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耳的,就應當聽!
有耳的,就應當聽!
主講人 / 作者:
李信仁牧師
佈道日期:
2023-07-16
馬太福音十三:1-9,18-23
每年7月第三個主日是總會所定「文字傳道奉獻主日」,邀請眾教會一同來關心文字傳道事工,特別是支持《台灣教會公報》的發展。1885年7月12日(清光緒11年6月1日),遠東地區第一份教會報紙《臺灣府城教會報》創刊號發行,同時是台灣第一份定期出刊的報紙,也是《台灣教會公報》的前身。
清國統治時的台灣,識字率不高,而《臺灣府城教會報》創辦者巴克禮牧師(Rev.Thomas Barclay) 使用容易學習的台語白話字(羅馬拼音)撰寫發行,一般人學會白話字拼音方式就能讀報紙。
巴克禮看見當時台灣人的處境,辦報鼓勵信徒學白話字,讀懂聖經和報紙的消息,並聯繫教會與信徒。巴克禮的想法動機,很類似耶穌用「比喻」向人們宣講信息,為要使大眾能領受福音,瞭解信息。在沒有印刷術的時代,耶穌用口語來傳講;巴克禮則引進台灣第一台印刷機,用文字傳揚基督。
「比喻」(παραβολή / Parable)是什麼?
耶穌時代,拉比(教師)常用比喻、例子、故事等來講述道理和教導。「比喻」的意思是「放在旁邊,沿邊而擲」,因此,比喻是為了教導,將某件事放在另一件事旁邊的故事,用人們能理解的事情或故事,放置於要傳達、教導的事情旁邊。
新約聖經裡「比喻」只出現在耶穌的教導中,羅馬帝國下的巴勒斯坦地區,多數民眾是鄉野農人、牧羊人,還有許多在社會底層辛苦生活的人,受過教育的知識菁英常忽視這群人,但耶穌卻常跟平民群眾與底層弱勢在一起,用人們聽得懂的例子和故事來做「比喻」。既然人們都聽懂,才能「有耳的,就應當聽!」(太13:9)。
耶穌對群眾講的比喻不只是傳遞或隱喻信息,甚至是要挑戰人們,引導人們反思自己!比喻不是只傳遞一般人就能領會的道理,耶穌使用比喻為媒介,更進一步來說明上帝國的來臨、上帝的道和祂要在世上實現的盼望,為使人們們有耳的能聽見,有眼的都能看見。
撒種比喻,有耳當聽!
太13:1-8耶穌以種子來比喻,當「天國的道」上帝的話語,如種子撒在土地,但土地有各種情況,有些種子落在路旁,來不及發芽就被飛鳥啄食;有的落在石頭無法深根;有的則是被荊棘卡住,長不出果實;有的則在好土,結出果實。
耶穌講述撒種比喻只在結尾呼籲「有耳的,就應當聽!」然而,當門徒私下問耶穌:「對眾人講話,為甚麼用比喻呢?」(太13:10),耶穌才談到撒種比喻的意義(太13:18-23)種子落在不同土地上,所產生的效果。天國的道是種子,我們的心是土地,能使上帝的道成長。太13:1-9撒種的比喻,經文沒有定義撒種的人、路、石頭地、飛鳥,或不同的收成等指涉什麼。而是要人們反思,不同的人對「天國的道理」有不一樣的反應。撒種的比喻是每個人檢視自己是如何「聽」上帝的道,怎樣使這個種子,在每個人的心田、生命的土地上成長。
耶穌沒有將「比喻」的解釋完全絕對化,在解釋撒種比喻的很正面指出「撒在好土裏的,就是人聽了道,明白了,後來結了果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太13:23)。我們要注意,即使結實不多,同樣被稱為「好」的,例如,馬太福音第25章「按才受託的比喻」,領二千另賺二千,同樣被稱讚「你這又善良又忠心的僕人」(太25:23)。
我的心是土地,要種下主話語
今天,我們再次聽到「撒種的比喻」,提醒大家思考:「我是哪種土壤?」有耳當聽,我聽到了什麼?我是用什麼態度來面對和領受上帝的話語與天國的道?傳播發達的時代,您我所聽所聞是否有助於「天國的道」成長,還是像落在路旁,被鳥叼走?或是受影響,使原本的好土變得乾渴堅硬,種子無法繼續在心田釘根?或是被許多事物干擾,比如見到「白飯之亂」,種子像是被荊棘卡住,如耶穌所說:「後來有世上的憂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結不出果實。」(太13:22)。
「文字事工奉獻主日」,因有文字,使得耶穌當年口說的比喻,得以被書寫傳播。1872年7月12日台灣第1台印刷機印出第一份報紙以來,由紙本印刷出版,到現在網路傳播、社群媒體、元宇宙、區塊鏈、人工智能AI…等快速發展,在眾聲喧嘩的今天,願主耶穌幫助我們,用心聆聽「天國的道」、「上帝的道」。有耳的,都當聽,祈願上帝使您我聽見福音真理,親自灌溉每個人的心田,成為使天國的道、上帝的話語結實纍纍的好土地。
推薦信息
瀏覽次數: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