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神聖的呼召
父親-神聖的呼召
主講人 / 作者:
莊信德傳道師
佈道日期:
2010-08-01
「父親-神聖的呼召」
﹝經文﹞撒下13:37-39,14:21-24,15:13-16,18:31-33
如何成為一名父親
今天是紀念父親節的主日,我們要借用聖經一段失敗的父子關係的經文來思考,上帝要我們從父親的概念中學習什麼功課?
首先父親不只是一種身份,更是一個信仰的決定!大衛共有8個老婆及很多孩子,聖經裡也藉著一些特別事件說出一個身為父親者,如何在他的家庭中表達他身為父親的理念。大衛的兒子暗嫩喜歡上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他瑪,她是押沙龍的妹妹。暗嫩用不適當的手法欺侮這個妹妹,押沙龍記在心裡。但是那強暴事件發生之後,身為父親的大衛沒有說半句話及任何反應。後來押沙龍便殺了暗嫩,逃回太太娘家那裡。這是聖經故事裡一個大悲劇的開始。
在大衛的身影中思想父親的態度-1
大衛沒有處理這事件,是一個父親失敗的記號。而且從往後的故事裡,我們看到大衛是一個逃避面對問題的父親,就如現今社會也一樣,孩子在學校的問題往往都是母親在處理的,父親往往都沒有用直接面對問題的形式來解決問題。
在大衛的身影中思想父親的態度-2
在39節中說,大衛心裡切切想念押沙龍,在大衛的眾子中獨獨押沙龍得到大衛最多的掛慮及思念,但是大衛從來都沒有說出口,這又是一個逃避面對感受的父親。就好像我小時候吃飯時,因父親是牧師,所以常常有會友拿青菜來給我們,每次父親都說沒吃完不能離開座位,或氣話說我何不拿去給隔壁鄰居吃!雖然他為我們好,希望我們吃青菜,但這種為我們好的肉麻話不可能從父親口中說出來。即使是現在,他身為阿公身份時,和我兒子的對話仍是上帝愛你、聖靈充滿你、耶穌釋放你,已七個月了從沒有一句感性的話說阿公愛你!大衛也是這樣,他對押沙龍有很深的愛但並沒有用言語或行動表達出來。
在大衛的身影中思想父親的態度-3
直到約押知道王心裡想念押沙龍,可是為父的尊嚴讓大衛成為隱藏在權威形象後的父親,因為對大衛而言,最理想的父親形象就是王。這個王的概念猶如現今之老闆、董事長、長老、執事,是一個社會地位的投射。很難放下身段來表達他對兒子的愛,甚至大衛聽聞押沙龍死訊大哭說要為兒子押沙龍死,為何大衛明明很疼愛押沙龍為何又不想看到親生兒子呢?這是因為大衛接受卻不接納這個兒子,就像現今家庭中也常常有父子爭吵事件發生,但是往往媽媽做和事佬之後,事情又不了了之沒有真正解決問題。
做父親是上帝神聖的呼召
一、成為父親,意味著我們開始真實地「愛」一個明確的「對象」;
當我兒子生出來被推出來時,我第一感覺是怎麼如此難看?可是媽媽並不那麼認為,因為媽媽是孩子在肚子裡就開始做媽媽了,爸爸只看書學做爸爸,建立關係是從他出生才開始愛他的。
二、成為父親,意味著我們開始因為愛而體驗「受苦」;
孩子第一次生病時很心疼,恨不得可以為孩子生病。教會裡弟兄姐妹也藉著耶穌為我們受苦而學習如何為彼此受苦。
三、成為父親,意味著我們正在學習「接納」;
大衛雖然同意押沙龍回到耶路撒冷和他一同生活,但並沒有真心接納他的兒子,只是住在同一屋簷下而已。
四、成為父親,意味著我們正摸著上帝的心!
路加15章浪子回頭的故事我們要學習
如何開始成為一個「父親」
使人經歷恩典時就開始經歷做一個父親
浪子的父親 VS押沙龍的父親,浪子的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他連連親嘴,又吩咐僕人把那上好的袍子拿出來給他穿,把那肥牛犢宰了給兒子吃。可是這些大衛都沒有做在押沙龍身上,以致押沙龍必需以自己爭取到王位來證明自己。我們教會的長輩要如何和晚輩建立關係呢
?不要用打分數的態度,我們要和他們一起面對問題之所在,並想辦法解決問題。教會的長者如何幫忙晚輩一同經歷難處,走過的那一段信仰的生命歷程我們失落了。
林布蘭筆下的浪子回頭
圖中父親的雙手,左手是為父的手,右手是為母的手,這代表完全的接納。或許教會長者有男性也有女性,我們學習像這父親一樣的款式來接納我們的晚輩,在信仰團體中不斷成全那些不完全的弟兄姐妹。
前述做父親是一神聖的呼召,幫助我們經歷恩典,開始經歷做一個父親。經歷恩典不是廉價的恩典,是讓人經歷在基督裡面,就是要背負他的十字架,這十字架可能是他的個性、可能是他的品性或需再一次面對他的缺點,背著他的十字架在上帝面前經歷上帝的恩典。現今教會長者給晚輩很多服事的機會及犯錯的機會,但是並沒有將他們犯錯的事帶領他們到上帝的面前,在耶穌基督裡經歷上帝的恩典。他們需要的不是人給他們恩典,而是他們自己經歷神的恩典,為神負責任的恩典,在他們生命中看出耶穌基督裡的動工,否則只是縱容兒孫的行為而已!
進入父子關係代表是一種生命的邀請
當我們成為父親時也意謂著有人要做我們屬靈的兒子
一、建立父子關係,意味著進入一段更新的旅程;
我看很多書學習如何做父親,其中有一本書讓我印象深刻。有一位帶職服事的律師父親,每次講完道都有長老執事們帶著他們的孩子上前來給他祝禱,可是孩子們都很心不甘情不願的,他思考這個問題並發現,在教會長大的孩子都知道何事可做何事不可做的標準答案,但是少一味『過程』,教導孩子時我們的教育方式只講一堆大道理(觀念),沒有告訴孩子我們失敗的過程經驗,及因為這失敗導致對神對人之間關係的變化。教導時,都失落了事情的過程概念,只給結論。也因為我們的失落,導致宗教教育沒有成為一種信仰的經驗,只不過是很多的宗教要求而已。
二、建立父子關係,意味著進入上帝應許的真理;
不是上帝的命令及要求,是上帝的應許,有很多甜蜜的寶貝在裡頭。
三、建立父子關係,意味著我們承認自己需要愛與被愛!
教會裡面很多人習慣愛別人但沒有勇氣說我需要別人的愛,雖說只是需要這服事的舞台及別人的肯定,說實在的,這就是需要別人的愛。如果我們在團體的當中真實經驗到愛與被愛,我們就可以建立一個健康的信仰團體。
父子關係是一種生命的邀請,是上帝在我們信仰團體中給我們的極美的恩典。我們一起禱告回應上帝的呼召!
推薦信息
瀏覽次數:1739