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候的父親

等候的父親

主講人 / 作者: 
張德麟牧師
佈道日期: 
2011-11-13

等候的父親

﹝經文﹞路加福音15:11-32節

今天讀的聖經是聖經中有名的「浪子回頭」的比喻,我們稱它為「浪子回頭」的比喻時,我們已從兒子的角度讀這段經文。從兒子的角度讀這段經文,你會發現耶穌將大兒子比擬為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二兒子則被比擬為罪人。這樣讀,我們會加強耶穌是「稅棍和罪人的朋友」的印象。這樣解經不算不適當,但在這樣解經的過程中,我們至少弱化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仁慈的父親。

今天我們選這段經文,而且從父親的角度讀。理由是這段經文原本就應該從父親的角度讀。William Barelay在他的新約註釋書中說:「這個故事的標題其實不該叫『浪子的比喻』。因為浪子並不是故事中的主角。標題應該是『慈父的比喻』。因為故事中強調的是父親的愛,而不是描述兒子的罪。」

如果從父親的角度看這段聖經,關鍵的經文應該在第二十節:「他離家還遠,父親望見了他,就充滿愛憐,奔向前去,緊抱著他,不停的親吻。」何以「離家還遠,父親望見了他」?最可能的情況是父親原本就天天在那裏「矚目企盼」。這樣,才可能遠方一個小點出現,父親立刻跟自己說:「我兒子回來了。」上述的意思用更白的話語說,就是,父親「天天等候」那迷失的兒子。

這個「等候」有深刻的信仰意含:

.等候是為了教育

比喻一開頭提到,小兒子對父親說:「爸爸,請你現在就把我應得的產業分給我。」依猶太律法,父親的財產長子可得2/3,次子可得1/3(申命記二十一:17)。所以,二兒子這樣說也不算錯,只是在猶太人的家中(以台灣人的觀點看也是一樣),父親還健在,就主動要分家產,是不適當的事。但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兩個兒子」。

等候是一種教育。我曾看過一則新聞,提到有一個母親在國小的孩子回家後,幫她作功課,即使漢字的生字練習,也是母親握著小孩的手寫下的。這個小孩要到很晚才能休息,因為她母親會一遍又一遍地幫她修改,直到看起來完美為止。隔一天上課時,這個小孩子無法集中精神上課,因為每晚寫作業花太多的時間。自己隨身該攜帶的東西也經常丟三落四。然後,她母親就會突然跑進教室:「老師,小玉的水壺在這裏」,老師:「小玉的鉛筆盒在這裏。」

我看到的這篇文章是小玉的導師寫的,小玉的老師說,這位家長用上述的方法介入小孩子的學習過程,這會讓小孩子失去了可貴的「摸索過程」。這句話用今天的講題說,就是,小玉的母親不會等候。她喜歡速成的東西,而速成的東西常常是反教育的。

浪子的父親沒有拒絕浪子的要求,從教育的立場看,他尊重孩子「摸索的過程」。這位父親等候孩子「自我發現」。

 二. 等候是為了「等候轉機」

這位父親等候兒子,當然是等候「轉機」。

上帝其實是等候的上帝。耶穌誕生的時間,聖經說是「時候滿足」(加四:4)迦拿變水為酒的神蹟,馬利亞對耶穌說:「他們沒有酒了。」耶穌的回答是:「我的時候還沒有到。」在宗教改革這件事上,我們更看到上帝是「等候的上帝」。

宗教改革之前,羅馬天主教可介入各國的政治;宗教改革後政教分離。宗教改革之前,羅馬天主教可向各國農民收稅;宗教改革以後,天主教漸漸失去影響力。宗教改革之前,只有教會才有權解釋聖經;但宗教改革之後,強調每個人都可自由地通過讀經,領受上帝的話語。宗教改革之前神職人員被抬得很高,但宗教改革之後,「萬民皆祭司」成為新教的口號。上帝要將這一切的事扭轉過來,祂也在等候。祂在等候一個叫馬丁路德的青年人成長,祂等候1517年10月31日,路德將95條抗議文貼於威登堡教堂上。祂等候印刷機的發明,將路德的改革理念,通過印刷品,傳播於當時的歐洲。

上帝是全能的上帝,祂當然可以不顧「時候」,直接介入歷史。但大部分的情況,我們所體會的上帝是一位會等候的上帝。在「耶穌在門外敲門」那幅圖畫所呈現的,耶穌不也是等候你開門的主嗎?祂並沒有破門而入。

三. 等候是尊重的愛

我老家在嘉義。大約在我高二的時候,我們家重建,我們四個小孩子必須住到步行五分鐘的四姑媽、四姑丈家借住。寄居四姑媽家跨過農曆年,有一件事我印象很深。除夕夜有電視長片,我晚睡習慣了,就從晚上十二點看到三點。四姑丈十二點多下來檢查門窗,看見我痴迷地看電視,什麼話都沒說,站在那裏陪我將電視看完。這一件事一直到我結婚有了家庭,晚上起來檢查門窗,才驚覺那晚四姑丈原意並不是要「陪」我看電視,他是起來看看大門是否栓好,金庫是否鎖上?當他發現我入迷地看電視時,他沒「命令」我即刻上床,他選擇等候我「自我發現」,

即使這個發現是在一、二十年後。我現在回想,生命中最深刻的等候、尊重、愛就是這個吧。

敘述到這裏,浪子回頭了,但故事尚未結束。這時大兒子反而不舒服了,我們大略地看看這個大兒子:

  1.他辛勤工作,目的是為了獎賞,而不是愛父親。

  2.他極度缺乏同情心。他稱呼浪子為「你這個兒子」(30節)而不是「我的弟兄」。無情者常在語言上跟失足者切割關係。

  3.他的思想卑劣。故事到第24節並沒有出現「娼妓」,第一次提到「娼妓」的人是身為哥哥的他。我們在此可見一個充滿恨意的人,巴不得一切惡毒的言語推向他弟弟。

最後,我們也須注意,整個路加福音十五章是有關聯的。事情起於「眾稅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穌要聽他講道,法利賽人和文士私下議論說,這個人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吃飯。」(路加十五:1.2)耶穌於是用「失羊的比喻」、「失錢的比喻」、「仁慈的父親的比喻」說,上帝主動在尋找我們,若已經找著,祂的心是何等快樂啊!

分享此文 ➤

瀏覽次數: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