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有夠額?

甘有夠額?

主講人 / 作者: 
張勝為傳道
佈道日期: 
2018-07-29

約翰福音六:1-21

從這個禮拜開始,我們要再一次從約翰福音體驗,這一位與我們有關係的救主是如何:「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約一:14)。想像一下,你幾乎可以感覺到,加利利的海風,從你的臉上吹拂;大夥在傍晚,大夥踩著疲憊的腳步,卻都擁擠到山丘上,要聽那位老師的教導:「你們要用心靈和誠實敬拜我們的主!」放眼望去,好幾千人都專心聆聽,這個老師的話語懇切動聽,跟會堂中照本宣科的拉比有點不同,空氣中好像醞釀著一種更大的期待:「聽說他就是那位先知!」旁邊的人一面交頭接耳。夕陽即將西下,眾人坐的這片草地真是茂密又舒適,只是肚皮已經忍不住咕嚕咕嚕在響;前面的老師停止了宣講,將麵包跟魚乾高高地舉起,「太好了!還有提供晚餐!只是這麼多人…」當你還在想的時候,食物已經傳到你面前「需要多少就拿多少吧!聽說老師準備了很多!」聽前面的人這麼說,你放心拿了開始嚼了起來;果然,前面的麵包和魚乾源源不絕的一直傳過來,滿山遍野的人快樂地分享著這個意外的野餐「哇!真的吃到飽嗎?跟著老師準沒錯!」至於剛才聽了甚麼,似乎早就已經拋到十萬八千里外了。

 

一、

今天這段經文的故事,是我們都很熟悉的一段故事,儘管我們很難再還原當時的場景細節,我們曾經有這樣,生命當中大得飽足的經驗嗎?在七月初我們服務/福音隊前往嘉義新塭服事,受到當地同工很大的照顧,天天吃蚵仔和虱目魚,那幾天真的有一種肚腹非常滿足的感覺。在今天的故事中,到底五餅二魚是怎麼變多的呢?難道麵包會不斷一直長大、魚乾的肚子裡還會生小魚嗎?有些人乾脆解釋,這不是甚麼神蹟事件,而是眾人看到了拿出小孩子的愛心,大家就拿出自己早就預備好的便當。不過根據約翰福音的記載,耶穌,從第四章開始耶穌隔空醫治了小孩子,又在畢士大池邊醫治了癱瘓38年的病人,甚至行的神蹟太顯眼了(並且在安息日做了這些事),而被猶太領袖看紅了眼,想要殺他(約五:18)。跟著耶穌,的確是神蹟奇事不斷。

在我們今天讀到五餅二魚的神蹟中,耶穌不只要自己行神蹟,他還把這個餵飽眾人的難題拋給門徒:「腓力,我們到哪裏去買餅給這些人吃呢?」突然被出狀況題,腓力也滿臉愁容問號「就是花兩百塊銀子去買餅也不夠每人吃一小塊!」(約六:7)曾經,有一個人跟腓力一樣惶恐,不過他那時要餵飽的不只是五千個男人,而是六十萬個男人:「我從哪裡得肉給這百姓吃呢?他們都向我哭號說:『你給我們肉吃吧!』」(民11:13)。我們在生命中,怎麼樣衡量自己的付出?怎麼計算自己的能力、財力與心力?耶穌在這個遠離市鎮,沒有資源的曠野地(馬可六:32),特別考驗門徒們,也在這個時代繼續考驗我們。

如果你還不相信五餅二魚是個極大的神蹟,那麼下一段故事就更是讓人訝異,耶穌竟然大半夜不睡覺,在海面上行走!神蹟是個記號(sign),它並不高過自然律,卻是超越自然。當上帝在我們生命中放下這些記號,為的是告訴我們,祂仍然掌權;祂並不撇棄祂的受造,而是繼續關心與維護。

二、

既然人能做的都是有限的,那我們能期待甚麼奇蹟?大家不知是否記得四年前的一個案件。2014年8月9日,在美國中西部密蘇里州的佛格森(Furgeson)鎮,一位白人警官在臨檢時射殺一位沒有武器的18歲非裔青年邁克爾•布朗(Michael Brown),中彈六槍身亡;在隨後的判決。許多黑人起來抗爭,政府也不留情地出動裝甲車、橡膠子彈和催淚瓦斯回應;儘管根據後來的調查Brown有不配合調查且有偷盜和食用大麻的記錄,這個案件與之後的抗爭凸顯出了美國社會仍然存在的種族問題與暴力衝突。在這麼大的衝突中,一位53歲的女士Cathy Daniel(綽號“貓媽(Mama Cat)”)問自己:我到底可以做甚麼?她開始發送一些麵包、義大利麵和沙拉給抗議的群眾。這樣的善行如今擴大成為每週日晚上,發送便當給當地窮困和需要的人,她不只分送食物,還跟這些居民擁抱、聊天、認識他們;Daniel表示,食物有醫治的力量,當我們說黑人的生命很重要(Black lives matters)時,其實我們更應該說,所有的生命都很重要(all lives matters)。

在這個混沌不明的時代,單靠我們的智慧能力與計算,沒有辦法贏過所有的意外,但當我們獻上自己所有的,祂要把它轉化為生命之糧,甚至餵飽更多需要的人: 吃這餅,喝這杯,就近我的永遠不飢餓。 吃這餅,喝這杯,信靠我的永遠不渴。

【思想與分享】

  1. 我們的生活中有甚麼滿足/飽足的經驗呢?對我們來說,需要多少才“足夠”?
  2. 我們遇過怎麼樣的生活狀況題是我們招架不住,計算不來的?
  3. 我們有否付出短少卻加倍收穫的喜悅?
分享此文 ➤

瀏覽次數: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