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的盼望
生命的盼望
主講人 / 作者:
許承道牧師
佈道日期:
2012-03-11
生命的盼望
﹝經文﹞彼得前書1:13-25
今天(3月11日)是日本福島地震海嘯引起核災一周年的日子,除了為日本受難的家庭與社群代禱外,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通過總會事務所奉獻的金額為新台幣5,300萬元,分別捐獻至日本基督教團、日本基督兄弟團、日本耶穌基督教團、亞細亞福音宣教會、日本基督教協議會,及千葉台灣教會,還有許多教會是直接和災後重建區的教會或社團聯繫奉獻。今年2月21至23日在新竹聖經學院舉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日本基督教團宣教協議會」,日方代表在表達誠摯感謝之外,提到重建工作其實是非常緩慢的。因為PCT有921大地震(1999年)及八八風災(2009年)之重建經驗,因此在該次宣教協議會中特別合作計畫,預定於宮城縣仙台舉辦「Working Camp 勤勞營」,邀請PCT青年朋友或是志工友人前往參與在重建和陪伴的工作。
在「跟哭泣的人同哭泣」(羅十二15)之餘,咱也要省思「核電神話---安全、低價、低汙染」的荒謬,核電是以「絕對不可能、也不能出錯」為前提做設計,但這樣的前提連在實驗室裡都無法做到,更何況核電要擺放在大自然裡、擺放在人間社會裡。圍牆築得越高,敵對能量累積也越高,雖然有風險評估與預防,一旦環境條件改變,反撲造成的災難勢必衝破原先設計的防線、而釀出巨災。
在這種劇變、不確定性的科技神話中,讓人更深思生命的盼望與目標到底在哪?
憑著基督寶血得救贖、得釋放(17-21節)
今天我們一起讀的經文彼得前書一章,是寫給散居在小亞細亞(今天的安那托利亞,屬土耳其的領土)北部的信徒。初代教會的基督徒四處傳揚上帝藉著耶穌基督的復活所賜下的救恩,福音廣傳遍及整個羅馬帝國。由於基督信仰是從耶路撒冷的猶太人開始向外傳播開來,他們拒絕獻祭給羅罵皇帝,不參加異教的崇拜儀式,再加上羅馬官員常常將基督徒與猶太人當熱心政治、對羅馬統治不滿的激進份子混為一談,因此大受評擊,甚至為信仰而受迫害。
人得以從敗壞中釋放出來,其代價是基督所流寶貴的血。為了鼓勵在此處境的基督提能夠堅定信心、不受威嚇,堅持對上帝的信靠,彼得說:「雖然現在因種種的試煉或許必須暫時受苦;這種經歷無非要證明你們的確有堅定的信心。」(彼前一6-7)。因此彼得提醒信徒「你們寄居世上的日子應該敬畏上帝。」
主的道永遠長存(22-25節)
重生的生命是順服真理,潔淨自己,跟其他信徒有手足之情,從心底熱切彼此相愛。主耶穌在回答那位在夜晚來找他的法利賽人的問題時(約三1-8),讓我們看到,重生是和靈性更新、信仰能力、及生活見證有關係的:「要不是有上帝同在,沒有人能行」,「人若不重生【2】就不能看見上帝國的實現」,「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成為上帝國的子民,人的肉身是父母生的,他的靈性是聖靈生的」,「風隨意吹動,凡從聖靈生的,也都是這樣」。
世事變化難料,花開花謝固然引人深思,卻無法使人靈性滿足、並且飽足。彼得特別提醒我們;「你們已經重生,不是從那會朽壞的種子生的,而是從那不朽壞的種子─就是上帝活潑永恆的道所生的。」此生命之道「就是所傳給你們的福音」,而且「主的道永遠長存!」
心要準備好,時時警惕,把希望完全寄託在耶穌基督(13節)
預備心,時時警惕,生命的盼望在於耶穌基督顯現時所要賜給我們的恩典。「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或譯:你要切切保守你心),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四23)就像故事說的,一個家庭的主人發現車庫裡的一件工具--斧頭不見了,隔天早上看到隔壁那個11歲的少年人,越看越像小偷,「我 一定要找到證據,把他繩之以法,交給警察。」這位主人心中如此盤算。那幾天,隔壁少年人上下課經過他家門前、向他打招呼,他都不想理他,因為越看越像小偷。有一天晚上在整理車庫時,發現斧頭在車子底下,找到了,心理甚為高興。
第二天早晨醒來,從窗口看到隔壁那位少年要上課去,還向他打招呼,這位先生看那少年人,越看他越像個有禮貌、誠實的鄰居少年。「約束你們的心(原文是束上你們心中的腰),謹慎自守」,就是要學習上帝說的:「我的意念不是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不是你們的道路。」(賽8)尋得上帝公義慈愛的心意與道路。
此一生命盼望的功課,是信仰,是必須倚靠耶穌基督顯現時所要賜給我們的恩典。
瀏覽次數: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