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Pawson舊約縱覽:列王紀上下(一)
David Pawson舊約縱覽:列王紀上下(一)
作者:
張明玉姊妹 整理
張貼日期:
2011-03-20
David Pawson舊約縱覽:列王紀上下(一)
以色列的歷史
許多歷史書用二分法把一切分成好和壞,列王紀上下也像這樣,記載的王不是好王就是壞王。聖經大部分在講歷史,但只講一個國家歷史,在談一個民族的歷史,因為上帝看重他們的歷史,這個國家的歷史最重要,關係著全人類。
所羅門之後不久就發生內戰,國家分裂成北方十個支派和南方兩個支派,北方的國保留了以色列支派的稱號,南方的兩個支派叫猶大國,因為猶大是個大支派,還有人數很少的便雅憫支派。北方十個支派不斷走下坡,到最後全部都被擄到亞述那裡去了,南方有兩個很好的王,其中的一個是希西家,還有一個幼小的君王約西亞,他八歲就登基作王,但是之後還是繼續走下坡,最後這兩個支派被擄到巴比倫。他們的結局回到原點,本來在埃及為奴,現在又被擄到亞述和巴比倫,真是很悲哀的故事。
讀這兩卷書的主要目的是要知道教會也可能面臨這種下場,他們為什麼會失去一切?為什麼會不斷走下坡?他們被擄70年之後,確實歸回祖國,但再也沒有重獲自由,他們這個時候由祭司來治理而不是先知或君王,他們先後被埃及人、敘利亞人和希臘人統治,曾經被希臘王安提阿哥四世嚴重迫害了三年半,這個王的行徑非常惡劣,他在聖殿的祭壇上獻豬,還在聖殿豎立了宙斯的雕像,把聖殿內的房間變成妓女戶,完全是個敵基督的樣子,這是以色列人所遇到最可惡的統治者。最後是由羅馬人統治,最後是大衛的子孫耶穌基督,因為約瑟和馬利亞延續了這條君王的命脈,兩個人都是大衛的後代,所以1000年後大衛的子孫耶穌降臨的時候,應許實現了,這是列王紀的背景。前面的撒母耳記寫的是以色列的高峰期,而列王紀則是記載從那裡一路走下坡的經過,才短短500年的時間,實在是可悲。
以色列在被擄歸回祖國後,是由祭司帶領,祭司約書亞開始一直到亞拿尼亞和該亞法。希伯來聖經稱這卷書為「以色列王國」而不是列王,這是因為「王國」這個詞,在希伯來文當中有特別的含意,「王國」在希伯來文之中是指統治權,而不是統治區。歷史上的壞王比好王多十倍,正如阿克頓所說:權力使人腐敗,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腐敗。所以以色列的重點是放在君王的所作所為,包括好王和壞王,而評斷王的好壞只有一個標準,就是大衛,像大衛的王就是好王,不像大衛的王就是壞王。
嚴格說起來列王紀其實不像一般的歷史書,因為它描述每個王的篇幅都不同,比如北方有一個王叫做暗利,這個王的政績不凡,非常有政治才華,對經濟發展大有貢獻,但是列王紀只用七節經文,就把他給打發了,因為儘管暗利的政績很好,但他所行的是上帝眼中看為惡的事,所以不管他的政績多好,在上帝眼中仍然一文不值。上帝看的是他的生活態度,看的是他的信念和行為。每次有人寫歷史書都會做三件事,第一步是選擇,選擇要記錄那些歷史。第二步是串聯,他必須把所選出來的事件一一加以串聯起來。第三步是解釋,為什麼這些事可以串聯起來。列王紀的歷史不可能客觀而是主觀的,這是上帝寫的。
如果我們把每個王的統治時間加在一起,會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把總年數除以君王的人數,就會發現每一個好王平均統治時間是33年之久,但是每個壞王平均只統治11年。從這裏可以看出上帝掌管歷史,這是一個按道德運作的宇宙。
