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

希望

主講人 / 作者: 
許承道牧師
佈道日期: 
2018-12-02

  耶33:14-16 帖前3:11-13

今天是待降節期的第一個主日,全世界的基督教會大都會透過待降節的禮拜,紀念並迎接主耶穌基督的再臨。在今天禮拜中,我們共有九位朋友要受洗(成人洗禮、堅信禮、小兒洗禮,各三位),歡迎受洗的朋友加入士林教會這個大家庭。

一、「洗禮」的再思

在牧會的生涯當中,曾經遇到第一次來教會就要求洗禮的人(可能是福音朋友或慕道友)。也曾經接到過曾受洗的信徒之請求,希望第二次的洗禮,因為之前的洗禮「不明不白,被強迫或配合」,有的信徒則是在受洗之後,仍無法擺脫心中的綑綁,所以產生再洗一次的觀念,盼望「重新做人」。基本上,咱長老教會的信仰是依照聖經說:「4正如你們蒙召,是為同有一個指望而蒙召,5一主,一信,一洗,6一上帝」(弗四:4-6)一次洗禮、一生跟隨;點水禮、浸禮,同樣蒙受不變的救恩。

「洗禮」是心靈重生的記號,也是屬靈生命(第二個生日)的開始。主耶穌與尼哥底母論到「重生」時,說:「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上帝的國。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約三:5-6)這第二個生日是人無法憑自己的力量獲得,是藉著聖靈而生。換句話說,人的「第一個生日」由父母所生,是屬肉體;「第二個生日」則是從上帝而來,是屬聖靈,人若非藉著信,透過聖靈的澆灌,是無法得著的。

    16世紀重要的宗教改革家約翰加爾文(1509-1564),在《基督教要義》第四卷十五章〈論洗禮〉一文中,指出:「洗禮有兩個目的:1.洗禮是加入教會的表記,使我們既然被接入基督,就被列為上帝的兒女;2.增加我們對上帝的信心,能夠在人面前承認我們的信仰。」

該文又論到「洗禮的意義(利益):1.主潔淨我們的象徵和記號,就像是一件具有法律性的公文,藉此上帝擔保我們一切的罪都得消除或塗抹,不再為祂看見或紀念,也不再將罪歸於我們。2.表明我們在基督裡死去,得著新生命。3.洗禮確實證明我們不但與基督的生和死連結,而且與主結成一體,使我們能分享祂一切美善。」

二、所盼望的事

「待降節」(Advent)乃源於拉丁文,是「到達、臨到」之意。待降節是「基督教會年曆」的開始,共有四個禮拜,從聖誕節(12/25)的前四週起算,至聖誕節為止。對基督徒而言,新的生命乃建立在耶穌基督的降生、受苦、被釘十字架、死與復活的救贖上。所以,基督教會的年曆是以期待基督降生的「待降節」為開始,「待降節」就像是基督教節期的「元旦」。基督信徒以謙卑、恭敬、嚴肅、卻喜悅的心準備自己,期待迎接基督耶穌的來臨。因此待降節的意義就是:1.紀念耶穌曾經降臨;2.今日耶穌臨在我心;3.等待耶穌再度降臨。

今日是待降節第一個主日,主題是「希望」,耶穌基督是信徒準備迎接來臨的對象,耶穌基督第一次降臨後到今天,人類所期盼的理想世界以及深切盼望的公義、和平仍未實現。因此人們就更希望耶穌基督快來掌權,進行末日審判,使這世界恢復秩序與平安。可是人們所期盼的是什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人的盼望難以實現?

