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反省出發
從反省出發
主講人 / 作者:
許承道牧師
佈道日期:
2018-12-30
撒上二:18-20、26 西三:12-17
40年前讀大學時,一位剛從國外回來的老師,在期末最後一堂課時給我們一張表格,同學們都以為是其末考試卷。只見兩個題目:一、對自己這學期學習態度、收獲的滿意度作自我評量,並且寫出自認為能夠得到幾分?二、對老師的指導、上課內容、方式態度,有何收穫與評鑑,請直言不諱。
一、求主鑒察、引導歸正
這在1970年代下半,尚在戒嚴的時期,只有老師傳道授業解惑,學生舉手發問已算稀少的年代,怎麼可能評鑑老師呢?這位王老師開啟我們的眼界,看到當時歐美各大學、學生參與評鑑老師的正面功能與意義,也幫助我常常在生命重要的時間點,記得做反省、省察的功課。事情在執行過一個階段之後,不論是西方或是東方,對自己、對事情、對制度審慎的評估、仔細的反省,實有其必要。否則,不知道自己的缺失,問題勢必會繼續存在下去。若能知道自己的缺失,並加以改進,才不會因結不出果子,而空佔土地,遭到淘汰。
在猶太人的觀念裡,人之所以會遭遇災禍或罹患疾病,乃是因為犯下的罪比別人多,才會遭受上帝的刑罰。對此,耶穌特別指正其看法;因為人犯罪後,如果能夠悔改,還是會蒙受祝福的。耶穌以葡萄園裏的無花果樹為例說明:「6有一個人在葡萄園裏栽了一棵無花果樹。他前來在樹上找果子,卻找不到, 7就對園丁說:『看哪,我這三年來到這棵無花果樹前找果子,竟找不到。把它砍了吧,何必白佔土地呢?』 8園丁回答:『主啊,今年且留著,等我在樹周圍掘開土,加上肥料, 9以後若結果子便罷,不然再把它砍了。』」(路十三:6-9)
無花果在以色列是一種高經濟作物,一年可收成三次,因氣候的因素,除了四月、五月之外,一年有十個月可收成,因此園主會在葡萄園裏兼種植無花果樹。針對那些堅決不悔改歸向上帝的猶太人,就像已歷經三年、本可收成好多次的果樹,卻一次也結不出果子,是應當被砍下,但耶穌還是以寬容的態度給予機會,讓他們得著鬆土、施肥,以便能結出果子來。上帝是慈愛與憐憫的,只要人透過自我評鑑或他人勸導,而改正缺失,依然能夠蒙受祝福。否則,只會徒然吸收養分,卻有樹無果空佔土地,終究會被砍除。
詩人的禱告:「23上帝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24看在我裏面有甚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詩篇一三九:23-24)在今年的最後一個主日,我們除了向上帝獻上最大的感恩與讚美,並且要懇求聖靈幫助我們從省察出發,邁向2019年。
二、省察洞見智慧、彼此邁向合一
耶穌提醒我們,在教會信仰群體裏,同樣需要省察、評鑑。除了可量化的出席人數、收支經費、設備房舍外,教會更需要省察信徒整體靈性生命的健康指數。
主耶穌交代我們教會的兩大任務就是:牧養與宣教。牧養,是在生命的「迎來(嬰兒出生)送往(第三個生日)」之間,幫助弟兄姊妹認識真理、生命被裝備成全,經歷彼此相愛的誡命(約十三:34-35)。宣教,是在生活中有得救的見證、有分享福音好處的熱情,回應主耶穌大使命的呼召(太廿八:18-20)。因此所有評鑑的指標,都在這兩點基礎上來省察。之前我們學習教會就像:家庭、學校、醫院、軍隊,盼望功能健全,有助於牧養與宣教的落實。
群體的省察,特別需要從「整體」、「合一」的角度來著墨。洞見智慧,使我們認識真理,認識生命關係的「彼此」,才能虛己、邁向在基督裏的合一。德國學者Christian A. Schwarz(1999)所著的《自然教會的發展:健全教會的八種優良特質指引》中,有兩幅很特別的插圖。他沒有作太多的說明,只是要我們「看」其中有何啟示。
在左圖中的兩人,一前一後努力拉著車子,車上載了好多圓輪,卻讓車子以四方輪前進。他們都是上帝忠心的僕人,「做到流汗」,卻常讓人「嫌到流涎」。教會確實有緩慢的進展,但走得很辛苦。
如果教會知道自我評鑑、省察改變,就會如同換上「圓形的輪子」,又找出「隱藏的風帆」,車子終能乘風而行。這是「信徒成為門徒、同工洞見智慧、彼此邁向合一」,不再只是靠著人的力量、才智,而是有上帝的同工,按著上帝的智慧,讓聖靈的風幫助教會前進。
三、更新轉化的見證
撒母耳出生在士師時期後期,雖然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卻不為惡所勝,不受祭司以利二個兒子的行為所影響(撒上二:12-17),反而從小就「穿著細麻布的以弗得,侍立在耶和華面前。」(二:18-20)他仰望耶和華上帝,渴慕主的同在,因此對照濫權強奪的宗教環境,「撒母耳這孩子漸漸長大,耶和華與人越發喜愛他。」(二:26)
2019年將會是一個更新、轉化的季節,興建中的教育館進入結構主體的完成及環境景觀工程的施工。在使用執照取得後,將進行內部設備安置、裝飾。在陸續進駐(行政)、使用(聚會活動)的過程中,必定有磨合、調整之處。我們盼望面對這樣的挑戰時,是以「侍立在耶和華面前」的仰望、感恩來調整,成為更新轉化的見證。
保羅勸勉歌羅西教會信徒:既然已經與基督一同復活,就應當打開眼光求上面的事;因為復活的基督坐在上帝的右邊。並且要思念考量生命永恆的事,不要只看地上屬世的名利。保羅特別提醒「14...要穿上愛心,因為愛是貫通全德的。 15你們要讓基督所賜的和平在你們心裏作主,也為此蒙召,歸為一體。...17你們無論做甚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藉著他感謝父上帝。」(三:14-17)
在這更新轉化的時刻,教會的自我省察要回到起出蒙召的恩典裏,查驗起心動念的感動委身,我們會持續地從各方面來檢視、再出發:1.肢體關係更溫暖;2.門徒訓練更扎實;3.敬拜靈命更深化;4.事奉服務更多元;5.宣教事工更擴張。
【祈禱】
感謝天父上帝,讓我們士林長老教會得到祢所賜下的任務使命,教育館的興建將進入完成、進駐的階段。 但是在建堂建人的異象領受中,懇求聖靈再次更新我們,使每一位信徒兄姊都能與主更深連結,每天都認真「以上帝的話、與上帝說話」,抄寫金句、做靈修生活筆記,使靈命得到成長。謝謝主帶領,使教會能夠成為「造就信徒、造福鄰社」,「分享福音好處、守護社區心靈」的生命轉化中心。奉主耶穌基督聖名祈禱,阿們。
【思想與分享】
- 回顧2018年,分享一件最感恩的事;
- 在2019年,持續「以上帝的話、與上帝說話」,並且記錄下來,查看主更新改變我的事。
瀏覽次數: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