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權能、榮耀

國度、權能、榮耀

主講人 / 作者: 
許承道牧師
佈道日期: 
2016-11-20

國度、權能、榮耀

代上廿九:10-13;林前一:22-24

馬太福音與路加福音都記載了主禱文,馬太所記是耶穌在登山寶訓中公開對眾人宣講,路加福音的背景是學生私下問說:「求主教導我們禱告」,耶穌才教他們的。處境不一樣,教導的對象不同,記錄下來的內容也不一樣。到底耶穌有沒有說:「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太六:13)這句頌讚(頌榮)呢?教會歷史有六千多種古抄版本,絕大多數有這句。無論主耶穌是否有教導這頌讚,它已經是上帝通過教會給我們的啟示。

一、說文解字

「因為」是連接詞,表示事情的因果連結。在頌榮之前有「因為」,表示後面接「所以」的動作。「所以」甚麼呢?就是:「願祢的名為聖,願祢的國降臨……救我脫離兇惡。」整篇主禱文的意思就是:天父上帝,因為祢掌國度、有權能、滿榮耀,所以我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向主求「願祢國降臨…」這七樣事。「因為」ὅτι(hoti),就是「的確、確信」的意思,意指:前面七個祈求(願祢名聖、願祢國降臨、願祢旨意成、賜阮日用飲食、赦阮罪債、免阮陷入試探、救阮脫離惡者),是根據、建基於後面三個頌讚(天父的國度、權能、榮耀),因為上帝掌國度、有權能,所以我們才有信心敢這樣向祂祈求。

國度βασίλεια(basileia),意指權柄、統治,在其轄區內就有權力管理,所以上帝是掌管一切的主宰:「耶和華在天上立定寶座,祂的國統管萬有。」(詩一O三:19)

權柄δύναμις(dunamis),英文dynamite(炸藥)源自此字,台語譯為「權能」,指上帝有執行的能力。上帝有能力就可以成全,要做的事必定會完成:「主耶和華,看哪,祢曾用大能和伸出來的膀臂創造天和地,在祢沒有難成的事。」(耶卅二:17)

榮耀δόξα(doxa)是我們對掌理國度、擁有權能的上帝的一個讚美;因為祂既有權,又有能,所以配得我們的頌讚(doxology):「耶和華-我們的主啊,祢的名在全地何其美!」(詩八:1)

永遠αἰών(aion),就是絕對不會改變的。上帝的權柄、能力永遠存在,永不改變,所以我們可以放心倚靠,向祂禱告也是永遠有效:「主啊,祢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諸山未曾生出,地與世界祢未曾造成,從亙古到永遠,祢是上帝。」(詩九十:1-2)

阿們 ἀμήν(amen),意指以上所祈禱的,不是隨口胡說、信口開河,而是真正、誠心、真實地,就是「誠心所願」。就像啟示錄作者的禱告:「證明這些事的、說:『是的,我必快來!』阿們!主耶穌啊,我願祢來!」

二、祈求與頌讚

聖經告訴我們禱告有兩部分:「…就俯伏在羔羊面前,各拿著琴和盛滿了香的金爐;這香就是眾聖徒的祈禱。」(啟五:8)香是祈禱,琴代表歌頌讚美。到上帝面前要預備讚美的琴(praise)和祈求的香(prayer)。主禱文前段有七個祈求,後段以讚美結束,這是一個完整的禱詞。

大衛從小就會彈琴頌讚,當國王後,最合上帝心意的頌讚,是為上帝預備建造聖殿材料後的歌頌:「 10  大衛在全會眾眼前稱頌耶和華;大衛說: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我們的父,你是應當稱頌的,直到永永遠遠!  11 耶和華啊,尊大、能力、榮耀、勝利、威嚴都是你的;天上地下的一切都是你的;耶和華啊,國度是你的,並且你為至高,為萬有之首。  12 豐富尊榮都從你而來,你也治理萬物。在你手裏有大能大力,你的手使人尊大強盛。  13 我們的上帝啊,現在我們稱謝你,讚美你榮耀之名!」(代上廿九:10-13)主禱文後段的頌讚,看似大衛王禱詞的濃縮版。