古代的以色列是一個小國,又是奴隸後裔所建立的。除了第二任國王大衛有過輝煌的日子,以及所羅門王繼承了大衛王朝的榮光餘暉外,其它的時代常遭受鄰近大國的侵犯,甚至滅國,導致人民被擄至外國當奴隸。在這段亡國時期,以色列人最期待的是耶和華的拯救,他們迫切盼望上帝派遣彌賽亞救主來臨,帶領以色列人打敗敵國,恢復大衛王朝的榮耀,建立和平的國度,使人民過平安的日子。所以,他們渴望上帝應許的「公平與公義」(justice & righteousness) 能夠具體實現。

公平與公義都是聖經中先知所傳信息的重要概念,指向政治上的權利義務、經濟上的均富、法律前的平等、社會關懷孤寡寄居者。這是聖經所要求生命關係的「適當」或「正確」,是上帝律法所定的標準,是個人及社會行事為人的指導準則。

因此先知耶利米說:「14看哪,日子將到,我應許以色列家和猶大家的恩言必然實現。這是耶和華說的。 15在那些日子、那時候,我必使大衛公義的苗裔長起來;他必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義。 16在那些日子,猶大必得救,耶路撒冷必安然居住,他的名必稱為『耶和華-我們的義』。」(耶卅三:14-16)

三、在上帝面前的希望

人很容易自以為義卻不自覺,常自認為是站在上帝那邊,而上帝也站在自己這邊。我們每天所面對的「問題/錯誤」,幾乎都是人所引起的,但是在檢討錯誤問題時,通常都先指責別人犯錯,自己只是不得已的共業而已。而且,大多數人都堅持自己的理念和價值觀是正確的,需要調整改變的是別人,因為人都以為自己才是「正確(義)」的標準。然而聖經所說的「義」(righteousness,或譯為「正確、對、合適」),是指上帝的義,上帝才是我們所需要的普世價值標準。

因此,在給帖撒羅尼迦教會的書信裏(帖前三:9-13),保羅兩次提到「在上帝面前」:

  1. 9我們在上帝面前,因著你們滿有喜樂。為這一切喜樂,我們能用怎樣的感謝為你們報答上帝呢?」基督徒深信今天我們行事為人,都在那一位肉眼看不見、卻真實地在觀察我們的上帝面前接受檢驗,都必須向上帝負責。天父上帝不僅觀察我們,也陪伴我們,使我們可以經歷喜樂、感謝,更可以將所領受的恩典,分享給所認識或不認識的鄰人、福音朋友。
  2. 保羅又說:「 12又願主使你們彼此相愛的心,和愛眾人的心,都能增長,充足,如同我們愛你們一樣,13好堅固你們的心,使你們在我們的主耶穌同他眾聖徒來臨的時候,在我們父上帝面前,成為聖潔,無可指責。」末日時刻,人總得面對上帝的審判。保羅相信我們現在所行的善也將成為將來獲得獎賞的理由,所以勸勉信徒在信仰要堅固,生活要聖潔,無可指責地在上帝面前領受真實的希望。

在此,我們看到保羅雖然提出:將來「主耶穌同他眾聖徒來臨的時候」;但是他重視的是信仰此時此地(here and now)的實踐。正如先知以賽亞指出「希望」的當下意義:「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賽九:2)『行tī烏暗中ê百姓看見大光;khiā起tī死蔭ê地ê,有光照in。』當世界在期待禮物、聖誕老人、聚餐、旅遊預備等享受節期的歡樂時,基督徒要回到耶穌降生的意義,用信仰的虔誠,再次體驗那迎接耶穌基督臨在我心的喜悅與寧靜。

【祈禱】

感謝天父上帝,因為主耶穌基督降生,帶給我們有限、缺欠的生命一個極大的希望,光照我們,使我們的生命有方向。謝謝主,不只是讓我們今天有希望,將來世界終結時,主給我們更大、永恆的希望。

求主顯明生命的光,幫助我們願意謙卑在上帝面前認罪、悔改,反省自己,並且開放心胸接納他人,使心靈在「上帝的道」裡面得到平靜與安穩。

謝謝主幫助我們在進入待降節期,得到聖靈的力量,願意先改變自己成為有愛心、信心,和盼望的門徒。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思想與分享】

  1. 在你的人生中,最大的期盼/希望是甚麼?耶穌降生和我的期盼有關連嗎?
  2. 「在上帝面前」是指將來的審判,也是指現今上帝同在的力量與喜樂。最近我有「在上帝面前」的見證、經驗嗎?
分享此文 ➤

瀏覽次數: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