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信上帝
我信上帝
主講人 / 作者:
許承道牧師
佈道日期:
2017-02-26
我信上帝
使徒行傳十七:22-29
亞略巴古(Areopagus)在雅典的西北,是當代的高等法院、城市的元老委員會。保羅第二次傳道旅程在歐洲,從腓立比、帖撒羅尼迦,到雅典,站在亞略巴古當中,向雅典人介紹他們所宣稱的『獻給未識之神明』的上帝。這位上帝不僅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甚至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保羅說上帝離我們不遠,引用雅典人古早的詩,說:「我們也是他所生的。」(徒十七:22-29)這是保羅在理性法院、知識殿堂向外邦人介紹:「我信上帝」--這是初代教會信徒必須表白的信仰內容與態度。
一、信
「使徒信經」主要目的是要澄清信仰內容,特別是回應當時已被判為異端的思想。而且門徒到普天下去傳福音,宣講耶穌所傳的「上帝國」之福音,並且將重點聚焦在「復活的基督耶穌」。由於宣教地點分散,每位門徒所傳的信仰理解和重點可能不盡相同,所以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難免產生分歧,甚至相互牴觸,因此,教會就必須提出有共識的核心信仰。
「信經」(creed)拉丁文是Credo,意思是「我信」,因此「使徒信經」的每一條文都以「我信」開始,然後述說我所承認接受的信仰內容。禮拜中每一位信徒藉著公開宣讀,表示自己承認、接受這些最基本的核心信仰。宣讀此文件的過程就是信仰告白(confession)--包括宣讀的內容和公開宣講的行為。
當有人決志接受基督耶穌的信仰要加入教會時,教會審查入會申請者的信仰,並要求在眾人面前告白自己所信的,其內容應該源自使徒所教導的核心信仰,讓使徒們在各個不同地方所教的內容有某種程度的一致性。許多傳統教會在主日禮拜程序中會以「使徒信經」來做「信仰告白」,這是「一次洗禮、一生跟隨」的提醒與見證。
二、信仰
人的知識能力有限,無法透徹了解萬事萬物,有些事物需要藉著相信而接受,這「相信」只是目前欠缺清楚的證據,並不是非理性的憑空臆想。科學家常常根據推理、而先「相信」宇宙中有某種值得探索的真理,然後努力找尋證據來證實他所相信的。等到證據齊全,就提出先前所相信之事物的「真實性」之結論。因此,這樣的相信和「盼望」是有密切的關連:「信就是對所盼望之事有把握,對未見之事有確據。」(來十一:1)保羅提到亞伯拉罕之所以能夠作多國之父時如此說:「他在沒有盼望的時候,仍存著盼望來相信,就得以作多國之父,正如先前所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羅四:18)
「相信」的背後隱含一定的推理邏輯,推理可能產生錯誤的結果,卻是理性的。這和科學家從「相信」或「假設」開始探索、尋找「證據」,再用理性辯證的方法得出合理的結論的邏輯,基本上沒有甚麼差異。信徒的「相信」和科學家的「假設」雖然不完全一樣,但「相信」若缺乏理性則淪為「迷信」,是不值得信賴的。一個正確的信仰(正信)應該是理性的,即使理性的認知並不完全。
除了理性分辨之外,形成真實、堅定的信仰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經驗」或「體驗」,「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伯四二:5)約伯認為人對上帝的起初認知,可能只是一種沒有基礎的理論或假設,但在與上帝面對面的生命會遇之後,這會遇的經驗將進一步強化初始的認知、而成為信仰的基礎。以前對上帝只具有知識(頭腦)的認知,有了會遇的經驗後,就對上帝深信不疑,祂不再是人在大腦裡面想像的上帝,而是心靈敬畏、仰望、尊崇的神聖對象,甚至是人生一切的主宰。
三、我信
「信仰」是生命的方向、意義、內容的指南針。不同信仰者有不同的生命態度和發展,而有信仰和無信仰者更有重大的差別。有信仰的人除了看見自己之外,很容易看到別人和在人之上的上帝,所以較能替別人設想或看見自己的有限,必要時也較能犧牲自己,成全別人和上帝。沒有信仰的人比較可能只看見「自己」,他的世界和生活基本上是以「自我」為中心,也就比較容易成為自私的人。
因此,宣稱自己是基督徒的人,必須審視自己的生命並且想想看:信或不信上帝,我的生命會不會有所不同?信或不信耶穌基督是主,我的生命意義是否會不一樣?如果會,就表示基督信仰和我的生命是有關係的;如果不會,那麼基督信仰可能只是表面禮儀,或只是一種需要時可以利用的工具,它對我的生命就無關緊要了。
「使徒信經」是以「我」,而不是「我們」為發聲的主體。所以,每一句信條的告白(意謂承認、認信),都以「我信」(credo)開始。信徒在公開宣讀時應該謹慎地檢視自己,是否真的承認、接受。宣讀信經不只是禮拜禮儀的一部分,它是檢查、反省我們自身信仰的標準。
思想與分享
- 用心熟讀「使徒信經」,有哪些內容是我心靈有感動、有領受的?
- 我能夠在朋友、同事、鄰居中,說出/活出「我信」的態度?
2017年大齋節 (the Lent)
「大齋節」又叫做「預苦期」,是從「聖灰星期三」(Ash Wednesday,或譯為「聖灰日」) 這一天起算,一直到受難週(the Holy Week)最後一天星期六(復活節前一日)止,這段期間包括6個主日和40天(所以也稱做「四旬齋」),總共46天。
2017年大齋節期的起算日是三月1日(「聖灰星期三」或「聖灰日」),三月5日是今年大齋節期的第一主日;受難週是四月9日(棕樹主日)至15日,四月14日(五)是基督受難日,16日是「復活節」。
大齋節是教會年曆中的一個重要節期,教會藉此節期向基督信徒預告:開始準備紀念耶穌基督在世受難至死的事蹟;也藉著三個主要的信仰行為:祈禱(對上帝)、禁食(對自己)、施捨(對鄰人),來更新自己的靈命,並配合讀經、默想,和其他禮拜或象徵,喚醒信徒效法耶穌基督的愛與捨己、犧牲之精神。並且在這段期間感念上帝極大恩典,讓基督耶穌死在十字架上,擔當世人的罪,使人從罪的捆綁中獲得解脫與救贖。
大齋節期間,基督信徒會特別注重自己的靈修生活,以認罪、悔改的心和行動來更新自己。更應該體會基督耶穌為世人擔罪、死在十字架上的苦心,一起以悲天憫人的態度關懷社會上的弱勢者、邊緣人、病痛者、以及其他任何需要幫助的弱者,並以實際行動參與救助工作,成為上帝拯救行動的同工。
上帝藉著基督死在十字架上,一方面替罪人死,另一方面則滿足「上帝之公義」的條件。基督信徒一樣可以藉著愛與犧牲的精神和行動,幫助這個有罪的苦難世界獲得改變,來滿足社會公平正義的原則。
瀏覽次數: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