讚美與祈求應該要平衡,基督再臨時,我們到新天新地,在永恆裡敬拜讚美上帝:「我又觀看,我聽見寶座和活物及長老的周圍有許多天使的聲音;…我又聽見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滄海裏和天地間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說:『願頌讚、尊貴、榮耀、權勢,都歸給坐在寶座上的那位和羔羊,直到永永遠遠!』」(啟五:11、13)天使是聖歌隊、敬拜團,他們一帶領,會眾大家就跟著唱。就像我們士林教會佈糧帶領信徒敬拜讚美,或像聖歌隊讚美時,會眾也會加入唱詩一般。整體會眾、所有信徒都在讚美上帝。

三、直到永遠的天父

上帝造人時:「照著祂的形像創造人,…上帝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命之氣吹進他的鼻孔,這人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創一:27,二:7)所以宇宙受造界有兩種存在:一是「客體(object)--萬物」;一是「主體(subject)--人類。」人有上帝的形像、有上帝的生命氣息,因此分享造物主的主體性。所以人不僅被上帝擁有,也經歷祂用愛心來統治,希望人願意回應祂的愛。祂是天父,不只是擁有(own)我們,更期待我們受其規範(rule)、遵行祂旨意。我們雖然有限、軟弱又自我中心,但天父有能力幫助我們回應祂,「在人這是不能,在上帝凡事都能。」(太十九:26)

我們之前談過「上帝國(掌管、統治)」到底在哪?耶穌說「上帝的國來到,不是眼睛看得見的。…因為上帝的國就在你們心裏(中間)。」(路十七:20-21)上帝國度在你們的心靈裡,在你們彼此相愛的關係中。你的心裡有愛,就有上帝國;你們的心裡有愛,愛就會活在你們的關係中。

上帝的權能有兩層面:一是讓耶穌願意被掛上十字架,「十字架上的耶穌」是為了愛願意犧牲自己的能力;二是祂有制服惡者、審判的能力。十字架上愛與犧牲的能力不是讓別人受苦,是願意自己受苦。這種能力救贖了我們,使我們被祂的愛感動而願意悔改。保羅說:「  22 猶太人要的是神蹟,希臘人求的是智慧,  23 我們卻是傳被釘十字架的基督,這對猶太人是絆腳石,對外邦人是愚拙;  24 但對那蒙召的,無論是猶太人、希臘人,基督總是上帝的大能,上帝的智慧。 」(林前一:22-24)所以十字架救贖之道被猶太人和希臘人譏笑,說:「要是有能力,就不會被判刑、釘死。」但對於得到上帝恩典的人,不管是猶太人或希臘人,都認為基督是上帝的能力,因為那個能力會感動我的心,會讓我整個生活被轉變、活化。

但願我們每次以「主禱文」禱告時,都能頌讚天父奇妙的愛、創造的奧秘:「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祂手的作為。」(詩一九:1)「全地都要向耶和華歌唱!天天傳揚祂的救恩!」(代上十六:23)如果以「國度、能力與榮耀全屬上帝」作為禱告結束的高峰,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會活出誠心願意順服、依靠和見證的生活,這是與祈禱相吻合的生命。

思想與分享:

  1. 我願意用心一句一字細讀,咀嚼主禱文的意義,成為我生活中最重要的祈禱與見證。
  2. 我的禱告中,祈求(認罪、感恩、求助、代求)與頌讚(感謝、讚美、頌榮)是否平衡?
  3. 在我的各樣人倫關係中,是否有愛與犧牲的實踐?哪一種關係是我比較願意又有能力落實信仰?哪種關係(處境)是我較難展現愛與犧牲的?
分享此文 ➤

瀏覽次數: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