的話的悲劇,「主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必命飢荒降在地上。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阿摩司8:11)
十誡是上帝的話的代表,用今天國家法律作比喻,十誡是上帝國的憲法,其他的法律是根據憲法所發展的細節。無論憲法或法律都是要保障一個國家和他的子民能夠過著幸福、安全、和富足的生活。我們為什麼需要這本聖經?因為這本聖經要保障世界、人類、和所有受造物的幸福、安全、和富足。
我們今日的社會最大的問題不在於物質的缺乏或知識的欠缺,實在是因為人不認識或不重視上帝的話。親愛的朋友,上帝的話確實是我們--無論是個人或是社會整體--不可缺的食物。我們需要認真查考聖經,努力學習上帝的話,不僅用頭腦記,更要完全消化,進入我們的心。教會歷史許多信仰的前輩告訴我們,領受聖經最好的方法是謙卑完全順從聖靈的引導,用敬虔的心靈配合祈禱來讀。
三、用愛上帝的心來對待人以及做所有的事情(約翰14:21)。
在親近生命的主,以及領受上帝話語的餵養之後,我們需要用愛上帝的心來對待人以及做所有的事情。耶穌在約翰14:21說到遵行他的命令最主要的動力在於對他的愛。「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約翰14:21) 使徒保羅同樣強調所有的恩賜和服事都必須是定根在愛。「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 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祕,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甚麼…。」(哥林多前書13:1-3)
上帝的工不僅只有限定在教會。你的家庭、學業、工作、鄰居等,都可以是服事上帝的場合。以愛心養育孩子、陪伴老人、看顧病人、為上學或放學的孩子指揮交通、保護環境等都是上帝的工。一句鼓勵安慰的話、一個微笑、一杯涼水都能蒙上帝的悅納。
十七世紀一位聖徒,勞倫斯弟兄(1605~1691)說:「你的聖潔並不在乎做些什麼「別的」工作,而在乎你是否為神而作;若非如此你會常常為自己而作。如果你做每一件小事都是為愛神的緣故,你一定不會感覺厭倦。你的聖潔也不在乎你做些什麼「大事」。神不注重你做的事有多偉大,而是注重你付出的愛有多少。」(勞倫斯弟兄《活在神同在中》)
結論:連結生命的泉源,果實滿滿的人生。
主耶穌所說葡萄樹及枝子的比喻(約翰15:1-12),是一幅很有力,很生動的圖畫,記在心裡,可以時常提醒我們甚麼是在上帝面前真正的富足。「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約翰15:5,8
諸位親愛的兄弟姊妹,你的生命在上帝的面前富足嗎?你的生活有沒有連結在生命的泉源,你重視心靈的照顧及餵養嗎?你每天與人互動以及做事的動力來自哪裡?今早我們在一起學習或是複習三項要緊的功課耶穌是生命的主,我們需要時常用愛慕的心來親近他,這好像樹枝連結在充滿生命活力的葡萄樹。上帝的話是我們心靈的主要食物,他的話讓我們得著生活所需要的智慧,最後,當我們在世界用愛上帝的心來對待人以及做所有的事情,我們自然就成為多結果子的生命。
分享此文 ➤

瀏覽次數:1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