祂使我靈魂甦醒
祂使我靈魂甦醒
主講人 / 作者:
張勝為傳道
佈道日期:
2018-04-22
詩篇廿三: 1-6
詩篇23篇是一篇基督徒熟讀/熟背的經文,我們再次求聖靈幫助我們領受詩中上帝豐富的作為。
一、曠野的民族
以色列人可以說是沙漠的民族,在許多生命的經驗都是從沙漠與曠野中汲取智慧。聖經中大衛王在登基之前,有過好一段時間在牧羊;我們的祖先雅各在年老時這樣告白:「你是牧養我直到今日的上帝」(創四十八:15)。
當我們讀到詩篇廿三:2「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想像的可能是像清境農場一樣,一大片又翠綠又漂亮的草原,但是以色列地區卻不是這樣的。特別是以色列南地的峽谷中,雨季很不平均,地面常是光禿禿的黃土;牧羊人需要有經驗與智慧,才能找到適合的草場餵飽羊群。羊的智慧並不高,吃東西不太挑,有時會誤食毒草,不小心就中毒或是死亡。在2014年有一篇澳洲新聞,因為羊群誤食有毒的野草“苦馬豆(darling pea)”,牧羊人們損失了800多隻羊。羊吃了這種野草以後像醉漢暈眩,走路搖搖擺擺,把自己撞得頭破血流。不只是誤食的問題,如果羊落單了,也容易餓肚子、被野獸吃掉、或是掉下山谷。羊群不一定喜歡接受牧者的引導,有一個有經驗的牧羊人說,羊群中的山羊不能太多,因為牠們行動力強,最喜歡帶頭脫隊。不過,從羊的角度來說,牧羊人再怎麼樣引導,畢竟是人。人怎麼了解羊的需要,羊的痛苦呢?
二、青年人的困境
在現代的社會中,要青年人們當「羊」真的不容易;甚至在兩岸通商與全球化快速的腳步下,不少人告誡青年人要有「狼性」、要有競爭力。雖然必要的競爭與磨練是必須的,但是誰來餵養、引導呢?在這個「後真相」、「後事實」的時代,青年人們的知識可以快速累積(甚至擁有許多知識也不稀奇,反正現在隨處可以google),但知識的累積不代表判斷力與心智能力的提升,甚至在眾多的選擇中,要走出一條活路,壓力反而更大。有些人跟我說:「年輕人就是要有活力!」這句話沒有錯,但是也只對了一半。年輕人生命力旺盛、更有活力,但相對的也更敏感,更容易憤怒、沮喪、疲倦與鑽牛角尖。有時我們會勸告後輩,「抗壓力不要那麼差!」但是心理的強健度是需要慢慢訓練的,現代的心理學也告訴我們,責任感越重的人反而容易心裡生病,有一本書<心好累:抗壓力太強反而會生病>就是在講這種現象。
有時年輕人會說,想要「耍廢」一下,是甚麼意思呢?意思是當我們生命中有許多不安全感,就常常會「逃避」,對事情提不起勁。那我們該怎麼辦,難道生命中沒有壓力與挫折嗎?不用面對嗎?
三、跟隨對的牧者,得到身心的恢復
當我們回到詩篇23篇,會發現詩人也面對許多困境。尤其他經過了「死蔭的山谷」,身旁也有許多的敵人環伺圍繞。我們剛稍微提過以色列南地的地形,因為氣候乾旱,牧羊人需要帶羊到峽谷的凹縫處,尋找融雪的積水。當找到適合的草場,牧羊人會清理草場,把有刺的、有毒的雜草部分去除掉,也把蠍子毒蛇的巢穴破壞。我們也從牧羊人的生活中發現,其實大部分時間在照管羊群的,並不是最資深的牧人,而是牧人會授權給家庭當中的少年與兒童(牧童)。簡單來說,牧者雖然細心、卻不會隨時「緊迫盯羊」,他也沒有把羊群放到一個舒適無害的溫室。反而,當死陰的山谷與野狼環伺,牧者沒有應許羊群無傷,牧者應許的是時常的陪伴、帶領,與傷後的恢復。牧者雖不是羊,不能了解羊真正的想法,但是他會觀察羊的生活,體恤羊的需要。牧者拿著杖與竿,同時是引導羊群,也是為了擊退敵人。有時也要教訓不乖的羊群,免得他們亂跑;我們是否也體會,不是看起來和善的人就是好人,真正關心我們的人也會跟我們說真話並且責備我們。
「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具有非常豐富的含意。從宴席的比喻來看。上帝把詩人當作上賓,不斷給他添酒,因此迫害我們的仇敵,看在上帝的面子上,也不敢隨便造次。從牧羊的比喻來看,牧羊人為受傷的羊在頭與傷口抹油,也為羊調製大麥、蜂蜜、藥草等配方的特製飲料,給羊解毒。換句話說,牧羊人也是細心的獸醫。回過頭來,看看今天第三節的經文,不知道是否會覺得奇怪? 「他使我的靈魂甦醒」,難道羊不只身體狀況,連靈魂都很重要嗎?我們不容易知道動物到底有沒有「靈魂」,連傳道書也提出疑問:「誰知道人的靈是往上升,獸的魂是下入地呢?」(傳三:21)其實靈魂的意思跟我們想的不太一樣,並不只談到生命看不到的那一個內在部分,希伯來文的「靈魂」這個字是NEPHESH,是指整個包含肉體與內在的「生命」。甦醒也有「更新、修復」的意思;因此「靈魂甦醒」,是指整個身心靈的恢復。
我們的大牧者-主耶穌並不是一般的牧者。他為了體會羊的需要,甚至成了肉身,與我們同住。他不只經歷生命的難處,甚至甘願死亡、並且復活勝過死亡。有一位拉比這樣說:「你的生活腳步都是跟著牧羊人的聲音。你若不跟著上帝走,就不能稱祂為你的牧羊人。」我們生命中可能會有許多引導我們的牧童,但最終,我們是否跟對了大牧者,使我們的身心得著恢復?
四、學習自己的有限,讓上帝作牧羊人
我們士林教會也渴望成為上帝作工的美好青草地。我們在教會的整體異象中,希望我們士林教會能夠發揮家庭(養育)、學校(教育)、軍隊(宣教)、醫院(醫治)各面向的功能。但我們也承認自身的有限,我們盡力澆灌,願上帝自己使生命成長。
有一次,一位年輕傳道在主日學分享詩篇第廿三篇。他對小朋友說,羊都不聰明,牠們隨時隨地需要帶領和引導,牧人必須待在羊的身邊,保護牠們不受野獸攻擊,不被頑皮的山羊引誘離開羊群,也不叫牠們做傻事使自己受到傷害或者喪失性命。然後,這位年輕傳道就指著教室裏的小朋友說:“你們就是羊,你們隨時隨地都需要被帶領和引導。”他接著問小朋友:“如果你們都是羊,那麽,誰是牧人呢?”他是想要小朋友說他就是牧人。沈默了幾秒鐘後,一位大一點的孩子說:“耶穌!耶穌是牧人!”年輕傳道覺得很驚奇,問他說:“那麽,我是什麽呢?”那位大一點的孩子想了想,說:“我猜呀,你一定是一條牧羊犬!”
【思想與分享】
- 我生命的軌跡中,有誰做過引導我的牧者/牧童,使我的走往正確的方向、得到安慰與醫治?
- 我是否也有「脫隊」、「自己尋覓水草」的經驗?是讓我的生命受傷/走下坡,還是有其他正面的收穫?
- 我現在扮演甚麼樣的角色?牧羊人、牧童、羊、狼……還是?
瀏覽次數: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