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記號

愛的記號

主講人 / 作者: 
阮介民牧師
佈道日期: 
2011-05-08

愛的記號

﹝經文﹞路加福音2:22-35

首先代表台灣神學院院長全體,歡迎士林教會長執信徒蒞臨舉辦全教會野外禮拜,願上帝的平安與咱眾人同在。咱在禮拜堂不論是神學院的禮拜堂或是咱教會的,這個神聖空間的意義是幫助每個進入的人在這裡領受屬靈的養分,如同嬰孩在母親的身體得著餵養與成長所需的養分,直到日子滿足離開母體出生成為一個有生命有氣息屬靈的人。教會禮拜堂也像母親身體提供每個進入的人在靈性上成長,當聚會結束後步出禮拜堂,教會空間就像嬰孩一個新生命,這也是耶穌基督所言「重生」。

    曾有一位教授提出其論點:每個女人一生大都會經過三個階段:年輕、成熟、智慧。年輕時無拘束,學習成長累積經驗。成熟期展現母性特質(不一定代表生育)。英文有二個字nature和mature,它們差別只有一個字母n和m的不同;nature是本性與自然之意,mature意思是成熟。透過學習人離開年輕本性邁向成熟人生。當一個女人不再感興趣前二項就是開始智慧期,這階段特徵是專注投入及努力追求,任務不只帶來喜悅和苦惱也刺激不斷發展自我和個人創造力。

    今天是母親節,我藉著這段傳統上使用於聖誕節期的經文,和每位兄姊分享每個媽媽都用生命在撰寫歷史,母親愛的付出,結果會是什麼,是否也有可能像馬利亞一樣「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昔日有個被選為模範母親的姐妹,她對牧師說:「大家都以為我的孩子很有成就我就是模範母親,其實我的媳婦很不喜歡和我說話,所以我還不能算是模範母親。」母親的行為是「模範」還是「爭議」。   

    天主教會稱耶穌的母親為「聖母」馬利亞,因為「無罪論」,沒有被罪所勝的人才能生出無罪的主耶穌。有罪的人不能生出無罪的人,耶穌無罪因此馬利亞也是無罪的。因此,馬利亞是「聖母」,她的作為都是「典範」。可是為何聖經還是如此直言: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愛,會留下記號;被刀刺透的傷痕,是預表愛的象徵。愛,讓人看見天堂,充滿能力的祝福,愛是上帝本身。  

一、馬利亞「模範母親」的記號

    懷孕,在婚姻正常情況下是原本都是喜樂的事。但若是未婚懷孕,情況可能就很不一樣。生命面對如此的挑戰你會如何面對?路加福音一章46節記載馬利亞說: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

1.「尊主為大」的教育:

我祈禱每位結婚的姐妹,都有馬利亞的心願,就是願意「尊主為大」,順服主耶穌的帶領,不論代價的遵守與順服,在事奉中成為他人的典範。

上上週復活節(四月24日)我們在教會禮拜堂舉行聖禮典,有五位兄姊接受「陪餐會員」洗禮,一對夫婦帶孩子來領「未陪餐會員」洗禮。我們參予在其中不只是觀眾也是見證,更重要的事是:你和我都有義務關心協助這孩子的生命,當這孩子在教會出入時,我們每位就成為孩子屬靈的遮蓋與保護,幫助他的父母在看不見他的時候,有我們眾弟兄姐妹的關心與指正,使他行走在當行之道。讓我們尊主為大,謹守信仰生活,參予在肢體的互動中。

2.遵守宗教禮儀教育:

按照摩西律法傳統遵守:第八天為長子行割禮,第四十天行潔淨之

禮,分別為聖歸給耶和華。把孩子帶到聖殿,這是馬利亞對孩子宗教教育的用心,投資時間與精神讓兒女的屬靈生命成長茁壯。父母親絕對不要因為家庭經濟,而捨去對孩子訓練、成長的機會。

    上週我接到阿美族原住民中會聖山教會長老的電話,他和教會兄姐非常感謝咱士林教會協助他們在經濟尚無法聘牧時提供經費協助,得以申請神學生參予教會事奉。對我而言,這正是我們教會尊主為大,關心協助的模範。

二、馬利亞「保護孩子成長」的記號

1.平安的生活環境

    為了躲避希律王的迫害,約瑟和馬利亞帶著耶穌到埃及避難。這個埃及是昔日以色列人離開上帝所賜祝福的迦南地後居住的外邦土地,都同是因著災害(天災人禍)而來。以色列人腳掌所踏之地若有上帝同在就是平安的生活環境,若無神同行,紅海和沙漠也會是難題。馬利亞和約瑟住在埃及直到希律王死後才返回以色列,亞基老仍繼續迫害,因此轉回老家拿撒勒,一個平安的生活環境。

2.健康的全人發展

  中國歷史上有個孟子,有個成語「孟母三遷」即是母親為了孟子的成長而搬了三次家,換到最有利於身心靈發展的地點。因為健康:除居家衛生環境(身體有益)併兼顧人文環境的發展(心理健壯)。耶穌的父母同樣藉著這些因素讓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智力發展,身體健康、宗教信仰、人際關係都一同增長。

3.放手給孩子空間

  放手給孩子有「說話的空間、做事的空間、獻身的空間」。

  1).說話的空間:

     台語俗語說「小孩子有耳無嘴、不能應嘴應舌、飯能亂吃話不能亂說…等」。馬利亞給十二歲在聖殿的耶穌說話空間:為何找我,豈不知我當以父的事為念。

  2).做事的空間:

     當第一個神蹟發生前,馬利亞請耶穌來幫忙因婚姻辦桌缺酒的親戚,面對他們的困境,馬利亞給耶穌做事的空間,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當代許多父母習慣做「直升機父母」,卻壓縮孩子的思考判斷與執行能力,繼續當baby無法長大。

    3).獻身的空間:

      教會週報上有咱教會同工與台灣神學院和精兵協會在暑假一同前往緬甸進行短宣隊的服事,有陳姃姃長老陸源忠執事,還有幾位PK。教會提供獻身服事見證神的機會,使我們繼續參予在福音的宣揚,靈魂得救的事奉。

    馬利亞帶著耶穌的弟弟們去看他,耶穌說:「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做我的門徒。」我們常常會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有被刺透的經驗與感受,孩子的思想、話語、行為、穿著、學業、健康、交友、價值觀…無不讓我們擔憂煩心。持續的關心與代禱是必要的,給孩子好的環境,盡所能教導,在靈性上給予協助與指引,陪伴孩子經歷成長與痛苦的階段,成為孩子成長最美好的記號,因為這些都充滿愛。 

分享此文 ➤

瀏覽次數: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