總括來說,以色列王國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統一王國,這個階段有三個王統治以色列十二個支派,第一個是掃羅,他是個壞王,第二個是大衛,他是個好王,第三個是所羅門,他有好有壞。但是上帝分別讓掃羅、大衛、所羅門這三個王,分別作王40年,這有重要的含意,因為上帝總是用40這個數字來測試人,在曠野40天、在曠野40年,這是上帝的試用期。上帝給這三個王完整的試用期,這是在測試他們作王的能力,很可惜他們每一個都不及格,每一個剛開始都做得很好,最後都做得很不好,然而上帝卻說當中的大衛是合祂心意的人,這三個王沒有一個是有始有終做好這40年,所以統一王國最後失敗了。
列王紀上1到10章涵蓋所羅門40年的統治,所羅門一死,南北就分裂展開內戰,兩個支派留在南方,保住首都和大衛的後代,北方的十個支派,既沒有首都也沒有王的後代,他們就自行設立兩個敬拜中心,分別在伯特利和但。他們為了吸引百姓來敬拜,竟然在這兩個點各設立了一座巨大的牛犢雕像,然後他們自行立一個叫耶羅波安的人為王,耶羅波安並不是大衛的後代,從此之後,北方建立了一個又一個的王朝,不斷上演刺殺還有政變的戲碼,這實在可悲。
南北分裂後的80年間,南北之間戰爭連連,有一次北方十個支派竟然和敘利亞還有大馬色協議,要殲滅南方僅有的兩個支派,當時是以賽亞做先知,以賽亞書中有這段記載。接著有一段時間相安無事,80年的時間相安無事,請注意80是40的兩倍,北方和南方之間有一段時間相安無事,但上帝在這段太平歲月差來了兩個先知,列王紀上17章到列王紀下2章記載以利亞,之後是以利沙,那段期間南北方之間相安無事。
可惜在以利亞和以利沙之後,南北又開始作戰,他們互相攻擊。不久之後,亞述人就來把以色列國的十個支派擄到亞述,時間是西元前721年,這十個支派就消失了。其實他們沒有全部消失,上帝知道他們在哪裡,他們分散了,但是啟示錄應許說,上帝必將十二支派從他們所在之地帶回來。現在只剩下一個南國,只有猶大和便雅憫兩個支派,擁有耶路撒冷周圍的一小塊地,但他們仍然保有首都和大衛的後代。但是當他們看見十個支派的同胞被擄走的時候,是不是應該要謹慎言行,否則的話,上帝也會讓我們被擄走,可是他們不會。
上帝總是先提出警告再懲罰,這是上帝仁慈的地方,祂透過先知阿摩司說:我不會突然降禍給人,我一定會先差先知來告訴大家我要做什麼,所以上帝才會差以利亞和以利沙到北方,後來又差派阿摩司和何西阿,但何西阿是最後一個,之後北方就沒有先知了,接下來上帝差了一個又一個的先知到僅存的兩個支派,祂差了以賽亞,祂了彌迦,祂又差了那鴻,祂差了很多先知,可是他們都不聽。可悲的是,到了西元前587年,大約是北方被擄之後140年,這次換猶大國被擄到巴比倫了,列王紀的故事就此結束,以上是列王紀的概論。
列王紀先是講到所羅門的統一王國時期,再來是分裂王國時期,那段歷史真是混亂,一下子講南方一下子講北方。作者這樣做是因為南北雙方,有的時候作戰,有的時候相安無事,所以必須同時講到雙方。等到只剩下南方兩個支派組成的猶大國,故事就比較單純了,「猶太人」這個詞就是這樣來的,是這個時候才出現的,之前都是講希伯來或以色列人。當耶穌出現以後,這個詞在福音書中變得很普遍,我突然講到這個是因為基督徒多年來誤解了約翰福音,書中一直說猶太人殺了耶穌,基督教教會以為這是指所有的猶太人,所以在過去的廿個世紀以來嚴重仇視猶太人,指控猶太人殺了耶穌,但是約翰福音說猶太人殺了耶穌,並不是指所有的以色列人而是單指猶大的人,也就是南方的耶路撒冷人,並沒有包括北方的加利利人,加利利人跟隨耶穌,愛耶穌,耶穌只有來到南方的猶大地和耶路撒冷,才被猶太人仇視。猶太人是指猶大來的人,因為被擄歸回的是這兩個支派,只有猶太人回來,所以這個名字就一直沿用到今天。
基本的問題
