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渴

永遠不渴

主講人 / 作者: 
鄭以文傳道
佈道日期: 
2022-06-26

約翰福音四3-8,創世記廿六17-22

3耶穌就離開猶太,又回加利利去。 4  他必須經過撒瑪利亞, 5  於是到了撒瑪利亞的一座城,名叫敘加,靠近雅各給他兒子約瑟的那塊地。 6  雅各井就在那裏;耶穌因旅途疲乏,坐在井旁。那時約是正午。 7  有一個撒瑪利亞婦人來打水。耶穌對她說:『請給我水喝。』 8  因為那時門徒進城買食物去了。」牧師曾分享信息「生命的渴」,請我們檢視生命中最渴望的是什麼?並且聽到耶穌說:「誰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面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四:14) 耶穌所賜的是在十架上,為我們受傷、受死所流出的生命活水;這活水在我們裡面會成為湧泉,源源不絕、湧流不止;因此在自己喝足的同時,湧出的生命泉源必定會分享給周圍的人。另外一處經文「17  以撒就離開那裏,在基拉耳谷支搭帳棚,住在那裏。 18  他父親亞伯拉罕在世的時候所挖的水井,在亞伯拉罕死後,都被非利士人塞住了,以撒就重新把井挖出來,仍照他父親所取的名為它們命名。 19  以撒的僕人在谷中挖井,就在那裏得了一口活水井。 20  基拉耳的牧人與以撒的牧人相爭,說:『這水是我們的。』 以撒就給那井起名叫埃色 (『埃色』意思是『相爭』),因為他們和他相爭。 21  以撒的僕人又挖了一口井,他們又為這井相爭,以撒就給這井起名叫西提拿 (『西提拿』意思是「為敵」)。 22  以撒離開那裏,又挖了一口井,他們不再為這井相爭了,他就給那井起名叫利河伯 (『利河伯』意思是「寬闊」)。他說:『耶和華現在給我們寬闊之地,我們必在這地興旺。』」

ㄧ、經文中的困境

「水」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生命元素,我們在耶穌與撒瑪利亞婦人的記載中,看到敘加有一口雅各井,這口井從雅各的時代,一直成為子孫的祝福,但是不難想像,這口井應該也曾帶來許多的爭執與搶奪,根據經文記載,雅各的父親以撒,重新挖開阿公亞伯拉罕被非利士人封住的井,引起其他牧人相爭,以撒選擇了退讓,遷移居所,再挖一次,但是仍然引起敵對,以撒再次退讓,直到最終來到上帝所應允的寬闊之地,甚至後來非利士王亞比米勒來跟以撒訂立盟約,「我們明明看見耶和華與你同在;因此就說,讓我們雙方彼此起誓,我們跟你立約,使你不加害我們…。你是蒙耶和華賜福的!」(創廿六28)。是什麼原因? 是什麼力量? 讓以撒明明在非利士人眼中看起來是強盛的,能夠接二連三地選擇「退讓」?

二、生活中的困境

「疫情」讓我們最近的生活,產生了諸多的不便,在家上班、在家上課引發的家庭衝突、對經濟的影響、疫苗對健康的影響、媒體社群對我們的影響,甚至確診後,別人看我們的眼光、我們看別人的眼光、不能旅遊、不能一起吃飯,不論個人或家庭、群體,這段時間我們的生理、心理都承受了莫大的改變、焦慮與壓力。我們每天都喝了水,但是仍然口渴,這個水是不是象徵物質的享受和娛樂的消遣? 是不是喝水都不能解除人心靈深處的乾渴,反而越喝越渴、越喝越不滿足?

三、上帝的恩典

今天的金句詩篇四六10「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巴克禮牧師的翻譯是「恁著定定,著知我是上帝!」,現代台語是「攏靜靜!著知我是上帝!」,這首詩是亞述大軍壓境,希西家王求助於埃及,先知提醒王,不要依靠外邦人的勢力,因為上帝必要擊打埃及人,當我們面對困境時,常常依靠自己的力量或求助人的幫助,上帝卻叫我們要看祂的作為。「20以撒四十歲時娶利百加為妻。…是亞蘭人拉班的妹妹。21以撒因他妻子不生育,就為她祈求耶和華。耶和華應允他的祈求,他的妻子利百加就懷了孕。…25兩個兒子出生時,以撒六十歲。」(創廿五) 如果我們只看21節會以為上帝一下子就答應了以撒的禱告,但我們看25節,其實以撒與上帝有很長、很長20年的親密禱告時刻,「24當夜耶和華向他(以撒)顯現,說:『我是你父親亞伯拉罕的上帝。不要懼怕,因為我與你同在,要賜福給你,也要為我僕人亞伯拉罕的緣故,使你的後裔增多。』25以撒就在那裏築了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創廿六) 以撒跟他的父親亞伯拉罕,他的兒子雅各,都常常安靜、等候、築壇、敬拜上帝。在現代忙碌、講求效率、快速文化的影響下,我們有沒有足夠的休息? 有沒有足夠的安靜? 特別是安靜在上帝面前,或者接近大自然,透過上帝的創造,領受祂的同在,更重要的是去領受上帝所指引我們的方向,速度不一定不重要,但是方向對了,我們的心就可以「定定」,當我們經歷了一段與上帝同行之後,回頭再來看,就不難發現祂的恩典一直滿滿。

分享此文 ➤

瀏覽次數: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