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一的愛

合一的愛

主講人 / 作者: 
許承道牧師
佈道日期: 
2015-04-19

合一的愛

約翰福音十七章20-26節

今天的經文是取自約翰福音十七章,耶穌的禱告中的一段,主耶穌的焦點在「合一的愛」:「我不但為這些人祈求,也為那些藉著他們的話信我的人祈求,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父祢在我裏面,我在祢裏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裏面,好讓世人信是祢差我來的。祢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我在他們裏面,祢在我裏面,使他們完完全全合而為一,讓世人知道是祢差我來的,也知道祢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父啊,我在哪裏,願祢所賜給我的人也同我在哪裏,使他們看見祢所賜給我的榮耀,因為創世以前,祢已經愛我了。公義的父啊,世人未曾認識祢,我卻認識祢,這些人也知道是祢差我來的。我已讓他們認識祢的名,還要讓他們認識,好讓祢愛我的愛在他們裏面,我也在他們裏面。」(20-26)出現最多次的字是「 合而為一 」,有四次,「 在…裡面 」句型則出現七次。

一、教會歷史的合一

合而為一的一,是指甚麼?由誰成為一?就像每個公司、團體都會強調「團結就是力量」,但,團結在哪個基礎、團結成哪個樣式,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希望「向我團結」、「團結成我的樣式」。因此,團結是最常被提出的口號,也是最難做到的事。在歷史上的教會,同樣一直存在這種「合一」的難題。

天主教講求一,是統一的一。其實天主教會Catholic Church原意是指正式的(formal)、普遍性的教會。福音於大明帝國萬曆年間(16世紀末、17世紀初)傳入時,取「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稱其敬拜獨一神靈,即為天主,因此稱為天主教。中世紀天主教講求統一,全世界天主教會唯教宗(教皇)說了算,這是只能夠有一種聲音的一,不是合一,是統一。這種統一在各時代一直有神父、教士提出反省、甚至反抗,直到1517年引發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後的教會(教派)百花齊放,數百年來信義會、長老會、浸信會…,全世界的基督教會早已是成百上千的教派(教會)了。因此不要說基督徒分辨不來,連要向別人傳「彼此相愛」的福音時,都會碰到「該信哪一個」的質疑與難題?有些教會開始反省:從前我們不願意教皇一人說了算的極權統一,現在卻成為一人一把號、各唱個的調的散亂情況。所以在二次世界大戰時,一些教會開始努力接觸、交換意見,之後成立今天的普世教協(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WCC)。這有一點像是基督教的聯合國,我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也是其中的一員。

這是聯合性的組織,所有加入的教會成員,可以各自表達立場與意見,學習將「異見」降至最低,但還是個別的自主獨立。這種組織最重要的意義是形成一個溝通平台,讓個別教會在平時也能夠彼此教換意見。這是 象徵性的合一 ,聯誼、聯絡、聯盟,都要因事置宜。

二、讓世人知道並相信是上帝差耶穌來

今天的經文是真正的「主禱文」--主耶穌的祈禱,目的是為祂的十一個門徒禱告(當時那要賣耶穌的猶大已經離開了),不僅如此,祂並且禱告說:「 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信我的人祈求 …」(20節)這就 包括你我每一個人,主耶穌都在為我們禱告 ,這是真實又奇妙的恩典;耶穌為門徒、為我們禱告甚麼?「…使他們都合而為一。」(20節)「讓世人知道是祢差我來的」(21節)禱告門徒能夠合一,以便讓世人知道並相信是上帝差耶穌來。

所以我們每一個受過洗的基督徒都要知道,活在世上的目的不是要上天堂,而是要把握機會將上帝救贖的福音分享給別人,這是基督徒人生的最高目的,更是上帝的心意,聖經說:「祂願意人人得救,並得以認識真理」(提前二:4);「其實祂是寬容你們,不願一人沉淪,而是人人都來悔改」(彼後三:9)。上帝不只要救你,祂還要救許多人,你的家人、同事、朋友;如果信耶穌真的是福音、是恩典的話,怎麼可以只有你得救?因此耶穌的禱告:「也為那些因他們(門徒)的話信我的人祈求…」(20節)。

三、門徒合一活出上帝愛的榮耀

主耶穌祈禱上帝,藉著門徒的合一,來讓世人知道相信:「使他們完完全全合而為一,讓世人知道是你差我來的,…」(23節)門徒合一,會讓世人可以知道、可以相信; 我們合一,世人就會信,世人就會知道 。「合而為一」,在這段聖經中共講了三遍,有一點逐漸加強的意味:「使他們都合而為一」(21節);第二次,「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22節),強調門徒的合一與聖父、聖子合一的相像意義;第三次更強烈,「使他們完完全全的合而為一…」(23節)這樣的話,世人不只知道,也可以相信:是上帝差派耶穌來的。

