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福的生命
祝福的生命
主講人 / 作者:
鄭馨儀傳道
佈道日期:
2025-02-16
創世記12:1-9
今天的經文是亞伯蘭的生命見證。亞伯蘭怎樣順服,怎樣尊主為大,以及怎樣建立他的生命成為萬邦萬國的祝福,這是今天我要與大家來共同思考與學習的信仰生命課題。這個信仰課題就是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最基本的信仰要求,建立一個祝福的生命。
第一,成為他人的祝福
在今天的經文,第1節至第3節中間,上帝對亞伯蘭有一個要求與四個應許:一個要求是,上帝要亞伯蘭離開他的本地、本族和父家,要去上帝指示他的地方;四個應許是:(1)成為大國;(2)賜福給亞伯蘭;(3)叫亞伯蘭有名聲;(4)人要因亞伯蘭得著福氣。
敬愛的弟兄姊妹,上帝對亞伯蘭的應許,其實是對亞伯蘭信仰的要求;換句話來說,也是上帝對我們每一個基督徒信仰生命的要求,上帝要我們成為他人的祝福。所以,基督徒所建立的信仰生命與其他宗教所建立的信仰生命,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怎樣成為「他人的祝福」。
舉例來說,成為一家之主的我們,會努力去思考怎麼讓家中的妻兒幸福而快樂;成為媽媽的我們,去思索如何讓我們子女打從心裡感受到「有媽的孩子像個寶」;同樣的道理,成為子女的我們,是否可讓我們的列宗列族,以及父母感覺到,有這樣的兒女和子孫,實在欣慰。所以建立一個「成為他人祝福」的生命價值,是基督徒信仰的基本要求,亞伯蘭在上帝的引領下轉變成為祝福的人,相信上帝也必定使用我們生命各樣經歷來調整。我向神禱告,當我們願意同心合一,遵行上帝旨意而活,神是信實的,必會讓我們成為祝福的管道。
第二,存一顆謙卑順服的靈
今天經文的第4、5、6節告訴我們說,亞伯蘭七十五歲照著耶和華的吩咐與指示,帶著妻子撒萊、侄兒羅得,以及所有的家當、牲畜和奴僕,離開他生活七十五個年歲的故鄉吾珥,去他完全不知道,又充滿危險挑戰的地方──迦南。這對當時的亞伯蘭來說,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抉擇。亞伯蘭會成為「亞伯拉罕」,信仰之父,撒萊會被稱作「撒拉」,萬邦萬國的母親,就是因為這趟充滿神奇又險惡的旅程。無論他的旅途是多麼艱辛,謙卑順服的靈,使他有驚無險而萬事亨通。
謙卑順服的靈,的確會有產生「合一的心」,合一的心也必會成就大事。所以,沒有順服,也就無法成就福氣,欲成為他人的祝福,就一定要有一顆謙卑順服的靈。然而,「順服」的定義,絕不是順服自己喜歡成就的事,而是順服成就上帝的喜歡。就像我們的信仰之父亞伯蘭一樣,旅途無論有多麼地艱辛,甚至可能在這個旅程中信心軟弱,迷失方向,可能因為懼怕而犯錯,但他仍然對上帝擺上順服的心,謙卑的轉向神這樣的信心,上帝不會輕看,而且這正是基督徒信仰的基本訓練。
第三,建立「尊主為大」的生命祭壇
經文的第7節和第8節,我們可以學習到亞伯蘭尊主為大生命祭壇的見證。亞伯蘭一生,無論走到哪裡?或是遷移到哪裡?有一件事是他會優先完成的,就是建造一個祭壇求告耶和華的名。「祭壇」對希伯來民族的文化來說,是一個「生命契約」,也就是一個生命價值的取向。它有「敬拜」、「立約」、「求福」、「赦罪」的意義和價值。現代的我們,「祭壇」的意義,大部分只注重在「敬拜」與「禮拜」意義和價值上。然而,亞伯蘭建造祭壇呼求耶和華的名,除了「承認上帝是他生命的主宰,他是這位上帝的子民」的契約以外,更重要的,是亞伯蘭在見證「尊主為大」的生命祭壇。
敬愛的弟兄姊妹,「尊主為大」的生命祭壇,也是我們身為基督徒信仰生命的基本要求,無論我們有族群、文化、膚色、性別、年齡、學歷、職業上的差別,建立「尊主為大」生命祭壇是上帝所要求的信仰功課。那是一種個人的生命價值,也是團體的生命價值取向與生命契約。所以,尊主為大的人,一定能成為他人的祝福,來建立「上帝的國」,與主同工。
結論
最後,亞伯蘭這段呼召與領受應許的過程中,他用盼望的眼光活出每一天,在他有生之年尚未看見過神應許的大國,也還沒有親自住進去應許賞賜的迦南地,但亞伯蘭仍然在生命各樣處境中尊主為大、心存謙卑順服,竭力成為他人的祝福。願我們彼此學習使我們的教會為著上帝的事工,透過愛與受苦,成為家庭、社區、國家盼望的記號。願上帝祝福大家!也祝福士林教會,成為上帝重用的器皿;衷心地信靠上帝,不依靠自己的智慧,所成就的每一件事,都能遵行上帝的旨意。相信上帝必指引我們一條正直康莊的道路,使我們每個生命成為祝福的生命,活出耶穌基督的生命。
瀏覽次數: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