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主的要求
上主的要求
主講人 / 作者:
許承道牧師
佈道日期:
2014-04-06
上主的要求
彌迦書六:8、馬可十二:13-17
基督徒在上帝面前回應:「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上帝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彼前四10)這裡強調「彼此服事」,表示管家所管理的,包括「彼此」、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規則,這是最微妙也是最不容易的管理。我們常說「家務事」,這是「私事」,所以清官難判、外人勿介入。但是一出家門,無論是社區、社會、國家,都不是私事,是「公事」,是與眾人生活、生命息息相關的「公共領域」,俗稱「政治」。
世上多數人對公領域的事物雖有關心,但是對其運作較沒興趣,尤其像台灣因為特殊的歷史情境,父母長輩大多不願、甚至禁止兒女關心或參與公共領域的事物,更遑論投入政治性的運作裡。因此公領域的事物是我們無法拒絕或隔離的生活實況,是無法說:「我不管政治」,就可以脫身的,它不是一個選擇(Option)。若此,基督徒從聖經學習信仰給我們的教導。
一、政治的吊詭
以今天的經文故事來看耶穌時代的公領域,其政治的複雜性不輸今日台灣。「他們來了,就對他說:『夫子,我們知道你是誠實的,甚麼人你都不徇情面;因為你不看人的外貌,乃是誠誠實實傳上帝的道。納稅給凱撒可以不可以?我們該納不該納?』」(可十二14-15)
此處「他們」,是指猶太人中的法利賽派和希律黨(撒都該派)的聯合,原本信念相反、生活行動相異的兩派,為了政治上的共同敵人,可以合縱連橫地暫時合作。這是公領域團體的特性,19 世紀英國首相巴麥尊(Lord Palmerston)的名言:「英國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為了利益,政治上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
美國神學家尼布爾(Karl Paul Reinhold Niebuhr,1892-1971)之名著《道德的人與不道德的社會》,提到人往往不知道自己有限,而以自己為生命的主宰、命運的支配者和價值的裁判者;甚至藉著權位所虛張的傲慢以掩飾自己的軟弱與無能,圖謀更大的權位,以作為自己不安全感的防禦工事。得權位者為鞏固其權力地位,更容易將個人思維道德化為絕對真理,並將所有不順服者都歸之於「惡」。
二、信仰的智慧
因此,「他們」以公民納稅義務為題,「要就著他的話陷害他。」這是政治鬥爭,也是公眾人物所面對的挑戰功課。耶穌因為傳上帝國的福音:「日期滿了,上帝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可一15)已經成為公眾人物,並且在百姓中形成一股力量,有一群人跟隨他,這種情形使「他們」兩個黨派感受威脅,於是想要逼迫耶穌,但是「耶穌知道他們的假意,就對他們說:『你們為甚麼試探我?拿一個銀錢來給我看!』」
這種惡意試探常常使基督徒從公領域撤退,不願意談論、不願意表達對公共事務的看法。但是耶穌給我們智慧的榜樣,說:「拿一個銀錢來給我看。」當時以色列人做買賣,是用羅馬政府印鑄的金銀幣來交易,來到聖殿奉獻時,這種銀幣不能帶進聖殿,因此聖殿外面才會有兌換錢幣的,換成以色列的聖殿幣,因為這種錢幣上面沒有羅馬皇帝像,換好的錢才可以拿到聖殿裡面去。
耶穌接著說:「這像和這號是誰的?」他們說:「是凱撒的。」 耶穌說:「凱撒的物當歸給凱撒,上帝的物當歸給上帝。」意思是說,用凱撒政府的錢,代表接受他的保護與統治,錢上有凱撒的象,所以錢歸凱撒,就要繳稅;而我們每個人都有上帝的形象(創一26),因此,所有的人都應當歸給上帝。
三、上帝的要求
保羅說:「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該如此,」(提前二1-2)這是為了「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地度日。」基督徒不僅為君王、掌權者禱告,也要幫助掌權者知道:「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箴九10)順服賜權柄的上帝:「沒有權柄不是出於上帝的。凡掌權的都是上帝所命的。」(羅十三1)
先知彌迦說:「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六8)此處說「與你的神同行」,我們要跟著耶穌的榜樣走,要行公義,但是公義之外要有憐憫;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有謙卑的心與態度,不要只是驕傲地依法行事,免得帶來腐敗。在公義、憐憫、謙卑中,時刻與神同行中,求上帝帶領我們應該怎麼做。
上帝給我們不一樣的呼召,有人是體制外批評的角色,有人是體制內幫助的角色,或是體制內掌權的角色,我們大家都要謹守住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與神同行這樣的精神,使我們成為政治上的好管家。
思考與分享
- 如何為國家、政府、政黨、社會運動禱告?
- 試分享心得:凱撒的物當歸給凱撒,上帝的物當歸給上帝。
瀏覽次數: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