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先人足跡、傳基督福音

踏先人足跡、傳基督福音

主講人 / 作者: 
許承道牧師
佈道日期: 
2013-04-07

踏先人足跡、傳基督福音

以斯拉一:1~5,林前三:9~14

感謝上帝恩典,今年三月10日我們剛歡慶設教120周年,以感恩禮拜,搬磚、杯米、犧牲等各種愛的行動,及社區兒童佈道活動,獻上感恩祭在上帝面前。在感恩活動持續中,上帝讓我們看見另一件感動的事。士林教會於1958年4月6日舉行禮拜堂獻堂感恩禮拜,今天正是獻堂55周年的日子,因此教會特別在主日禮拜中安排紀念的影片,邀請55年前曾經參與在建堂過程的兄姊,分享當年同建聖殿的血汗與榮耀。

上帝歷史主宰

歷史(His-story)是事件、故事的記錄。特別對基督徒來說,歷史更是「祂」的故事,是上帝奇妙作為的記錄。這種史觀,和一般普羅民眾或歷史學者的看法,有極大不同。人類活動跟著自然時序紀錄,因此,歷史是線性前進:昨天、今天、明天。是從過去進入現在,再從現在向未來邁進,這是不可逆的線性進展。

但是歷史學者在看歷史時,不僅是看到事件、故事而已,學者老師看歷史會加上「詮釋」,因為角度不同,立場不同,解釋歷史自然相異。但是,不管是哪一學派,歷史學者都會告訴我們,歷史的意義不只是在做事件、故事的記錄,歷史負有極重要的使命,就是讓人類能夠從歷史學得教訓,不再重蹈覆轍。因此,學者會告訴我們,歷史的意義在「鑑往知來」。

鑑往知來是看過去,學得教訓,以便知道未來應走的方向、應避免的覆轍,然後訂定現在的行動。這種歷史觀的時間動線是:昨天、明天、今天。過去的事件、故事經過解釋,從中取得道理或真理,幫助我們設定目標理想,預測未來趨勢,讓人們知道今天如何趨吉避凶。

但是人類真的能從歷史學得教訓嗎?曾有一位歷史學者告訴我們:「人類從歷史學到的教訓就是,甚麼都沒學到。」聖經傳道書說:「萬事令人厭倦,無法盡述。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發生過的事還要發生;做過的事還要再做。太陽底下一件新事都沒有。有哪一件事人能說:「看吧,這是新的?」不可能!在我們出生以前早已經有了。」(一8-10)

無論是線性前進的史觀或是鑑往知來的詮釋,都是建基於「過去」,從「昨天」發動:昨天、今天、明天,或是:昨天、明天、今天。以昨天、過去的經驗事件為基礎,來看今天、看未來。但是,基督教信仰的歷史眼光卻不是這的,它是從明天、從未來所發動的,我們稱之為來自上帝的異象。

55年前的信仰前輩領受上帝的異象,在陳惠南牧師帶領之下,看見教會「未來」的需要,看見上帝在「明天」的預備,以此回顧歷史事件、故事,明白其中上帝的恩典作為,因此堅定當時應有的回應行動---建堂。雖然「現在」有挑戰、困難,甚至有疑惑、憂慮,但是信仰前輩的眼光定睛在上帝的異象應許,他們的心念都看到上帝行奇妙事的恩惠憐憫。

這種信心,表現在行動上,無論是搬磚、杯米,或是踩三輪車收取破銅爛鐵,都一起為建堂奉獻努力打拼。那首歌「酒矸通賣無?」正是當年信仰前輩獻心獻力的寫照。因為他們不僅是建造地上的聖殿,更是「切切地盼望住進那天上的住宅,好像穿上衣服;」(林後五2)

今天我們一起看聖經以斯拉記,告訴我們:「波斯皇帝塞魯士(古列)登基的第一年,上主為要實現他藉先知耶利米所說的預言,激動塞魯士下了一道詔令,用文字記下,傳送到帝國的每一個角落。詔令的內容如下:『這是波斯皇帝塞魯士的命令:上主─天上的上帝使我作了全世界的統治者;他要我負責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他建造一座殿宇。』」(一1-2)耶和華上帝激動波斯皇帝,告訴我們:1、上帝的主權,上帝是歷史的主;2、上帝的主導,上帝是行動的主。

耶穌基督作惟一的根基

以色列百姓被擄到巴比倫是在主前586年,但是上帝預備了拯救,通過先知耶利米說:「上主說:『經過巴比倫統治七十年以後,我要顧念你們,實行我的諾言,把你們帶回這地方。…我要讓你們還鄉重整家園。我要從放逐你們去的各國各地把你們集合起來,帶你們回到你們被擄離開的故土。我─上主這樣宣佈了。』」(廿九10-14)

以斯拉是猶太人回歸耶路撒冷期間的一批,之前有所羅巴伯等領袖帶領(拉二章),之後有尼希米(一1)。以斯拉不僅帶領百姓建聖殿,「到了第七月,以色列人在各人的城鎮都安頓好了。那月的第一日,他們聚集在耶路撒冷,在水門前的廣場上。他們請經學專家以斯拉祭司把法律書帶來;這法律就是上主藉摩西頒給以色列人的。於是以斯拉把它帶到群眾聚集的地方;那裏有男有女,還有年紀較大、能明白事理的兒童。以斯拉在水門前的廣場上向他們宣讀法律,從黎明一直讀到中午;他們都很注意聽。」(尼八1-3)

以斯拉興建聖殿是為了敬拜上帝,教導真理---上帝的律法,才能讓百姓復興,重建耶路撒冷城牆。保羅說:「我們是上帝的同工;你們是上帝的園地,你們也是上帝的建築物。我用上帝給我的恩賜,像一個內行的建築師立好根基,別人在它上面建造。可是每一個人都要謹慎自己怎樣在根基上建造。因為上帝已經立耶穌基督作惟一的根基。」(林前三9-11)今天我們延續這個信仰,「踏先人足跡,傳基督福音」。

建造聖殿是來自上帝的異象,上帝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激動波斯皇帝讓猶太人回耶路撒冷建聖殿,上帝也在55年前激動信仰先輩建造這間禮拜堂。在感恩、感念的時刻,我們也要懇求聖靈激動我們,看到上帝給我們興建教育館的異象。

猶太人回歸耶路撒冷重建聖殿,這是建造新的殿,為了新的世代(next generation)。55年前,我們的信仰前輩建造禮拜堂是新的殿,是為了新世代的需要。今天我們領受興建教育館的異象,也是建造新的殿,為了新世代事工的需要。

分享此文 ➤

瀏覽次數: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