上帝的愛住在信徒的裡面,會產生榮耀,這個榮耀就是合一,這個榮耀就會吸引眾人羨慕來信祂。聖經說:「使他們看見祢所賜給我的榮耀…」(24節) 這榮耀是因為上帝愛耶穌,帶來愛的榮耀、被愛的榮耀 。就像戀愛中的男女,越看自己是越漂亮,即使不化妝也看得很美,這就是被愛的榮耀。一個人若有被愛的感覺,每天都會喜樂歡笑心情很好,這是被愛的榮耀。耶穌的禱告:「因為創世以前,你已經愛我了。」所以祂的 學生一看到祂的生命,就羨慕來跟隨祂 ,主耶穌也希望祂的學生有這樣的榮耀,不只是看到,也能夠體會到,所以聖經說:「 我在他們裡面 …」(23節)。

耶穌說: 這個愛是在他們裡面,在他們中間 。意思是說,不是門徒心中有主耶穌,心中有愛的榮耀;而是說, 在眾門徒之間,有耶穌基督為主 門徒之間有愛的見證 。這是過去一年,我們一起學習的主題:「愛在關係裡」。因為在我們裡面的,人家看不到,在我們中間的,人家看得到。

四、合一的愛

主耶穌說:「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是我的命令。」(約十五:12) 合一的愛造成榮耀 愛帶來希望 吸引人來跟隨 我們所走的這條路。「公義的父啊,世人未曾認識祢,我卻認識祢,這些人也知道是祢差我來的。我已讓他們認識祢的名,還要讓他們認識,好讓祢愛我的愛在他們裏面,我也在他們裏面。」(約十七:25-26) 「上帝是愛」(約壹四:8),耶穌已經指示門徒,還要繼續指示他們, 繼續到一個程度,上帝的愛就深化到門徒的生命裡面與生活中間 ,這是愛的落實。基督徒繼續體驗, 體驗到一個程度,真的像耶穌這樣地愛出來時 ,「這樣世人就知道,世人就相信」。

合一的愛在「彼此陪伴、互相照顧,彼此尊重、互相成全(貢獻)」的生命中呈現。

  1. 交往陪伴。上帝的愛落實在我們的婚姻、家庭中,這是信仰最主要的目 的,要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呢?偶爾要在一起聊天,在一起逛百貨公 司,在一起吃飯,台語叫作「搏感情」。如果彼此都不見面、都不講話, 那是愛不起來的,起碼要接觸陪伴,或是團契、或是小組,要找機會在 一起,彼此交往「我們把所看見、所聽見的傳揚給你們,為要使你們也 與我們有團契(相交),」(約壹一:3)小組和團契都一樣,讓我們彼此有 8 來有往、有「交陪」,這就是合一的愛。聖經說:「愛弟兄,要相親相 愛;」(羅十二:10)
  2. 互相照顧。合一的愛就是困難來的時候,最弱小的會被保護在最裡面; 彼此互相照顧,特別是照顧最弱小的,最有困難的。
  3. 互相成全。成全就像是在拼一幅五千片的圖像,貢獻自己手頭上所有 的,來補足成全別人所缺的那塊;同樣,我也接受別人的幫助,來得到 成全。有時會陷入自我中心的盲點裡,就是看手頭上所拿的正是我負責 的區塊中的幾片,無論如何也不願鬆手交給別人去試試。合一的愛會看 到彼此的需要,互相貢獻、互相成全。聖經說:「眼睛不能對手說:『我 用不著你。』頭也不能對腳說:『我用不著你。』」(林前十二:21)用 不著別人幫忙,這是驕傲,不是客氣,不是合一。所以「你們各人的重 擔要互相擔當,這樣就會成全基督的律法。」(加六:2)「我們要彼此相 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來十:24)
  4. 彼此尊重。台語說:「一樣米飼百樣人」,遇到有意見不同,看法相異, 見解不一樣時,就要學日本人的鞠躬,各退一步、方能成禮。尊重是給 對方時間和空間,「恭敬人,要彼此推讓。」(羅十二:10)推(退)讓 就是退一步,騰出空間給對方。雅歌書說:「不要驚動、不要叫醒我所 親愛的,等他自己情願(不要喚醒,不要挑動愛情,等它自發)。」(二:7) 等待,就是給對方時間。合一的愛在尊重,尊重是要有等的時間,有讓 的空間。

合一的愛是不容易的事,所以我們需要讓上帝的愛藉著聖靈來到我們 當中,引導我們與主連結,這樣我們彼此就會有「交往、照顧、成全、尊 重」,這就是「在主裡的合一」,也才有可能合一,耶穌說:「你們若常在 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凡你們想要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全。」 (約十五:7)這個就是與主合一,遵守主的道,就是在主的裡面。

思考與分享:

  1. 對於「合一的愛」,我覺得在我所屬的牧區中,可以如何投入?如何從 交往、照顧開始?
  2. 我對「成全、尊重」的看法為何?請分享生活中所遇到的見證。
分享此文 ➤

瀏覽次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