列王紀上下是誰寫的?怎麼寫成的?什麼時候寫的?為什麼寫呢?我們不知道,猶太人大多認為是耶利米寫的,列王紀中有一些遣詞用句跟耶利米書的某些部分一樣,還有人認為是以西結。我認為是耶利米,其中一個原因是書中沒有提到他,他是這個時期的先知,書中卻完全沒有提到他,如果是同時期的其他人寫的,那就不可能不提到耶利米。
這兩卷書是怎麼寫成的?列王紀中一再談到凡所羅門所行的,都寫在所羅門記上,這些事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這些事都寫在猶大列王記上,作者顯然是參考了國家史料,集合他人的記錄來講述歷史,連以賽亞書都有一些部分跟列王紀一模一樣。
再來要看這兩卷書是什麼時候寫的?顯然有許多是在被擄到巴比倫之前寫的,因為常提到聖殿還在,也常常用「直到今日」這句話,所以顯然作者是在亡國之前寫的,但是列王紀的結尾是被擄到巴比倫的中期,而且透露了一個驚人的消息,巴比倫人殺了最後一個猶大王,也就是西底家。但是前一個王約雅斤,他生性懦弱,沒有設法反抗巴比倫人,所以巴比倫人雖然俘虜了他,但是列王紀最後卻說: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釋放了倒數第二個猶大王,並且邀請他從此和王同桌吃飯。它透露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就是列王紀是在被擄的中期寫成的,這一點有很重要的含意,這表示大衛的後代在巴比倫開始和王一同坐席,你會發現這個人的名字,出現在耶穌的直系族譜上,大衛王的直系後代,竟然被尼布甲尼撒保存了下來,猶太人歸回以後,大衛的直系後代是一個叫作所羅巴伯的人。只是他們沒有保住耶路撒冷,這個城市的名字有上帝的名在其中。
這帶出最重要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寫列王紀?我們現在可以清楚的看出理由,這個國家失去了國土,失去了首都,百姓被擄到異邦,被擄的那一代永遠回不了故鄉,他們一定這樣說過:上帝拋棄了我們,上帝祂不愛我們了,上帝為什麼容許這種事發生?整個列王紀都是在回答為什麼上帝容許這種事發生,作者說:這只能怪你們自己,上帝沒有違約,祂守住了祂的應許,祂應許說,只要悖逆必定遭遇這樣的不幸。
將來有一天,上帝會根據我們的生活態度審判我們,但我們的反應呢?我們不斷在考驗祂的耐性,上帝忍耐了猶太人幾百年,但祂的耐性一點一點在消失,我們要知道審判必定會臨到,我們遲早都要付出代價,這就是作者寫列王紀的目的。但是這卷書雖然充滿了黑暗面,卻仍然透露出希望,因為上帝早就應許,絕不會違背祂的盟約。所以你們雖然會被擄到異地,但我會把你們的子孫帶回來,祂確實做到了。
他們在巴比倫待了70年,這是因為上帝有一條律法要求他們每逢第7年都要休耕,好讓土地休養生息、恢復生氣,但是他們在那500年間完全漠視這條律法,從所羅門開始就沒有遵守,上帝說:你們既然不讓土地休息,我就要來硬的,你們要離開這地,讓它得到原來該有的休息,就是這樣,這就是作者寫列王紀的目的。這個災禍臨到全部的十二個支派,是因為他們沒有守約,但情況並非完全絕望,上帝應許要保存大衛的後代,祂應許要帶領他們的子孫回來,祂也必定會做到。
問題討論
- 上帝的國是什麼意思?
- 上帝看重我們的生活態度、信念和行為,你覺得你在這幾方面討上帝的喜悅嗎?
- 你認為生命冊上若記錄你的事蹟,會記錄些什麼?
- 40是上帝的試用期,你通過了嗎?
- 上帝總是先提出警告再懲罰,你曾經經歷過嗎?
- 上帝有一條律法要求以色列人每逢第7年都要休耕,你有在上帝裡得著安息嗎?
推薦信息
瀏覽次數: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